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醫院王維:逆向而行 做“隔離區”的“定盤星”

易縣醫院王維:逆向而行 做“隔離區”的“定盤星”

王維在病房。 王環 攝

長城網保定訊(見習記者劉鑫鵬 通訊員王環)2020年春節,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打響。易縣醫院被確定為該縣定點救治醫療機構,全院醫護人員枕戈待旦,眾志成城,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1月20日,易縣醫院骨二科護士王維主動請纓,與年幼的孩子、體弱的父母告別,選擇首批進駐縣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她說:“當武漢同仁,以及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選擇逆向而行時,我願做這洪流中的一滴水!”

從這一天起,隔離衣、護目鏡便成為她的戰袍;從這一天起,穿梭於隔離間,測體溫、登記、寫護理記錄、培訓個人防護操作……便成為她的工作日常;從這一天起,她積極為病患減壓,為“戰友”鼓勁,她的24小時便被鎖定在感染區的方寸區域。

從1月20日到1月31日,進駐到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不變的只有王維。她從一名傳染病區“新”兵,迅速升級為一名“老”戰士。每進一批,她都要培訓一次。在大家眼裡,她就是這個團隊的“定盤星”。

易县医院王维:逆向而行 做“隔离区”的“定盘星”

王維(右)幫助護士穿好防護服。 王環 攝

特殊時期,特殊崗位,王維經歷著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辛。每次進入留觀病房,穿著隔離服,彎腰、下蹲等簡單的動作都十分吃力。在汙染區工作,所有醫護人員都是長達5個小時的站立狀態,防護服密不透風,常常會感覺心煩氣短。

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王維和她的“戰友”們選擇工作期間不吃飯、不喝水,腿麻了就只能靠走一走、敲打一下進行緩解。

長時間戴著護目鏡,受面罩壓迫還會造成面部疼痛,但每次遇到留觀人員情緒不好時,王維都會給病患及時送上和風細雨的安慰。她用自己的耐心、愛心、細心照顧著病患,並帶給他們信心與力量。

易县医院王维:逆向而行 做“隔离区”的“定盘星”

王維為護士們做穿隔離服培訓。 王環 攝

1月31日下午,王維走出感染病區,為全院進行了穿隔離服培訓。當晚,她匆匆趕回家看望了家人。2月1日,她又選擇回到“戰場”。

她深知留在感染病區,多一分鐘就意味著多一分感染風險。但她說:“我熟悉這裡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瞭解個人防護知識,有我在,就可以減少姐妹們病毒感染的概率。不怕,我能堅持。”

易县医院王维:逆向而行 做“隔离区”的“定盘星”

每次下病房,王維的臉部都會因長時間戴著護目鏡而留下深深的印痕。 王環 攝

在這堅持的背後,王維有著她的不捨。利用吃飯休息間隙,王維會通過微信跟12歲的兒子視頻。孩子已經能感覺出媽媽這次工作的辛苦與風險,懂事的孩子會對王維說:“媽媽,我一定聽奶奶和爸爸的話,你放心吧!”每當這時,王維總是強忍著淚水:“好,我們一起加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易縣現在還沒有出現確診病例。我堅信,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寒,春天終會如期到來!”這是王維的心聲,也是易縣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