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綠色通道何以“硬核”馳援疫區?

紅色疫情地圖上,有一條綠色通道在高效馳援

近一個月以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湖北爆發,席捲全國,形勢嚴峻,由於病毒傳染快速,又尚未研發出特效藥物和疫苗,疊加傳統春運高峰,導致病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肆虐神州大地。在用深淺不一的紅色代表疫情輕重的中國地圖上,有一條耀眼的綠色通道,正承載著海內外華人的愛心,高效為疫區輸送來自天南海北的醫療物資,無數日日辛勞只有春節可以休息的物流人,主動停止休假,勇敢逆行,與前線醫護人員一起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條通道就是1月23日武漢封城後,阿里菜鳥兩天內聯合海內外3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開通的全球抗擊疫情綠色通道。這也是中國快遞物流業首次發起的全球救援綠色通道,海內外合作伙伴通力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抗“疫”,承運的每一單救援物資都不收費。

菜鸟绿色通道何以“硬核”驰援疫区?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菜鳥武漢救援物資免費運輸綠色通道的國內合作伙伴,包括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日日順、德邦、丹鳥等,累計送達600多萬個口罩、50多萬雙手套、20多萬套防護服、2萬多套護目鏡、8000多箱消毒液、30噸輸液藥品、近百臺呼吸機、數千套紫外線燈等醫用設備,以及近40萬盒食品、40噸蔬菜肉類、11噸奶粉、數千個保溫瓶、床單被套等生活物資,陸續抵達湖北武漢、黃石、黃岡、襄陽、孝感、咸寧、宜昌、荊門、恩施等地。國際上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海外捐贈物資以火箭般速度陸續抵達中國、送至武漢等地。這在春節期間,堪稱物流奇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阿里方方面面體現了這個超級經濟體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不管是菜鳥牽頭的綠色通道,還是盒馬對醫護人員餐飲的支持和對社會就業的支持,以及螞蟻金服降息和阿里健康發熱義診平臺,都顯示出阿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非同尋常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行業協同能力,實現了阿里企業能力的公益性輸出和社會價值。而能夠在關鍵時刻承擔起社會責任的背後,則是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硬核”競爭力:資源整合能力和平臺數字化能力。阿里菜鳥在此次戰疫中發揮重要作用,也離不開這兩個“硬核”競爭力。

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

這一次疫情,是對全社會應急動員能力的一次重大的考驗,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到戰疫當中,海內外的愛心捐贈物資,如何抵達前線醫護人員手中,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來看,阿里菜鳥在物流當中發揮的作用相當突出。此次運輸任務面臨很大挑戰:首先是救援物資量大、分散、需求又十分緊急,其次是春節和疫情疊加,運輸面臨交通管制、人力不足等諸多難題,第三海外捐贈物資通關手續繁瑣,耗時耗力。

面臨種種困難,全球各地的菜鳥員工通過在線辦公工具,調動全球資源。一方面,菜鳥作為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廣泛聯合全球合作伙伴,牽頭開通了面向海內外的免費抗擊疫情綠色通道,阿里菜鳥一呼百應,海內外快遞企業紛紛加入,這些海內外合作伙伴,優勢互補通力合作,將各種物資實現全球快速運輸,及時送達醫院。這些物資,不僅來自社會各方湧入的需求,還有綠色通道開通的熱線電話,阿里巴巴集團採購的醫療物資以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對接的民間捐贈。具體到每一單,阿里菜鳥都同時和每家公司溝通,聯動評估資源和運力,看誰最適合來承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菜鳥發揮的資源統籌協調能力是非常明顯的。另一方面,菜鳥也快速和海關等部門建立聯繫,梳理出了一套捐贈物流通關的流程。菜鳥全球供應鏈日常為商家提供從海外提貨到國內存儲、配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這些日常積累的能力,讓菜鳥能夠連接全球的物流商、海關。比如武漢大學紐約校友會和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捐贈的醫療物資,就是經過菜鳥國際物流團隊的緊急調度,AirCity/Seko、東航物流、易豹網絡和百世快遞互相配合,分別司職美國攬收、進出口關務、國際幹線運輸以及國內運輸,該批物資得以搭乘最快的一趟航班運抵上海。此外,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按照海關總署及上海海關的要求,為該批物資特事特辦,在核實捐贈手續後,僅做了登記就馬上放行,救援物資得以第一時間轉運至武漢。

平臺數字化能力

在緊急的疫情面前,能夠實現高效、有序,離不開菜鳥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在疫情面前,阿里菜鳥僅用6個小時,一個6000平方米的專用倉庫就開設完成,用於承接從全球運來的超千萬件急救物資。今天的菜鳥已經形成了遍佈全國各地的無人倉群,這些倉群由菜鳥自主研發的系統連接,從而形成了對倉庫環節物流鏈路的全局把控。

菜鳥的數字化能力並非一日之功,長期形成的物流能力,在戰疫的當下,最大力度地得到釋放,成為對戰疫的社會化支撐。2013年的雙11,中國快遞業頻頻傳出爆倉、癱瘓的消息,同一年,阿里巴巴成立了菜鳥物流,開始帶領快遞行業從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型。目前,電子面單、人工智能、語音助手、車輛路徑規劃、切箱算法等一系列高技術,都對整個物流鏈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在平臺數字化的背景下,物流時效持續攀升,現在的雙11購物,已經實現“午夜下單早晨達”,比2013年提高了一週。國際上來講,菜鳥為海外品牌方便進入中國,搭建了全球數字化供應鏈。在這次抗疫物資運輸中,數字化的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海外捐贈的醫療物資要送往中國時,通過菜鳥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商家無需多方面聯繫物流運輸、報關、清關、訂航班、船期等多個不同的環節,全部可以在菜鳥全球數字化供應鏈下實現無縫銜接。尤其是這次面對大量物資的緊急通關,菜鳥通過長期積累的數字化系統,實現了抗疫物資的“秒級通關”。

可以說,菜鳥連同其他的合作伙伴們用自己過去幾年的技術積累,以及每一年雙11、雙12的大型“演練”經驗,將自身的物流能力在2020年初這場重大疫情面前最大程度地得到釋放,正所謂“厚積薄發”,面對種種困難,這些物流企業成功打通了通往武漢地區的資源保障生命線,在短時間內把最急需的物資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這條通道日常服務於全球商家和消費者的買和賣,在防疫抗災時又迅速變成了一支物資運輸的物流鐵軍,成為防疫抗災的重要力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企業只有打造好自身的“硬核”競爭力,才能在關鍵時刻承擔起社會責任。(本文作者:江萍,金融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