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761例臨床試驗,瑞德西韋或將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希望

2月5日晚間,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日友好醫院證實,當天下午,中日友好醫院王辰、曹彬團隊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佈啟動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研究。這意味著這個近日網絡熱議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開始進入臨床試驗。


喜訊!761例臨床試驗,瑞德西韋或將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希望

截圖來自新華網

瑞德西韋是“何方神聖”?

瑞德西韋是一種核苷類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是吉利德科學在研藥品。在前期的細胞和動物實驗中均顯示出對SARS(非典)冠狀病毒、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有較好的抗病毒活性,國外已開展瑞德西韋針對埃博拉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

疫情暴發之後,國內相關科研單位也在不停的研究和探索,發現瑞德西韋在細胞水平上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也有較好的活性。但要在人體內應用此藥,必須經過臨床實驗才能準確評估療效。在重大疫情面前,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因此,期待瑞德西韋在臨床應用中能有較好的表現。

喜訊!761例臨床試驗,瑞德西韋或將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希望

未經臨床試驗就用在病人身上,合理嗎?

在醫學上有一種給藥方法叫“同情給藥”。即尚處於研究階段的藥物(IND)在臨床試驗外,給予患有嚴重或威脅生命疾病的患者使用。這也是在突發重大疫情面前,國際社會一個普遍採用的原則。

“同情給藥”是國際通用規則,不過,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需要政府背書,企業、醫生和患者都需要簽訂相關的責任書。但最後的結果仍然是誰用誰負責。武漢肺炎暴發之後,疫情持續加重,全球缺乏特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藥物的前提之下,採用瑞德西韋進行實驗性治療也是無奈之舉。

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月31日發表文章稱,美國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受吉利德科學(GILD.US)產品瑞德西韋作為“同情給藥”(compassionateuse),進行試驗性治療後,病情出現迅速緩解。

喜訊!761例臨床試驗,瑞德西韋或將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希望

一線希望,761例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國家藥監局已經同意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可以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牽頭,研究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多家臨床一線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醫院中進行,擬入組761例患者,其中組輕、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法展開。以評價瑞德西韋在新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根據前期的結果,我們對瑞德西韋抱有比較大的希望,其他藥物包括中藥,我們都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觀察來確定其療效。

喜訊!761例臨床試驗,瑞德西韋或將成為抗擊疫情的新希望

在重大疫情面前,武漢病毒所搶注專利是唯利是圖嗎

瑞德西韋屬於吉利德的在研究藥物,根據相關規定,藥物發明專利分為:產品專利、方法專利和用途專利。而武漢病毒所僅僅是申請的用途專利這一項,即瑞德西韋用於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的這一用途專利。

如果申報成功,病毒所拿到專利才可以免費給國人使用,從而避免其他人或機構拿到專利後進行牟利的可能性。所以,申報用途專利是正當可行的,病毒所申請專利不等於搶錢,如何授權使用才能知道是搶利益還是爭著為病人服務。但是,最終是否能夠獲得授權就不清楚了。

溫馨提示:藥品有效與否不是科學結論,一定要進行臨床實驗。即要說明這個藥物有效或無效,不是真正的科學結論,想得到科學結論必須進行嚴格臨床實驗,才能準確認識藥物有無效果,以及它的副作用、併發症等。科學需要時間和實踐,我們期待這次實驗對武漢新冠狀病毒有效果,儘早結束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