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他遠赴南極,用鏡頭記錄下南極冰雪奇緣的畫面,喚起人們對生態保護的思考...

——訪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

本刊記者:曲倩 韓晶


作為福建省攝影事業帶頭人,在他帶領下,近年來福建省攝影事業成績斐然,有目共睹。從事攝影創作30餘年,他個人對攝影藝術的追求更是鍥而不捨、好學不倦,如日方升。7次舉行個人攝影作品展;300多幅作品在各類影展影賽中獲獎、入選、展出;5000餘幅圖片刊發於報刊、雜誌、網站;出版《光影思維》《心花》《梨香墨韻》《數碼攝影基礎》等多部專著和影集;中央電視臺“瞬間世界”、貴州電視臺“光影世界”、福建電視臺“八閩之子”、海峽衛視“海峽藝術名家”等欄目都曾報道其藝術成就……


他,就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


潘朝陽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從1987年開始從事攝影工作,30餘年來,潘朝陽曆任《福建商報》攝影記者、《福建日報》攝影記者、共青團福建省青少年攝影中心主任、《福建青年》雜誌社常務副社長、福建省攝影家協會秘書長等職。


1995年發起成立福建青年攝影協會,歷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1996年7月創辦《海峽攝影時報》並任總編;1997年發起援建中國第一所攝影希望小學,當選福建省攝影家協會第五屆副主席;1999年獲第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組織工作獎;2000年出席中國文聯百名“德藝雙馨"藝術家坐談會;2001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會員稱號;2006年獲中國攝影家協會成立50週年特別貢獻獎;2013年創辦海峽攝影藝術學校任首任校長;2015年獲第三屆中華藝術金馬獎——伯樂獎;2016年5月當選福建省攝影家協會第七屆主席;2017年9月當選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南極之戀


有一種緣,

叫擦肩而過。

只因流浪的靈魂,

抵抗不了宇宙的縱橫交錯。

一次次的回眸相視,

顏色中依舊只是多餘的冷漠。


終究也會有一團火,

只是依附於人性的懦弱,

埋藏於心底的沉默。

一種聲音呼嘯而過:

不是錯過,

不是過錯,

只是彼此曾經愛過......

——漢庭風


2019年2月22日,潘朝陽和其他8名攝影家以“生命·地球·流浪”為主題的南極攝影聯展在海峽民間藝術館展出。此次展出的為幾位攝影師克服困難,遠赴南極創作採風的作品。潘朝陽等幾位攝影師以專業紀實的角度為廣大觀眾記錄和展現南極的風貌。正如作者潘朝陽所言:“南極是潔白無瑕的天然世界,人們到此才感受到天地之浩大,浮生之渺小,生命如白駒過隙。此行不僅洗滌心靈,還令人禪意綿綿。”本次影展還創新性的使用了圖下留詩的手法,真正做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此次影展在福建攝影界引起了轟動,在廣大觀眾的要求和歡呼聲中,《南極之戀》作品集應運而生。


目前,被譽為“風光國展”的“首屆錦繡中華(金鼎獎)全國風光攝影大賽”正在進行。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成為大賽主辦單位之一和具體承辦單位,本刊記者專訪了作為組織者的潘朝陽。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遠方來客》

人跡不見冰雪地 敢問客從何處來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拜山》

青山幾度識君面 石不能言最可人


潘朝陽的低調內斂,令記者印象深刻。對自身所做的工作和藝術成就可謂“惜字如金”。但從他的過往經歷和諸多優秀作品中,我們仍然能感受到這位在攝影領域默默耕耘了32年的藝術家的情懷和擔當。


Q&A


《數碼世界》雜誌:被譽為“風光國展”的“首屆錦繡中華(金鼎獎)全國風光攝影大賽”一經啟動,迅速得到了全國各地攝影愛好者的熱烈響應。攝影人紛紛舉起手中的鏡頭,聚焦祖國的大美河山,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作為大賽主辦單位之一和具體承辦單位,在大賽的組織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請您介紹一下大賽情況和舉辦此次大賽的初衷。


