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某時某刻,我會對此時的“你”說一聲“謝謝”

01.提起疫情,很容易聯想到死亡

人生說長也長,長的無論多忙,上天總會給你留足時間讓你思考。

人生說短也短,短的無論再閒,上帝也會在你來不及做完一件事時,把你帶走。

就像前不久剛剛離我們而去的科比 • 布萊恩特,退役後還有多少事情在賽場想做又沒來得及做的事,又有多少心願來不及實現,正如一篇懷念他的文章所說,“誰也不知道明天和命運,哪個會先來”

疫情過後的某時某刻,我會對此時的“你”說一聲“謝謝”

科比 • 布萊恩特

在古人眼裡“死亡”比“活著”的分量重,對死亡的理解,我比較贊同馬未都老師對死亡的闡述:

天國沒有世間的紛爭,沒有人際的險惡,沒有世俗的榮辱,也沒有貧窮與富有;天國就是天國,活著達不到又十分嚮往的地方,只因為它是靈魂的終點,能讓任何人得以安息。

也正是有了這份對死亡的敬畏,他們才相信有來世,所以要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積德行,古人才會創造出那麼多的規矩來規範在世的行為。

02.疫情留下更多的是反思

去年2019年也就是我的而立之年,很幸運無意中看到王志文的電視劇《天道》,說是幸運是因為它對我的影響頗深,使我更加體會到了“天道,天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其中自然規律的重要性:

其一:自然界中的規律

以上帝視角俯視這個星球,人也不過是一種動物,也要和其它動物和平相處,但人又很聰明,會創造和發明一些東西,自認為可以凌駕與眾生,而不是感恩大自然把人賦予這麼強的基因。

也許是人過慣了自以為是的日子,於是習慣性地把眾生踩到腳下,能把為人類提供食物的動物圈養起來,大肆養殖,對其有害的動物無情殺戮,哪種水果好吃,就大規模地培育進行轉基因,導致生態系統中對人類有益的物種數量越來越大,從而打破生態物種之間的平衡。

當年由於吃了果子狸而導致的非典疫情,肆虐整個中國,從2003年的非典以及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距離現在只不過短短十幾年而已,然而自以為是,終歸是一種無知的表現,讓人們再一次體會到了自己終歸也不過是一種動物,無論你高級與否,違背規律就會收到懲罰,應著那句老話,揭了傷疤忘了疼。不難想到吃這些野生動物的“聰明人”怕是早已歸西,正在地獄接受審判。

疫情過後的某時某刻,我會對此時的“你”說一聲“謝謝”

其二:社會中的規律,就是劇中所創造的新詞“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主角丁元英殺富濟貧,最後用他的原話說是“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同樣的致富機會,劉冰最後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葉曉明退股另謀生路,而飯店老闆歐陽雪、職業女性肖亞文以及王廟村的老百姓卻把握住了機會,從而邁向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處在10萬的能力和人脈交際圈中,哪天給你了1000萬,用不了幾年你的財富極有可能還會回到10萬的水平。

疫情過後的某時某刻,我會對此時的“你”說一聲“謝謝”

靜謐

03.疫情給我留下了反思的時間,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由於疫情的原因,國家給了我們在家躺著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機會,以往這個時候早已到達工作的地方,過著殭屍般機械的生活,有點空閒也是看看電視、刷刷短視頻或者玩玩遊戲,自以為放鬆自己,到頭來卻是更加疲憊。

但此時,則是躺在床上靠著窗戶,讓陽光儘可能多的灑在身上,思索著上面所寫的感悟,總結下以前的生活所獲,身邊有書可以靜靜地讀著,周圍感受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安靜,餓了有老媽做的飯菜,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真實的又似乎有點模糊。

於是乎,早上7點起床,洗刷完坐在床上用手機聽會書,吃老媽準備好的飯菜,刷會頭條新聞、發會微頭條,累了睡會,自然醒來欣賞下馬未都老師的頭條文章,來提高下寫作能力。中午吃完飯,做會減肥操。下午寫篇文章寫累了就睡會,醒來寫完,再拿起我的社會心理學讀會書,晚上再做會兒筆記。

個把月的時間,日日如此,浮躁的心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安靜。正是這份安靜,又重新認識了自己。

雖然為疫情帶來的災難感到害怕,但也正是對於這種畏懼所採取的足不出戶,留給了我足夠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面對這種人生中的這種寂寞,何嘗不是疫情送給我們的一種“禮物”。

此時的我已無懼人生的寂寞,代表著一種成熟、自信,在接下來的漫漫人生中以一種平和心和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好好地生活,面對未知的一切,無所懼。

也許站在未來,在疫情過後的某年某刻,我會對此時的“你”說一聲“謝謝”...


防疫期間在家的你,收穫了什麼?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

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