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實行彈性工作制至2月9日 保障醫護防疫人員“無後憂”

南昌新聞網訊 2月4日,江西省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佈會,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克琦,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國平,省衛生健康委應急辦副主任姜曉明,省就業局局長謝小貴,省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王秀珠,省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通報我省疫情情況,介紹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應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醫療保障系統及時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放心治療等工作情況。

我省實行彈性工作制至2月9日

據瞭解,2020年2月3日0-24時,江西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85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例。新增確診病例中,南昌市18例、上饒市18例、九江市14例、新餘市9例、宜春市9例、贛州市7例、撫州市5例、萍鄉市2例、吉安市2例、景德鎮市1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為宜春市1例。截至2月3日24時,江西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76例,其中重症病例37例,治癒出院病例19例。 確診病例中,南昌市121例、九江市78例、新餘市59例、上饒市50例、宜春市45例、贛州市42例、撫州市34例、萍鄉市20例、吉安市15例、鷹潭市8例、景德鎮市4例。治癒出院病例中,南昌市4例、上饒市4例、新餘市3例、九江市2例、宜春市2例、景德鎮市1例、萍鄉市1例、贛州市1例、吉安市1例。 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2120人,解除醫學觀察1827人,尚有10293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當前,春節假期已結束,人員返程潮已到來,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第10號令,要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除防控救治一線等特殊崗位外,實行彈性工作制至2月9日。省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020年2月9日24時前復工。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能源供應、交通物流、醫用物資、群眾生活必需、公共服務窗口單位、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事業單位除外。

各高校具體開學時間,由省教育廳負責和各高校協商,根據各校實際,統籌考慮。對從湖北返校的學生,要在校隔離觀察14天,各高校要提前做好工作預案。此外,人在湖北、工作在江西的人員2月9日前暫不返回工作地。返贛後須及時向本單位報告,按照單位管理為主、屬地管理為輔的原則,居家隔離觀察14天,身體健康且體溫正常後再到崗上班。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痊癒出院者,需居家隔離觀察7天。廣大居民應遵守現居住地疫情防控要求,減少出行,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各地各單位要落實對外出返回人員健康防疫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在崗人員防護措施及每日身體狀況報告制度。

對七類生產疫情防控用品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助

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 江西省人社廳已要求各地暫停舉辦大型招聘活動和跨地區勞務協作活動,同時指導各市縣積極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及時發佈招工信息,將招聘活動一律由線下轉線上,多種渠道滿足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需要,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

同時,有序引導回鄉人員返崗就業,提出11條工作舉措加強就業崗位對接,加大企業用工服務,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在支持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方面,為切實加強對疫情防控企業的復工穩工支持,人社部門會同財政、工信等部門進行認真研究,擬對我省範圍內,經省工信廳確定的生產疫情防控的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手術衣、醫用手套、消殺用品、負壓救護車和治療藥品等七類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助,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

保障醫護防疫人員“無後憂”

目前,人社部門會同省財政廳、省衛健委聯合下發《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明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同時,大力支持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及時補充疫情防控人員,相關單位需要緊急補充醫護人員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按管理權限經同意後,可簡化招聘程序,設立招聘綠色通道。由事業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採取網上面試、考察等方式直接招聘聘用,以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相關招聘手續可在疫情過後補辦。

為加大對醫護人員的正向激勵。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對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出貢獻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特別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貢獻突出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可根據有關規定開展及時獎勵。對於獲得嘉獎、記功、記大功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給予一次性獎金,獲獎人員所在地區或者單位經批准可以追加其他物質獎勵。

提供用EMS郵寄社會保障卡到家服務

下一步,省人社廳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加強對節後全省企業用工情況和返鄉人員流動情況的監測,摸清底數、做好預案,落實政策、提供服務,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崗位,確保不發生大規模失業,保障企業開工復工需要。加大失業保險政策宣傳,確保符合條件人員及時領取失業保險金,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者落實一次性生活補助有關政策。

其次,確保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全面掌握全省勞動關係動態,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關係處置工作,及時回應企業和職工的關切,指導各地做好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爭議調解等工作,依法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

三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對已發放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並繼續給予財政貼息。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會同有關方面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

最後是優化人社領域公共服務,積極提供公共就業、社保經辦等各類線上服務和不見面服務。針對防疫期間廣大群眾關注的社會保障卡就醫結算、申領、掛失等事宜,在這裡向大家再做個介紹,廣大群眾可以通過“贛服通”、“江西人社”APP、“江西人社”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實現社會保障卡全流程線上辦理,特別是提供EMS郵寄到家服務,確保足不出戶可以領到社會保障卡,享受各項社會保障卡的服務功能,保障廣大群眾疫情期間持卡就醫服務。

