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停課?疫情之下,全國超40萬家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疫情持續,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重大影響。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

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各培訓機構也按要求取消各類線下課程

關門停課?疫情之下,全國超40萬家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現階段預計全國有超過40萬家教培機構需要暫停線下授課(根據教育部截至2018年底通報的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數量),不少頭部機構紛紛開放在線課程平臺給線下機構,同時開放線上平臺給其他中小機構使用,幫助它們完成培訓場景“搬家”互聯網。然而,“搬家”並非易事,高度依賴於線下場景的早幼教、部分素質教育機構等,轉戰線上難度頗大。

這場疫情會不會成為線下培訓機構的“滑鐵盧”?疫情期間和之後,線下培訓機構會不會遭遇退費、招生困難,以至於陷入經營困境?

“2003年‘非典’時倒掉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這次疫情肯定也會有機構受影響。”愛學習教育集團創始人須佶成如是說。

關門停課?疫情之下,全國超40萬家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停課將對線下機構的現金流、後期排課造成影響。這在2003年“非典”期間已有前車之鑑。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曾回憶,當年4月,大量學員要求退費,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新東方可能面臨倒閉。但此次疫情對培訓機構帶來的退費問題影響有限。這是因為,經過為期一年多的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現全國各培訓機構對“不得收取超過3個月的預付學費”的規定執行較好,因此學員即使退費,但總額有限。且目前一些機構對於疫情控制前景相對樂觀,有的機構甚至認為停課影響最短可能僅限於寒假班

疫情之後,線上教育迎來春天?

雖說現在的互聯網技術也可以幫助沒有開發能力和運營經驗的線下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然而“搬家”並不容易

關門停課?疫情之下,全國超40萬家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同時,線下轉線上短時間內很難真正起效。線下教師對線上課程全流程的熟悉和把控,原有的線下教育內容與線上技術、教學場景匹配,線上服務環節滿足用戶需求等面臨眾多挑戰,多少純在線教育企業自身都掙扎在盈利或存活邊緣。

例如早幼教、舞蹈類和體育類培訓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其互動性強,要靠營造的教學氛圍,包括裝備、場地等教學設備才能完成,其很難線上化。

但不能否定,疫情為線上教育帶來了一次意外的機會。

2003年“非典”時,北京市教育部門也推出了雲課堂供中小學生網上學習,時移世易,如今的網絡技術已可以支持大規模學生同時在線,以及低延遲的實時互動,學習技術不可同日而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鬥中,線下培訓機構停課將促使在線教育滲透率再次提升,加速線下線上融合站上主流地位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在線下教育培訓被暫停後,對在線教育培訓的需求會增加,但不會“井噴”。

關門停課?疫情之下,全國超40萬家教培機構何去何從?

目前,教育部門和學校已成為提供在線教育的主體,學校老師將通過網絡進行同步教學,在線教育機構依然是補充角色。

下個五年,線下培訓機構依然是教育教學的舞臺,但必須做好線上教育迎頭而來的準備。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