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圍城,電商平臺挑大樑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該洋溢喜慶的春節變得百味陳雜,走親訪友、聚會遊玩被緊急按下暫停鍵,從武漢本地再到全國各地都紛紛進入宅模式。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補充,電商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在疫情防控期間擔負起保證社會基本生活用品的供應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使命,調動能力、協同效率、捐贈貢獻、技術創新、認知維度,均體現得淋漓盡致。

疫情圍城,電商平臺挑大樑

應急調配,保證物資

疫情發生後,拼多多向湖北捐贈100萬隻醫用口罩、20萬隻醫用手套以及30噸德國進口醫用消毒液。京東向武漢市捐贈100萬隻口罩和6萬醫療用品,旗下京東物流將包括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消毒液等超過236萬件醫療防疫物資直接送達醫院,截至1月31日,通過鐵路往武漢地區運送的防疫物資超過140噸。此外,阿里巴巴、網易嚴選等各大電商平臺也充分發揮各自在供應鏈、物流上的優勢,調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送往疫區。

另據尚策瞭解到,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阿里巴巴1688、天貓等電商平臺面向全球尋找醫療應急物資貨源,並由菜鳥組織全鏈路、端到端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將阿里巴巴集團公益採購、海內外捐贈的疫情防控物資及時配送到重點疫情地區。同時,天貓超市在全國300個城市“不打烊”,提供自營的米麵糧油及生鮮商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800家線下商超貨品,主要由菜鳥倉儲和旗下丹鳥提供“倉+配”的物流服務,有力保障防疫醫療物資和居民生活物資的供應,為疫情防控、市場保供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電商新契機:無接觸服務

“無接觸服務”並不是一個新鮮詞,早在2013年就被亞馬遜提出,但在國內卻並未得到普及。由於肺炎疫情的持續發酵,不少小區採取了禁止外來人員出入的封閉式管理,“無接觸服務”的概念再次被推向討論的高峰。西安市商務局下發《關於電子商務企業助力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通知》,鼓勵電商、配送平臺共同探索開展無接觸服務。

與之對應的,美團、阿里等先後開通了“無接觸服務”,即用戶下單後,無需與配送員直接接觸,雙方協商將貨品放在指定地方,如公司前臺、物業中心、門衛值班室等,儘可能滿足大家日常所需的同時也避免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接觸。按照一般的經濟學規律,每當有重大事件影響了社會基本運轉模式後,總會出現一些特別的應激反應。借用蘇寧金融研究院的預測,新型肺炎可能是電商開展無接觸服務的契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就目前的數據顯示,疫情還在延續,拐點尚未到來,最美逆行者還在前行。自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都在表達關心和支持,各類電商企業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保障市場供應、防控疫情擴散、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主動扛起沉重而光榮的社會責任,竭盡全力打贏這場“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