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印權:宜君柿子

 小雪已過,松柏雖綠,但那綠少了夏的柔嫩與鮮亮,多了冬的黝黑與風霜,其它樹的葉子好像懼怕秋風一般,有的對著人的眼睛紅一下小臉,便不好意思扭頭隨風離開了樹枝,有的夜晚偷偷地離開,它們蜷縮著身子,相互擠壓著躲在乾草叢中或者藏在牆根與土堎下,生怕風再把它們捲走。也偶有幾個葉子掛在樹梢,隨風扭來擺去,盡現嫵媚,傲自堅定與頑強,但與此時此刻依然掛在樹枝上的柿子比起來,羞愧得臉色大變,容顏盡失。


白印權:宜君柿子

  遠遠望去,柿子像掛滿枝頭的一個個紅紅的小燈籠,在藍天的襯托下,既熱烈又活潑又熱鬧。走近,柿子以極其鮮豔潤澤的硃紅色,水靈靈,亮晶晶地掛在樹枝上,三五成群,七八一夥地簇擁著,像久別的戰友聚會,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話,是那樣親切友愛情感深厚;又像一群時裝模特,以大膽豪放靚麗的顏色,放肆的身姿造型,在冬日的高空中不斷地向走過她腳下的人們拋著媚眼,抖動軀幹,勾引住了每一雙“愛美好色”之徒的眼球。尤其在這萬木枯竭,百草蒼白的冬季,她真的是那樣的惹眼,又真是那樣地讓人心疼而駐步難移。

  柿子這樣妝扮宜君東北部塬區,已經有好幾年光景,這是宜君乃至子午嶺,或者說全國都難得一見的一道靚麗醉人風景。

白印權:宜君柿子



  這樣的風景彭鎮塬上有,五里鎮塬上有,堯生塬上也有。雖然柿子樹做風景都好幾年了,但我依然適應不了這種以果實妝扮冬色的景緻,真的是太美了!也真的太讓人心疼!但也確實有讓人難以選擇的尷尬!


  小時,柿子是我冬季唯一能吃到的水果,我想五十多歲的塬上人應與我有同樣的感受,川道里有這種感受的人怕就更少了。那時柿子不光具有水果的職能,水水的,甜甜的,滑滑的。還有糧食的作用,早上上學能拿兩個柿子,就不用拿饃,但那樣的機會可不多呀!在生產隊時,一家分不到幾框,分產到戶後有人偷,也比以前多不了多少,而剛下來的柿子要用溫水煨著吃,這是個技術活,弄不好煨過了,就白瞎一盆柿子,所以我媽並不熱衷於接二連三地煨著吃,更喜歡柿子在深冬徹底放軟放甜了吃。

白印權:宜君柿子

  冬天豔陽中午,取一些柿子曬上一兩個小時,待柿子溫溫的,然後輕輕地剝取薄如蟬翼的柿子皮,柔軟欲滴的柿子果肉便溼潤潤,紅撲撲呈現在眼前,然後張大嘴巴,一口咬下去,滿嘴便是滑滑嫩嫩,甜絲絲涼滋滋地讓味蕾興奮快活,讓牙齒舌頭甜美舞動的柿子果醬味,這味不是瓊漿玉液勝過瓊漿玉液,這種感覺喉嚨一刻也不耽擱,早已放鬆張開,咕嚕,全嚥了下去,頓然蕩氣迴腸,神清氣爽。此時,舌頭在嘴中轉了兩圈,餘尤未盡,便伸到嘴唇上面,用心再舔上兩圈,這種快感從大腦傳向四肢,此刻整個人便沉浸在一種難以言說的舒服享受中了。


  柿子吃法很多,也可以加工成便於存儲的柿餅,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果脯。柿餅含糖量較高,口感甜滑細膩而有嚼勁,很受人們喜愛。柿子也可以加工成柿子醋,那味道清香爽口,應該是東塬的特色調味產品。以前東塬人春夏間調涼菜、吃攪團、漏魚、幹撈麵最不能少的就是柿子醋,至今我每每回想起那時候香酸香酸的柿子醋,嘴裡就不由自主地分泌口水。

白印權:宜君柿子

  

  說到柿子醋,有一個故事不能不給大家分享,1995年春的一個週日,我在西安西大街民吃小巷小飯館吃飯,當時食客不多,五十多歲的老闆大叔收拾著其它食客的碗筷與我聊了起來:“小夥,你是哪裡人?”

  “宜君。”

  “陝北的宜君?”

  我愣了一下,心想我怎麼是陝北的,但仔細一想,關中我更不靠邊,於是回答:“對。”

  “聽我爺爺說宜君的柿子醋很香。”

  “你爺爺是宜君人?”

  “不,鳳縣。”

  “鳳翔縣。”我以為他沒有說清,本能地重複了一下。

  “不,就秦嶺山裡搞火箭發動機實驗的鳳縣。”

  “哦,哦哦。”說實在的,我當時並不知道陝西還有個鳳縣,更不知道火箭發動機在那裡實驗,很尷尬,於是笑著問:“那您爺爺怎麼知道宜君的醋好吃?”

白印權:宜君柿子



  “我家算是廚師世家吧,不過我爸不會做飯,我也沒有我爺爺做的好。我爺爺給馮玉祥、楊虎城做過飯,給蔣鼎文、給胡宗南做過飯。西安事變時還給周恩來、蔣介石做過飯。我爺爺說他師傅講宜君清初出了個楊巡撫,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乾的挺好,於是皇上就召見他。楊巡撫高興,就想給皇上送點什麼,可是皇上啥好東西都比他多,而他也確實窮得沒有能拿的出手的好東西,於是就把家裡的柿子醋給起了一個名叫香四方,送給了皇上。皇上吃了神清氣爽,龍顏大悅,於是獎賜白銀一千兩,楊不受。皇上善心大發,做了一個親民行為,派人到楊巡撫家裡慰問了一下,發現楊家住的特別簡陋,只有一個小瓦房,其它都是土窯洞,窮的不像樣子,於是便給楊巡撫修了兩院房子。而楊送的醋,在滿漢全席中有三道菜非它不成菜……”

白印權:宜君柿子



  然而,宜君柿子醋(香四方),最終因楊巡撫病故前的病假條變成了革職查辦聖諭而失色。這也正如金燦榮教授所說“中國封建帝王除過幾個還可以外,沒有不王八蛋的。”也正如魯迅所講“滿口仁義道德,其實就是人吃人的社會。”

  今天,柿子以未曾有過的滿面燦爛笑容佈滿天空,它是幸福快樂的。它的幸福快樂來此於高塬溝畔人從過去柿子不夠吃,到現在吃不了;它的幸福快樂來此於它見證了宜君東塬人民在黨領導下,從貧窮站起來到挺直腰板富起來的整個過程;它的幸福快樂來此於它將要以科技產品的身段,為宜君東塬人民奉獻更多科學致富價值,以報答宜君人民的知遇之恩。


白印權:宜君柿子

作者簡介:白印權,1991年參加工作,宜君縣二小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