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防疫“一線”“大白”的肩膀給你依靠

2月1日,90後男護士冷棟才正在教病人正確地戴口罩和使用醫用無酒精消毒液洗手,連續工作了近10日,他依舊眼神明亮,“我和病人們都堅信中國可以戰勝這次疫情。”

四川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後,資陽市精神病醫院第一時間騰空了一棟醫生宿舍樓作為醫學觀察病房,專門接收疫情期間返院的或新入院的病人,觀察14天未出現疫情相關症狀才能轉入住院部。

醫學觀察病房裡的精神病人一旦情緒“躁狂”,有可能抓傷醫護人員,這個暴露風險最高、工作最繁重、條件最艱苦的“一線”工作,哪些醫護人員願意進入防控“零”距離的醫學觀察病房呢?醫院讓大家自己報名,沒想到有100多名醫護人員爭相報名,最後通過抽籤選出了17名醫護人員。

冷棟才作為全院第一位請纓者,也駐守進了醫學觀察病房:“我身體好又單身,況且我是團員,這種時候就應該上。”

在醫學觀察病房裡,冷棟才一邊給抑鬱症患者劉霞(化名)示範用醫用免洗手消毒液進行手衛生,一邊緩緩地講述著動作要領,劉霞則慢慢地跟著學。冷棟才的話語、動作和眼神裡充滿著樂觀的情緒,也感染著劉霞,讓這位抑鬱症患者願意去學去做。

46歲的劉霞是位中度抑鬱患者,表現出抑鬱症常見的“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動作減少”等症狀,她的內心世界充滿著悲觀,也不願意和外界交流協作,但是在市精神病醫院裡,冷棟才和其它醫護人員用自己的樂觀讓劉霞一點點打開了心扉。劉霞給冷棟才取名“大白”,這位90後男護士年紀雖“小”,卻是抑鬱症患者精神上的“大”依靠。除了劉霞,全院還有1700餘名病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患者,他們比其單純的生理性病人更需要愛和溫暖。

連同冷棟才在內的17位“戰士”要負責醫學觀察病房整棟樓所有病人的生活護理、配藥給藥、心理輔導,工作量很大,冷棟才總是搶著幹工作:“我把同事和患者都當做家人,我願意幫助他們。”

在疫情防控警報響徹整個資陽市的緊張環境中,市精神病醫院裡卻溫馨得像個桃花源,醫院的600餘名醫護人員們用自己的臂膀把全院病人保護得嚴嚴實實。

這不僅是全院的堅持,對冷棟才來說,更是幾代人的堅守。

冷棟才作為醫院裡長大的孩子,他的媽媽、外婆都曾是醫院的工作者,冷棟才說:“從小家裡就教育我,心裡一定要有希望。”“希望”是冷棟才樂觀的秘訣,是醫院給每一位患者帶來的改變,更是疫情防控期間全院的信念。

護理部主任李蘭副主任護師說:“在病人面前,醫護人員就是‘親人’,在疫情面前,醫護人員就是‘戰士’,這是國家賦予醫護行業的責任,也是‘醫者仁心’精神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