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來源:紅星新聞 記者 王雅林 編譯 徐緩 、環球科學


1月30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該期刊影響因子高達 79.258」的一篇關於德國第一批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論文,引發了人們的持續討論。因為該論文似乎證實了公共衛生專家的擔憂——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傳染他人。然而,這項研究被證實存在嚴重缺陷。


據《科學》雜誌3日報道,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宣佈,這篇論文的信息來源存在重大缺陷,論文結論並不成立。


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1月30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這一研究已被證實存在嚴重缺陷。截圖自NEJM


德國的“無症狀傳染”案例


據悉,該論文主要介紹了德國最早4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並得出“存在無症狀感染”的結論。根據論文講述,1月20日和21日,一名來自中國上海的女商人參觀了德國慕尼黑附近的一家公司,在那裡,她與後來患病的四人中的第一人會面。


而據央視新聞1月29日報道,當地時間1月27日,德國確認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懷疑是被從上海前往德國出差的中國女同事感染。巴伐利亞州衛生部在新聞發佈會上通報,這名中國女性員工曾前往汽車零配件公司偉博思通(Webasto)接受進修培訓,在1月23日返回上海的航班上出現症狀,並於1月26日確診。她的父母曾於1月16日從武漢出發去上海探視女兒。


據此,NEJM的這篇論文表示,一個十分重要的細節是,該女子在德國時並沒有生病。“在逗留期間,她身體一直很好,沒有感染的跡象或症狀,但在返回中國的航班上生病了,”作者寫道,“根據‘無症狀者是2019-nCoV感染潛在來源’這一事實,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當前疫情的傳播動態。”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隨後向《自然》雜誌記者表示,“閱讀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毫無疑問無症狀傳播正在發生,這項研究解決了這個疑問。”


Science:頂級期刊刊文信息有誤


但現在,事實證明這些信息是錯誤的。


根據《科學》最新報道,這篇論文可能鬧了“烏龍”。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RKI)向NEJM雜誌寫信作出澄清,

指出論文中的關鍵信息存在錯誤。


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其稱在發表論文之前,研究人員並沒有與這名女性進行交談。論文的末位作者、慕尼黑醫學中心的邁克爾·赫爾舍表示,論文的依據其實是從四名患者那裡得到信息:“他們告訴我們,這名來自中國的患者似乎沒有任何症狀。”


然而,隨後RKI和巴伐利亞州衛生食品安全管理局與這名上海患者進行了電話交談,結果卻發現她在德國期間確實就已出現了症狀。據知情人士透露,她當時已經感覺疲憊,肌肉疼痛,並服用了退燒藥撲熱息痛。


RKI發言人證實,有關該錯誤的信函已提交給了NEJM,該機構還向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合作機構通報了這一新信息。


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德國政府公共衛生機構RKI已將有關錯誤的信函提交給NEJM,並向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合作機構通報了這一新信息。圖為德國收治該國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慕尼黑市Klinikum Schwabing醫院。圖據路透社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表示,不與當事人溝通就單方面將其斷定為無症狀是有問題的。“回想起來,這似乎是個糟糕的選擇,”他說。“然而,在緊急情況下,往往不可能與所有人交談,我認為這是一個過度緊張的研究群體,他們試圖快速得出自己對真相的最佳理解,而不是有人粗心大意。”


然而,其他公共衛生機構的反應就沒那麼客氣了。瑞典公共衛生機構昨日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份文件稱:“在這篇文章中,斷定新型冠狀病毒可在潛伏期傳染給其他人的分析,缺乏科學支持。這一點,後來被證明存在重大缺陷和錯誤。”


論文「及時」和「嚴謹」要有所取捨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這篇論文本身站不住腳,也不意味著無症狀傳染的現象就不會出現。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基於目前的信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仍是有症狀傳染,症狀顯現之前的傳染可能很罕見。2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也首次明確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但這次烏龍論文事件提醒我們思考:在這個疫情持續蔓延、人們迫切希望快速獲取信息的特殊時期,審核論文的標準應該如何變化;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些研究?


根據《自然》網站在1月30日的統計,自從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以來,各種學術期刊、預印本網站上已有超過50篇關於新冠病毒的英文論文發表,其中半數以上發表於24-31日這一週內。目前,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長。包括《自然》、《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內的頂級學術期刊都相繼在線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柳葉刀》及其子刊更是在1月24日就以“史上最快的速度”發佈了冠狀病毒專題。


在2月4日,我們也報道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團隊在Nature上新發表的兩篇新冠病毒論文。


而在評論中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一些人覺得,論文的發表似乎對實際沒有什麼作用。


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但是也有人覺得


新冠病毒論文井噴下,頂級期刊相關論文被Science“打假”

不得不說,現在對於病毒研究的論文呈現井噴。但部分預印本網站的論文確實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


而本文提到的事件也提醒我們,即使是對待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也要更加慎重。現下,相比正常速度,流行病下的同行審議尺度更為寬鬆,且在論文中出現的數據質量也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在這場公共衛生危機之中,數據的發佈與更新速度會十分快,在當下,閱讀同行評議的論文也有必要更為謹慎一些。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權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