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瘤誤診率高達50%,反覆骨折或長期腰腿疼需排查

多發性骨髓瘤屬於血液系統腫瘤,是起源於漿細胞的惡性腫瘤,多發於中老年人,高發年齡集中在50-70歲,發病率在我國呈逐年升高趨勢,且誤診率高。

警惕 “骨頭疼”

多發性骨髓瘤是因為漿細胞異常增生,導致骨質破壞,因此不少人會出現腰背痛、腿腳痛等骨痛不適;或是扭了一下腰突然就骨折了。很多老年人覺得年齡大了,難免有個腰腿疼,或認為可能是骨質增生、腰肌勞損、關節炎,於是會到骨科、風溼科等就診。

這種瘤誤診率高達50%,反覆骨折或長期腰腿疼需排查

有的患者則是出現反覆感染、貧血以及有蛋白尿等腎功能損害的症狀,但也都會按症狀找到相應的科室治療,很少有患者首次就診就會找到血液科。

不少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身後都有一段曲折的就診故事,從骨科、內分泌科、腎內科兜兜轉轉看了半天,直到確診時都沒有聽說過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病,甚至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其實,出現反覆的骨折、原因不明的貧血、高鈣血癥、腎功能不全等情況時應儘早到血液科就診,通過血尿檢查、骨髓穿刺及活檢等相關檢測判斷是否患病


雖不可治癒但可管理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會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進展等制訂不同的方案和方法,其中全程管理對提升治療效果、減少復發至關重要。

全程管理意味著主治醫生對患者進行診斷及準備治療方案時,不僅要關注患者在院內的誘導治療、移植和鞏固治療,還要在患者離院之後對其進行維持治療和長期隨訪。以免疫調節劑進口來那度胺為主的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案,讓多發性骨髓瘤這一不可治癒的疾病,可能變為一種慢性疾病管理。


患者在不同情況下有如下幾點處理方法:

未累及骨骼

腫瘤僅在一個部位,原發於骨骼的、單個孤立的漿細胞瘤稱為孤立性漿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漿細胞病,不需要全身治療。選擇放射療法或手術切除病變,此後需要定期的注意病情變化,因為它常進展為多發性骨髓瘤。


疾病無症狀

如果疾病是無症狀的(冒煙型骨髓瘤),一般不推薦立即治療,動態觀察病情變化,每3-6個月進行評估,對於高危的冒煙型骨髓瘤,建議參加臨床試驗;如果是有症狀的,則按照活動性多發性骨髓瘤治療。


自體幹細胞移植

僅限於≤65歲或<70歲且身體狀況良好和能夠耐受移植副作用的患者,如果更高齡的患者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

這種瘤誤診率高達50%,反覆骨折或長期腰腿疼需排查

患者還要注意這兩點

聽醫生的話

經過正規醫院確診後,應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和指導,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按時按量服藥,不自作主張擅自增量減量,在初診階段可在醫生指導下,早期可選擇服用進口來那度胺來控制病情進展。同時,每日記錄病情,便於醫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病情的走勢。


保持好心態

不要覺得腫瘤不可治癒就放棄治療,或是四處找偏方等錯誤治療,這樣只能加重病情。應對腫瘤有個正確的認識,相信醫生,調整自己的生活,適度增加體育鍛煉,多和癌友們交流,互相鼓勵,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