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現在的小學數學題,不是你想做對就能做對的。

這不,一道“11減4等於7”的題被老師判了錯。很多家長都不明白,難道是老師盼錯了嗎?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題目是這樣的:教室裡有11盞燈,拉滅了4盞,教室裡還有幾盞燈?

11減4等於7,計算沒有錯,卻不是問題的答案,正確答案是11盞,因為問題是教室裡有幾盞燈,而不是亮著幾盞燈。

不得不說,這是一道數學題,同時也是一個腦筋急轉彎。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這件事發到網上之後,很多家長表示,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的太難了,不是原來那種簡單計算就能解決的問題了。但是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卻犯了難,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可以試試這樣做:

1.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記得在孩子小時候,有一次給他讀書,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小兔子請小熊吃飯,小熊卻不高興。請問為什麼?我當時想到的是小熊不餓,孩子說的是小熊不喜歡吃胡蘿蔔。孩子的答案似乎比我的答案更準確,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孩子和大人在看待問題的時候真的不一樣。

成年人因為生活經歷的問題,遇到問題可能會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去思考,但是孩子卻不一定,很可能會天馬行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直接否定,結果可能孩子就不再去獨自思考了。

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被允許表達意見,允許爭議的存在,鼓勵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說錯了,也不要去責怪,而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加以肯定,然後給予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提示。對於孩子的正確意見,要加以肯定,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孩子受到了鼓勵,以後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思考了。

就拿生活中會讓父母雞飛狗跳的輔導作業來說,遇到問題不要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最好是先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看孩子理解的正確與否再去講解,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也更容易找到孩子不會做的主要原因。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2.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孩子的頭腦裡沒有儲存足夠的信息,那麼所謂的想象和創造也就只能是空談。

如果孩子只會“死讀書”,很容易就形成固定思維,所以,有意識地擴大孩子的知識面,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很有必要。

例如:旅遊、圖書館、博物館、大自然、上網.......這些都是擴大孩子知識面的途徑,只有孩子見過的多,才能思路開闊。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3.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在孩子的眼裡,世界是獨特的,他們會把大海畫成紅色的,會把陸地畫在水盆裡,會把陰天畫出帶著墨鏡的太陽,會讓月亮長出手和腳,騎上掃把就能到處飛,拿著尺子當機槍使。這些都是孩子發揮想象力,發散思維的結果。

孩子的這種天馬行空,純真誇張的想法,對於孩子將來的成長都有很多的益處。家長一定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對他們進行粗暴干涉,,因為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家長也可以經常問孩子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鼓勵孩子多想出幾個答案。例如:樹上有十隻鳥,用槍打下一隻還剩幾隻?這樣的問題,孩子的答案會比成年人要千奇百怪的的多。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4.鼓勵孩子大膽質疑

孩子能夠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是多思好學、求知探索的表現。孩子能夠通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增長學問。有些孩子因為害怕提出奇怪問題而不敢提問,對此,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充分自由來題各種問題的。

當然,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要隨意發問,要經過自己思考之後再問。同時,家長也要主動向孩子提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孩子積極思考,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

此外,不要因為孩子提出的問題過於幼稚而加以嘲笑,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準確、通俗易懂地答覆。


“11-4=7”是錯的,老師告訴你,真的不對

所以說,這樣做不僅僅為了應付這類腦筋急轉彎式的考試題,更為了培養孩子敢於標新立異,讓孩子具備創新能力!

分享一道一年級期末考試數學題,試著選出你的答案。

明明將一片精美的樹葉夾在了數學書本中,請問夾在了哪一頁? (單選)
0
0%
11頁和12頁
0
0%
20頁和21頁
0
0%
31頁和32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