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最近我們都在討論“疫情過去,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好像從2020年開始,這個世界就不斷提醒我們:

要懂得珍惜。

在家隔離這段時間,像是人生的慢放鍵,它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陪在家人身邊,耐心聽話,慢慢講話。3歲的妹妹突然說:希望今天“砰”地一下就過去,然後把好事都裝進口袋。小朋友一旦開口,竟比誰都直白。有本詩集叫《孩子們的詩》,作者是3-13歲的兒童,每首詩都能給大人會心一擊。我沉浸於這片清澈。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藍天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

——《眼睛》by陳科全 8歲


燈把黑夜/燙了個洞

——《燈》姜二嫚 7歲


在這個時間點,因為小朋友的啟發,我們重新學會愛,學會敬畏生命,熱切而真實的生活。我們曾經看世界的角度,也和他們一樣。


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小孩子懂的道理,對有的大人來說卻是冷知識


@小允昊

前幾天給孩子讀了幼兒園老師發在群裡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繪本》,小傢伙看後很認真的說“媽媽,小怪獸太可惡了,她讓小朋友生病了。”

我說:“所以你要勤洗手避免被小怪獸病毒傳染生病。”孩子說:“我要當醫生,幫助生病的小朋友趕走小怪獸。”


@小夢溪

清晨起床,孩子總會說“美好的一天,我們都要快快樂樂。”

孩子們覺得快樂是件簡單的事,而大人知道簡單是件快樂的事。在未知面前,孩子眼裡總是充滿希望,即使外面的城市安靜的不真實,可她堅信這座城市很快就會熱鬧起來,一切都會重新開始。


@小宇洋

“媽媽,如果人類吃了蝙蝠寶寶,那麼蝙蝠媽媽一定會很傷心的,它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孩子”。我一下抱住了她,告訴她人類和動物是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它們。她突然說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我是動物管理員,不讓他們受傷害。”


@小沛舟

他的意思是:大巴車鎮壓了冠狀病毒,勝利!


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小孩子的喜歡叫做,看見你就開心


@我們一班

很久以前看過一條微博,一個小學生給暗戀的女生寫了篇作文,開頭第一句就很戳人:“好在我還可以見到她,所以這不算傳統意義上的離別。”

以為是什麼大事,結果就是一次換座位。覺得小孩青春期裡的忐忑可真好啊:換一次座位,就像是天塌了。


@Daisy

和10後妹妹討論什麼叫“愛情”,

“你知道什麼叫愛情嗎?”

“就是把好吃的都留給對方,放學一起回家。”

“這就叫愛情嗎?”

“還要一起面對難題。”

“什麼才是一起面對難題?”

“我要好好學習,如果學習不好他就不喜歡我了。”我聽了哈哈大笑。

她卻說:我覺得你不懂我們的愛情。


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一顆糖ue

侄女在幼兒園有一段時間,每天都在進校門前把鞋帶解開。後來才知道,幼兒園有一個小男孩,每次都會幫她把鞋帶一點點的繫上。


小孩子的志氣,是勇敢表達心裡話


@小夏墨

女兒跟我說:“媽媽出去要帶口罩,回來趕快洗手,外面有傳染病。”

她像個小大人一樣關心我,我內心還挺複雜的。父母們花了很多力氣等待那個叫“成長”的隆重時刻到來。只是有時,它來得真快。


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Vicky醬

我是單親媽媽,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就懂事的讓人心疼。他包容我的每個樣子,這是單純的力量,使我不必有“大人”的壓力。 他兩歲的時候,有一天跟我說:“媽媽睡床裡面,我可以保護媽媽,我是大人了。”我當時想: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更怕你永遠停留在這裡。


@佟雷 知乎

三年前,帶著三歲半的兒子開車出門看東方明珠。他坐在我身後的座位,安全座椅上。我開車。

“兒子,開心吧?”

“開心!”

...

“等爸爸老了,我也這樣開車帶你出去”


我們對三歲小孩一無所知


小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echo

兒子有一天突然發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一下把我難住了,為了不讓他覺得大人的世界太過複雜,我想了想說:追求自由吧。


@人間心事

公交車上有小朋友用媽媽手機做題,有一題問他為什麼月球沒有聲音,他答道:因為嫦娥把月球上的聲音都給關掉了。

“嫦娥把月球上的聲音都給關掉了”,哪個大人能說出這樣的答案呢?


@.

“爸爸昨天我做夢了,夢見你給我玩遊戲機。”

“那證明你白天想的足夠多”

“那現在我還在夢裡嗎?”

“當然不,你已經醒了呀。”

“你怎麼知道?”


畢加索曾說過:“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的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去學習畫的像一個兒童。”

我們都在感嘆年少時的純真,也不得不應對當下的紛繁複雜。勇敢、純粹、簡單、熱愛、寬容、擔當和沉著都是孩子的天賦,卻成了大人們的選擇。

我們都曾因一朵雪花而驚奇,被一縷陽光所感動。過去你可以,現在你也行。畢竟那個我們都認識的了不起的少年,就是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