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今年的春節假期,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了,不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在和這個病毒進行著對抗。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家長在家可以利用這段時間,

幫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受用終身的,下面我們就正式進入正題,先來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例子1:朋友小李,家裡的孩子今年進入了小學,成為了一名一年級的小豆包,但是孩子每次寫作業都是東張西望的,心完全不能沉澱下來,認真學習,小李每次看孩子的樣子都非常生氣,恨不得削孩子一頓。

雖然自己很生氣,但是孩子看見自己的臉色,馬上又正襟危坐的,弄得自己也是很無奈。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例子2:朋友家的孩子,從上學以來就就經常被老師“約談”,而內容其實非常單一,無非就是,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溜號,還經常影響周圍的同學,和同學說話嘮嗑,已經擾亂了老師上課的秩序,讓家長回家好好管管。

朋友每次都是灰頭土臉的回家,每次在學校回來都會一頓拳打腳踢,但是效果卻非常的甚微,也很是讓人苦惱。

其實這兩個例子,問題非常的明顯,都是出在了“習慣”上,家長沒有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以至於讓孩子沒有足夠的專注力。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其實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孩子也有一個習慣的問題,我們再來看個例子。

小王的女兒已經5歲了,是正淘氣的時候,而小王在職場上也面臨著升遷的問題,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煩心的事情也多,回到家之後,女兒的各種吵鬧,讓小王更加煩心,經常跟孩子板著臉,甚至還跟孩子生氣,會呵斥孩子,時間長了,也就養成了習慣。

只要見到孩子就會習慣性的板起臉, 對孩子惡語相向,甚至寒了孩子的心。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其實在親子關係中,“習慣”是相互作用的。我曾經參加過好多關於教育的講座,在講座的現場中,很多家長都是帶孩子去的,這時候就能看出來孩子們之間的不同,有的孩子會上躥下跳,有的孩子則會非常安靜

的坐著。

孩子有區別,家長的表現也自然是有兩種不同的表現有的家長會帶著筆記本,當聽到重點內容的時候,會用筆記錄下來,他們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安靜的坐在家長的身邊,偶爾會和父母有些輕聲的溝通。

有的家長則是從始至終都會看手機,翻看手機中的信息,雖然孩子會在自己的身邊坐一會,但是用不了多時,孩子就會離開自己的座位,到處去玩,而家長就開始追孩子。追回來後,繼續看手機,沒一會孩子就又跑了,整個講座都在這樣的“貓抓老鼠”狀態中循環上演。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孩子的行為習慣其實都是源自於父母的。孩子在還沒有進入學校的時候,所有的認知都是源自於父母的,父母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引導。

“習慣”這個詞,是一箇中性詞,跟好連在一起就是好習慣,是正面的詞,跟壞連在一起就是壞習慣,是負面的詞。

習慣也是生理上的一種條件反射,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很難改變,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像“頑疾”一樣非常難改正過來,父母預期事後費力的去糾正改正,不如在壞習慣養成之前,就做好正向的引導,做好預防。

大家都知道,家庭環境對孩子有決定性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往往是家長的一些壞習慣,在無聲無息的影響著孩子。而其中影響孩子習慣養成的三個基本的“禍首”。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第一個,模仿

習慣的初始都是源自於模仿,並且認知上達成共識。大部分時候,孩子非常容易養成壞習慣。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被最親近的人,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影響。

像一些生活習慣,如家裡的大人經常晚睡,那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也養成晚睡的習慣,甚至這個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些家長的生活習慣非常的不規律,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孩子也會如此。邊看電視邊吃飯、東西隨手亂放等。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每個孩子都是模仿高手,而家長們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孩子的榜樣。而孩子也沒有形成是非觀念,對事物的認知,都是來自於家長行為。

在日常,家長的行為一定要做到克己,並且以自我為標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養成正確的認知。

像:早睡早起、按時吃飯睡覺、食不言寢不語等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尊老愛幼、善待他人的正確認知。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第二個,縱容

雖然現在已經鼓勵二胎了,但是大部分孩子,依然還是家中的“獨苗”,在家中享受著“至高無上”的特權待遇,而好多孩子的壞習慣,都是源於家長的縱容。

孩子在還沒有養成認知的時候,會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做出很多錯誤的事情,而家長對於孩子這些錯誤的行為沒有明確的制止,也沒有及時的阻止孩子就會默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下回就還會再這麼做,而家長的沉默和不作為,就是一種縱容,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前段時間,被網友們痛批的霸座博士,他的成長過程也被網友們扒了出來,他小時候就是被家裡縱容到大,因為學習好,家長們就會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卻讓孩子變的自私自利,認為只要自己學習好就有恃無恐。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好的學問可以在後天的環境和後天的教育中獲得,但是好的行為習慣卻只有在家庭中才能養成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並且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並且讓孩子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第三個,重複

習慣,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要在不斷的重複中,讓大腦形成條件反射,這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

運動員,就是在不斷重複的練習過程中,養成習慣,並且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找出錯誤,改正錯誤,最終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並在比賽中依靠這個習慣發揮出來。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因為一件小事狠狠的教訓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非常的不服氣,“為什麼就因為這一點小事就遭到如此的譴責。”柏拉圖卻告訴他“所有的事情對你來說都是小事,覺得不以為意,但是經常如此,就會養成一個壞習慣,甚至可能會變成終身的壞習慣。”

重複,看似簡單,但是內涵的力量卻是巨大的,一旦養成了習慣,就會不自覺的在形成的軌道上自我運行。如果養成的是好習慣,那自然會受益終生。如果養成的是壞習慣,也可能會誤了孩子的一生。

停課不停學,如何在假期給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要注意這3點


孩子開始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所有的認知都要依靠家長的行為來進行引導,家長一定要抓住“近水樓臺”的機會,給孩子養成正確的是非掛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的未來能夠在正確的軌跡上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