潘朝陽:福建攝協只是做了一個發起人的工作,同時具體承辦了首屆錦繡中華(金鼎杯)全國風光攝影大賽。大賽共收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新加坡的華人攝影家8290人投送的95436幅作品。目前正在組織評審中,期待這是一屆有水平、有影響的“風光國展”,也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的省份參與到主辦單位的行列中來,把“風光國展”辦得更好。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欲與天公試比高》

幾朵殘雲騰浪起 何方海燕破山來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孤鴻遠去》

古來萬事東流水 送斷孤鴻北去鵝


《數碼世界》雜誌:祝賀您的《南極之戀》正式出版,您在這本畫冊中不僅讓讀者大飽眼福、與讀者共享冰雪情懷,還畫龍點睛地運用了富有哲理、滿懷詩意的詩句。正如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在序言中所說,隨性“點睛”的詩句讓攝影作品還原了真實,表現了美感,傳遞了情緒,呈現了觀念。您能否分享一下作為攝影師如何通過作品讓人感受思想的力量?


潘朝陽:拍攝南極的作品,比我拍得好的攝影師大有人在,我只是站在一位新聞攝影記者的角度來拍南極,通過自身的感受來拍南極,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南極,或溫文爾雅,或雪崩轟鳴,或蟠天際地,或小家碧玉。千年不變的南極,千姿百態的南極。億年演進,時時不同。南極的旋律、節奏、內涵和張力,任何語言、想象和表達都不可企及。不敢說讓人感到思想的力量,如果能讓大家有所思,有所悟,幸甚,足矣。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雁歸》

難得雲中來雁影 忽聞岸上踏歌聲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天宮》

雪山起處藏仙闕 直上雲端有幾重


《數碼世界》雜誌:我們瞭解到,您在多年前已在攝影教育領域有所建樹,早在1997年發起援建了中國第一所攝影希望小學,2013年創辦了海峽攝影藝術學校任首任校長。請問您如何看待攝影教育的當代價值與歷史意義?


潘朝陽:攝影教育是一個攝影協會的靈魂,只有壯大攝影隊伍,協會各方面工作才能隨之提升,協會力量才能得到加強。正是福建這20多年來對教育的重視,方才有今天的攝影隊伍和力量。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桃花依舊》

桃花已去春何遠 一朵海棠是我家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火紅的愛情》

不羨鴛鴦不羨仙 只願你我把手牽


《數碼世界》雜誌:您1995年作為福建省第一位攝影記者訪問臺灣,並在臺北舉辦攝影聯展。從20餘年前福建省第一位在臺灣辦展的攝影家到如今擔任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您對近年來兩岸攝影和文化交流有何評價和新的期待?


潘朝陽:1995年訪問臺灣,是去學習的。希望通過學習,來探究福建省攝影的各方面工作應如何做得更好。這20多年,中國攝影發展迅速,已躋身世界攝影強國,更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攝影隊伍。兩岸是一家人,希望通過更多的攝影和文化活動,互相交流和提高,為兩岸攝影人更好地融為一體做出新時代的貢獻。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風雪中的堅守》

天涯何處富貴 神仙風雪人生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為愛歌唱》

我為東君放歌 只願愛情永駐


《數碼世界》雜誌:您早年曾擔任過多家媒體的攝影記者,創作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紀實攝影作品。您認為這段經歷為您後來在攝影藝術創作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奠定了怎樣的基礎,有何深遠影響?


