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析:本土射手集體低迷當真是因為金元足球帶來的弊端?

自中超開啟金元足球后各支球隊無一例外的將中前場組織核心和進攻核心均交給外援,諸如奧斯卡、保利尼奧這樣的大牌球星在中超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與其形成對比的是本土球員的進球和組織能力普遍差強人意,武磊效力中超時期還可以與外援一較高下,但武磊離開後上賽季本土最佳射手(不計歸化球員)韋世豪僅有11球入賬遠遠落後於扎哈維的29球,聯賽的頹勢延續到了國家隊,甚至是在對陣菲律賓這種級別的對手時也出現一球難進的情況,可本土前鋒的低迷當真可以怪罪於大批量外援的出現嗎?

金元足球的起點可以從11賽季算起,以11賽季為時間節點以本土球員賽季進球數上雙人數以及射手榜前十人數兩個維度來分析外援出現對本土射手的影響

數據解析:本土射手集體低迷當真是因為金元足球帶來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04-10賽季

在這7個賽季的時間裡各支球隊的投資力度大體相仿,總體上外援的質量也無明顯差距,但是7個賽季只有06-07兩個賽季本土前鋒獲得了最佳射手。

7個賽季射手榜前十中本土球員佔比人數依次為:

04賽季:4人 進球數上雙2人

05賽季:6人 進球數上雙5人

06賽季:6人 進球數上雙4人

07賽季:5人 進球數上雙3人

08賽季:2人 進球數上雙1人

09賽季:4人 進球數上雙3人

10賽季:2人 進球數上雙2人

從前十佔比情況看11賽季以前整體呈現出來的是下滑趨勢,大膽的預測即便是沒有颳起金元風暴本土球員的進球數依舊會出現普遍的下滑,從進球數上雙情況看賽季超過3人的有四個賽季,這一數據還是較為樂觀,但總體上看同樣呈現出下滑趨勢,本土球員只有在05-06兩個賽季較為強勢,球員主要集中在山東魯能俱樂部,其中06賽季李金羽和鄭智二人包攬了射手榜前二,李金羽的進球數甚至領先進球最多的外援整整一倍。

數據解析:本土射手集體低迷當真是因為金元足球帶來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1-19賽季

隨著恆大入主中超金元足球隨之而來,各支球隊加大了投資力度,最明顯的變化在於多數球隊開始在中前場位置花費高額資金引進外援,大牌球星的到來提升了聯賽的觀賞度和品牌影響力,但給球迷的感覺卻是搶奪了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尤其是本土前鋒寥寥無幾的進球數更是讓多數球迷感到不滿,用同樣的數據類型分析這9個賽季的情況。

9個賽季射手榜前十中本土球員佔比人數依次為:

11賽季:2人 進球數上雙2人

12賽季:1人 進球數上雙1人

13賽季:2人 進球數上雙2人

14賽季:1人 進球數上雙1人

15賽季:2人 進球數上雙2人

16賽季:1人 進球數上雙1人

17賽季:1人 進球數上雙1人

18賽季:1人 進球數上雙3人

19賽季:0人 進球數上雙2人

數據解析:本土射手集體低迷當真是因為金元足球帶來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兩個維度的數據總體上是趨於平穩狀態,但11-18賽季是武磊一個人扛起了本土射手這杆大旗,若是刨去武磊這兩項數據將會不忍直視,大牌外援的能力高於本土球員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本土球員在射手榜前十中的佔比明顯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這一期間本土前鋒的進球能力普遍較之於此前大幅度下滑,這才是球迷和有關部門所無法容忍的。

無論是爭冠組還是保級隊都已經習慣性的將鋒線位置交給外援,從俱樂部的利益角度看這並沒有錯,上場機會本就應該由實力來決定,但考慮到國家隊的利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壓榨了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於是乎有關部門才是接連出臺相關政策來限制中超俱樂部大肆引援動作,以此來給本土球員更多的鍛鍊機會,有關部門這樣的做法倒是可以理解,但強行將聯賽和國家隊聯繫在一起足球又何談職業化發展。

數據解析:本土射手集體低迷當真是因為金元足球帶來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反思

從目前的結果看外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本土球員的發展,但這一定是具有兩面性,高水平外援的出現既可以壓榨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卻也可以帶來更為先進的足球理念,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前者被無限放大而後者的價值基本得不到體現,球員依靠政策上場在足壇並不多見,沒有把握好這把雙刃劍卻一味把過錯推卸給金元足球的做法不夠理智,總而言之中超乃至中國足球還是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