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價格暴跌,牛蛙禁售,水產人目前處境怎麼樣?

今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莫過於餐飲行業,上至五星級連鎖酒店,下至路邊街頭小飯店,幾乎都處於關門停業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假期內,餐飲業零售額或損失5000億元。

餐飲業的蕭條直接導致大量活鮮水產品積壓、滯銷,往年熙熙攘攘的水產市場如今變得冷冷清清,原先身價不菲的高檔海鮮也只得賤價出售,年前囤貨的批發檔主及商販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又有多少養殖戶望著塘裡一天天長大的魚蝦發愁,庫存損耗風險、養殖成本增加、資金回籠壓力都令他們目前的處境十分堪憂。

為此,本刊採訪了全國多個地區的市場一線從業者,經調查瞭解,此次疫情影響範圍廣、虧損面大,不僅對海鮮產業造成致命打擊,且在養殖品種方面,石斑魚、桂花魚、南美白對蝦、牛蛙以及草魚、羅非魚等亦深陷其中。本文通過當前水產人最真實現狀的報道,向外界傳達他們最迫切的訴求,同時希望能借助社會各界力量,幫助他們,共渡難關。

海鮮大量囤積,檔口近乎全面虧損

據瞭解,目前全國多地的水產批發市場均遭受重創,部分水產批發市場近乎處於歇業狀態,全國水產品成交量大幅銳減,且受交通管制及道路封禁等影響,運載活鮮貨車需經過重重關卡,輸送量明顯減少,市場流通嚴重受阻。

來自廣州黃沙市場的某檔主表示,昔日的黃沙市場一到過年就熱鬧非凡,每晚上的成交額就高達數億甚至數十億元,現在因為疫情加劇,人們都不敢來市場買海鮮了,今年9成以上的檔口損失慘重。他自己年前投入數百萬元,從越南進口大量尿蝦、花龍、青龍等高檔海鮮,也因為飯店關門、部分航班、貨運停運導致滯銷,今年過年期間至少減少8成的訂單量,檔口的生意也是很慘淡。

魚蝦價格暴跌,牛蛙禁售,水產人目前處境怎麼樣?

■ 大量囤積的高檔海鮮

石斑魚流通受阻,東星斑無人問津

一名多年從事石斑魚流通的李老闆向小編反映,現在他們的產品還是可以順利運出,但水車必須經過嚴格的防疫消毒,水產品也必須具備合格的出入場證明。不過近期受疫情影響,廣東水產批發市場都很冷清,他們這兩天只能把貨拉到了香港。

同樣在海南養殖並流通石斑魚的薛老闆透露,以前過年期間他每天都有上萬斤的走量,去年珍珠斑能賣到40元/斤以上(1~2斤),而近期價格已經跌到21元/斤左右,目前海南珍珠斑以2斤規格為主,這兩天價格不到20元/斤。此外,今年海南很多人養殖東星斑,也都想在過年出手博高價,但現在幾乎沒有訂單,連水車也沒人來拉了。

桂花魚跌破成本,後市將現上市高峰

魚蝦價格暴跌,牛蛙禁售,水產人目前處境怎麼樣?

隨著超市、市場的需求量銳減,除了石斑魚之外,現在的桂花魚面臨著同樣的危機,由於都是價格較高的名貴品種,春節是一年當中銷售最旺的時候,每天流通量比平常要翻個三四倍,但今年的桂花魚卻因疫情影響,不僅年後價格創歷史新低,養殖戶只得望魚興嘆,而且在其他產業鏈上,流通商因年前訂的魚價高,部分餐館囤積了大量的鱖魚,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珠三角某桂花魚流通商表示,以前過年期間一些大型的流通公司,每天至少有二三十萬斤的流通量,今年到了初二之後開始急轉直下,市場流通明顯放緩,走量大幅度的削減,即使進入市場也沒有什麼價錢。近日,廣東統貨價只有20元/斤,由於價格已跌破成本,大多數養殖戶不願抓魚,流通商也是按兵不動,之前訂魚的都協商推後抓,談不妥的只能賠償訂金,因此部分流通商遭受損失。

“現在市場上很多養殖戶無法賣魚,但是租金、飼料成本卻在不斷上升,而且春季投苗也是需要資金投入,養殖戶面臨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因此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交通恢復正常之時,這些桂花魚將會出現一波上市高峰,屆時市場行情將會如何走,難以想象。”某流通商表示:“湖北前年養草魚虧損的人,去年借錢轉養了桂花魚,今年出魚的價格又不理想,相信今年大家投苗的熱情沒有去年的高了。”

對蝦價格幾近腰斬,仍有2~3成存塘

魚蝦價格暴跌,牛蛙禁售,水產人目前處境怎麼樣?