潘朝陽:攝影記者的經歷,對一個攝影人是難能可貴的,這個職業非常鍛鍊人,讓攝影人學會了思考,懂得影像的存在價值以及價值觀的判斷。記者的從業經驗,讓我深刻認識到,優秀的作品應講求凝鍊概括,善於深度思維,彰顯人文精神,有足夠的思想內涵。光影匯聚萬千,文心當隨時代。攝影,是行走的詩歌,更是凝固的歷史。唯願行攝之路上,目光所極,皆是品味人生的豐滿回饋,是不忘初心、不負當下的時代使命。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高歌》

滿園春色關不住 兩枝紅杏出牆來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夏日狂歡》

常人不識東風面 夏日極島可狂歡


序言


我與朝陽相識多年,現在又同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團共事,交流的機會就更頻,我欣賞他擔當負責的作風。同時,作為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在他引領下,近年來福建攝影界幹事創業鉚足了勁,成績有目共睹,他個人對攝影藝術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欲上高樓。

2018年11月7日-16日,他帶領福建8名攝影家,水陸空並用,遠赴南極創作採風。他們懷揣澎湃激情,以鏡頭為筆墨,呈現了或雄渾純淨、或意象深邃、或古靈精怪、或風骨卓立的千姿南極。2019年2月22日,他們以“生命•地球•流浪”為主題的南極攝影聯展在海峽民間藝術館展出,當天創下了五千餘人觀摩的盛況,隨後展期也應觀眾要求一再延期。南極“風暴”,勢不可擋,據不完全統計,展出20余天近10萬人次參觀,在福建攝影界上了“熱搜”,成為一段佳話。正是在此背景下,朝陽這部《南極之戀》作品集應運而生。

翻閱作品集清樣,我恍如置身南極。那醉人心神卻又觸不可及的美景裡,山川是大寫的意,企鵝是小寫的筆,只有夢幻般的純色,如銀般白雪,似潑墨山黛。從優雅的信天翁到靈動的企鵝,從種類眾多的海豹到上百噸重的巨鯨……無論環境多麼極端,總有不朽的生靈存在。“長風當筆雪作顏,極地萬里冰為骨”,《南極之戀》雖重在展示自然的魅力,卻意在呼喚人們珍愛環境。作者隨性“點睛”的詩句,讓攝影作品還原了真實、表現了美感、傳遞了情緒、呈現了觀念。在一個地方拍攝,出一本影集,能讓人閱而不厭,撫卷思量,實屬不易。


《南極之戀》傳遞的不僅僅是山川之貌美、動物之靈性,以逆向思考,它又如重槌在敲擊觀者,喚起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這或許才是作者以“之戀”為契的真實用意吧。一幅幅展示冰雪奇緣的畫面,展露了作者摁下快門時“降雨酬謝於神靈,臨雪向蒼穹祈禱”的虔誠心砥。這無關唯心,而是源於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瞻仰的感念。

正如此,新聞攝影記者出身的朝陽,在《南極之戀》能做到以氣勢不凡的畫面顯示自然的博大精深,以含蓄蘊籍的藝術手法表述極地山水、生靈的氣韻和意境。記者的從業經驗,讓其作品講求凝鍊概括,善於深度思維,彰顯人文精神,有相當的思想內涵,其風光攝影的表現風格,不受禁錮,反而“加分”。《南極之戀》分明是一首散文詩,韻味夠,又何求平仄對仗,面對觀者,份量不輕。

光影匯聚萬千,文心當隨時代。攝影,是行走的詩歌,更是凝固的歷史。願朝陽的行攝之路愈走愈廣,目光所極,皆是品味人生的豐滿回饋,是不忘初心、不負當下的時代使命。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 李舸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佳 作 欣 賞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三人行》

三人行 有我師 人生路 貴相隨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天地一沙鷗》

江湖獨行客 不知我是誰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歡歌》

南極多情留我駐 天山飛鳥去不回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享受陽光》

天地有乾坤 何必尋煩惱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天涯故人》

故人相逢天涯 風雪不阻多情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故鄉情》

天翼依舊在 何處是家園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過雪山》

萬里雪山冰不在 只為報國做遠征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歡顏》

風雪過盡春光麗 歡歌且向遠山行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雪中垂釣》

漫言高榜揚名事 好作寒江釣雪圖


注:此文刊登於《數碼世界》雜誌2020年第一期,原標題《行攝路上》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他鏡頭記錄下的南極冰雪奇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