開闢疫情醫保四條通道 患者可放心治療不付費

為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得不到及時救治,確保定點醫療機構不因醫保總額預算管理規定影響救治,江西省醫療保障局聯合財政、衛健等部門已經出臺疫情應對和救治保障政策。

針對醫保支付等環節,我省已及時將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覆蓋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全部臨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及時支付費用,打消患者就醫顧慮;及時調整異地就醫患者轉外就醫支付比例政策,採取先救治後結算;及時對集中收治的醫院預付資金,減輕醫院墊付壓力;及時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保經辦服務,做到馬上辦、簡化辦、特事特辦;及時主動加強與衛生健康等聯防聯控部門的信息溝通,形成密切協作的防控合力。

疫情期間,我省重點開闢了疫情醫療保障“四條通道”。一是開闢醫療救治費用“放心通道”,明確對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個人不付費。 二是開闢醫保基金預付“綠色通道”。省醫療保障局調度部署全省12個醫保基金統籌地區及時向定點收治醫療機構預撥醫保資金。截至2月3日,全省各級醫保部門為定點醫療機構預付醫保基金共計2.36億元,切實減輕定點醫療醫院墊付壓力,保證了救治工作順利進行。

三是開闢應急藥品保障“緊急通道”。按照“特事特辦、簡化程序”的原則,省醫療保障局對疫情防控物資實施“綠色通道”動態掛網採購,對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預防、診斷、治療等臨床技術指南的藥品,實行直接掛網採購;對未在我省採購平臺掛網的藥品,實行先採購,待疫情解除後再按相關規定辦理手續,有力保障了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應急需求。同時,積極開展救治藥品採購價格監測,協同衛健等部門重點監測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藥品價格信息。四是開闢醫保經辦服務“線上通道”,藉助江西“贛服通”政務服務平臺、“12345”政務熱線醫保專席及預約電話服務等方式,全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的醫保經辦業務線上辦理方式,“不見面”地為參保群眾和定點醫藥機構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保障經辦服務。對異地就醫的患者,及時採取先救治後結算的政策。報銷時不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支付比例調減規定。

此外,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對於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出臺長處方便民政策,單次處方購藥量可放寬至3個月,將極大地減少病人就診配藥次數;對於異地就醫需求,參保群眾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贛服通”和備案郵箱等實現網上備案,不需要前往醫保大廳;對於醫療費用零星報銷的業務,延長了報銷時限,提倡參保群眾在疫情結束後再前往,同時鼓勵通過郵寄等方式不到場辦理。

一附院實施“分類分區” 疑似患者“一人一間”隔離治療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一附院”)作江西省級定點醫院,從疫情開始到2月4日上午8點,發熱門診共接診發熱患者4795人次,也是我省首例治癒患者出院的醫院。據統計,該院累計收治住院患者135人,其中確診病例102人,治癒出院確診患者8人。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18歲。目前,象湖院區共有重症患者31例,其中外院確診轉入患者中有重症25例。

目前,為進一步完善救治體系和運行機制,對於患者的救治,一附院實施“分類分區”。也就是把患者分為三類,包括疑似患者、確診的普通患者和重型患者,分別安置在不同區域隔離治療,疑似患者按照“一人一間”隔離治療。醫院還專門抽調了心身醫學科醫生和護理人員組成心理干預組,深入病房為患者服務。

參與救治的大多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如呼吸、重症和急診等。普通隔離病房收治的病人症狀相對較輕,也主要以肺部問題為主,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護團隊坐鎮;重症隔離病房涉及多臟器的問題,收治重型及以上患者,以ICU醫護團隊為主,這樣做可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醫院特別強調了多學科診療(MDT),由呼吸與危重症、感染、ICU、急診等多學科組成,做到“一人一方案”。

作為全省重型以上病例救治定點醫院,目前,省、市分別組建有57名和331名的醫療救治專家隊伍,完善了救治隊伍。專家組團隊多次到各地市對重型患者進行會診,做到“一對一”指導救治。一附院也通過遠程醫療、微信視頻等多種方式,對全省11個設區市開展了80多人次遠程會診,幫助全省共渡難關。另外,該院通過遠程醫療向近20家定點醫院專門培訓了診療方案和感控措施。據悉,結合疫情形勢研判,按照省指揮部的命令,到2月7日該院還將有500個床位出來,專門收治疑似和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據悉,一附院針對疫情早已組建了綜合實力較強的院內感染控制隊伍,涵蓋了感染、呼吸、預防醫學、護理等相關專科的18人,在收治病患的象湖院區,每個病區都配備了1名專職感控人員,跟隨一線醫護人員查房進入病區監督感控措施的落實到位。嚴格醫務人員的感染防護用品的穿、脫流程,同時,我們加強病區壞境的消毒,嚴防醫務人員的院內感染的發生。(吳寒冰 全媒體記者張寧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