在對蝦市場,廣東、福建、海南等地不少人養冬棚蝦或晚造蝦,因年前價位沒有達到預期導致部分蝦存塘,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年後竟是一場大災難,養殖戶紛紛感嘆今年的蝦賣出“白菜價”。

據來自珠海的一養殖戶介紹,他們周邊還有2~3成的養戶沒有賣蝦,但現在受疫情影響價格暴跌近12元/斤,這兩天40頭/斤規格賣到16~17元/斤,對比去年過年同期價格幾近腰斬,如果以現在價位賣蝦是虧本的,現在他們對今後的市場行情深感擔憂,而且蝦存在塘裡的風險也太大,不僅飼料無法及時供應,而且擔心蝦出現發病情況。

而福建市場也因銷售受阻,目前40頭/斤規格賣到24元/斤,而且還是活力好的健康蝦,如果是病蝦只能賣到15元/斤,大多數養戶都不捨得賣蝦,選擇存塘繼續觀望後市價格。據某飼料廠業務員介紹,目前漳浦高位池存塘約有2成,龍海地區的土塘還剩3成左右,雖然現階段存塘的蝦不算很多,但因銷售問題短期內難以出手,不過近來市場上蝦販相對活躍起來,相信不久之後應該能恢復正常,

在海南,晚造蝦存塘積壓的情況相對來說更為嚴重,某對蝦養殖戶向小編透露,他塘內仍有6萬斤蝦等待上市,規格從20~40頭/斤不等,這批蝦幾乎還沒賣過。“今年冬天天氣不是很冷,蝦的長勢比較好,廣東等大陸市場的蝦也多,年前蝦販收蝦以大陸為主,只有少數水車過來海南島,之前蝦價一直不是很理想,本想著年後水車應該會來得多,結果卻碰上這次疫情,蝦價甚至比年前還要壓得更低,也很少看見有水車來收蝦,周邊應該還有上百口塘還沒賣。”

數億斤牛蛙被禁售,養殖戶心急如焚

近日,在四川、廣東,牛蛙、甲魚等常見水產品被列入禁售名單,引起了廣大同行朋友的關注與質疑,本來餐飲業停業已經導致大量牛蛙滯銷,而如今的這一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對整個牛蛙產業將有可能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然,最受傷的還是牛蛙養殖戶,他們養殖的牛蛙都可上市,今年年前的銷售非常火爆,可現在他們能做的卻只有“等待”。廣東澄海某養殖戶稱,“牛蛙的流通渠道比較單一,通常都是銷往批發商,批發商再賣給餐飲經營者,但現在飯店基本上都已關門,唯一的銷路就被堵死了。我們周邊養殖的牛蛙預計達到2億斤左右,至少有8成的人還沒有賣,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處理,那後果不堪設想,上萬養殖戶將嚴重虧損,或面臨失業。”

魚蝦價格暴跌,牛蛙禁售,水產人目前處境怎麼樣?

實際上,去年牛蛙行情比較低迷,部分養戶已經是借錢養殖,如果今年牛蛙銷不出去,一名養戶將可能損失數十萬元,而且清明過後發病風險加大,牛蛙的死亡率也會大幅上升,因此現在養戶們可以說是心急如焚。

據悉,不止澄海,廣西、湖南兩地還有大量牛蛙等待上市,如今牛蛙被定性為“野生動物”,那麼即使後期餐飲業恢復正常,以牛蛙為主的餐館可否順利開業?牛蛙銷路問題如何能夠解決?本刊將持續關注報道。

疫情無情人有情。專家證明,吃魚吃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我們在此呼籲大家多吃魚蝦,幫助水產人渡過這個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