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西藏的景色(筆者攝)

和漢族的春節一樣,中國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有自己本民族的新年與曆法,如彝族的彝年,羌族的羌年,傣族的潑水節,藏族的藏曆新年等。因為每個少數民族曆法的不同,所過新年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如彝族與羌年大都選定的是每年農曆十月或十一月進行,傣族的潑水節(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大約在公曆的四月左右。從時間來說少數民族的新年大多與漢歷春節都有一定的時間偏差,但相較而言唯有藏族的藏曆新年與春節的時間相差不大,一般而言兩個新年多則相差一個月,少則相差幾天,有時藏曆新年與春節的甚至是同一天過,例如2008年、2015年與2019年的藏曆新年就是和春節為同一天,而2020年的藏曆新年則比農曆春節晚一個月。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遠眺的布達拉宮(筆者攝)

一、“前弘期”的藏族曆法

提到藏曆新年就不得不提藏族的歷法,在吐蕃未建立之前的象雄文明在雍仲苯教的影響下,就誕生了一套最初的西藏曆法,並形成了以宗教為核心的節日與各種儀軌,至吐蕃時期,松贊干布命吞米桑布扎去印度進行學習,為吐蕃文明帶回了大量佛教經典與文字,同時松贊干布又迎娶了唐的文成公主,並帶來了漢族的歷法與文化。不久松贊干布滅象雄,象雄的文化進一步開始在吐蕃進行傳播。受到了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以及東亞為核心的唐文明,再加之以根植於西藏本土的象雄文明,經過外來與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吐蕃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宗教與文化,這也為藏族曆法的形成與完善提供了基礎。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象雄文明的誕生地西藏阿里(筆者攝)

但由於文獻的缺失,對於吐蕃曆法具體的形成與運行軌跡我們已經無從知曉,這是因為在吐蕃中後期出現了藏族歷史上著名的佛苯之爭,最終佛教壓制了根植西藏的苯教勢力。但到了吐蕃末代贊普郎達瑪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大量佛教經典與曆法遭到毀滅,這次滅佛運動幾乎和漢地的後周世宗柴榮滅佛屬於同一時間,這對後世的藏傳佛教的影響極為深遠。這次滅佛也直接導致了吐蕃文明的分崩瓦解。藏族史學家也以郎達瑪滅佛為基準將藏傳佛教分為“前後弘期”。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藏曆年的祭祀活動(筆者攝)

二、時輪歷的產生與藏曆新年的形成

郎達瑪的滅佛同時帶來的是吐蕃政權的分崩離析,整個青藏高原進入了四分五裂的時代,經過近100年的休養生息,藏傳佛教才重新獲得了生機,而隨之產生的是新的天文學知識與曆法。

10世紀藏傳佛教復興的關鍵因素就是密教影響的擴大,漸漸的密教成為了藏傳佛教的主流,同時密教的經典《時輪經》的時輪歷直接影響了今天藏族曆法與藏曆新年的形成。

今天的時輪歷影響範圍幾乎遍佈整個藏區,其東到今天四川的成都以西的橫斷山區,南至今緬甸北部(若開邦葡萄縣)與藏南地區,西至今克什米爾與拉達克地區,北至祁連山與河西走廊一線。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藏傳佛教的轉經桶(筆者攝)

由於地域跨度太大,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物候現象也參差不齊,所以難以有一個較為統一的天文曆法的劃分,所以時輪歷的形成與制定也是在經過一輪輪的發展中不斷完善,它彙總與吸收了西藏各地的方物候記錄、以及與天氣相關的諺語。逐漸發展成為適宜整個藏區的歷法準則。

至17世紀噶廈政權時達賴與班禪成為藏地的宗教領袖,整個藏區得到了進一步的統一,同時噶廈上層的貴族人士也更加註重天文曆法的修繕,這為藏曆進一步的發展與傳播提供重要的基礎。

三 文化交融下的藏曆與藏曆年

從藏曆的歷法推算來看,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藏曆以時輪歷為基礎,多為陰陽合曆,藏曆根據青藏高原物候的特點也是將一年分為冬、春、夏、秋四季,全年共364天。12個月以寅月為歲首,以月球圓缺週期為一個月。並按照時歷的不同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

同時藏曆又深受漢歷的影響,也採用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但和漢歷最大的區別在於,藏曆更多采用的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來代替十干,即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

藏曆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吸收了漢歷的十二生肖,藏曆又根據其藏傳佛教的宗教特點有了馬年轉山,羊年轉湖的習俗。一到馬年各地的藏傳佛教信徒一般會選擇去轉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等藏傳佛教的聖山。到了羊年則會選擇轉羊卓雍錯、瑪旁雍錯與納木錯等藏地的聖湖,故馬年與羊年則是藏族人心目中的大年。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岡仁波齊雪峰(筆者攝)

這說明藏傳佛教在吸收了漢文化的同時,還充分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歷史的長河中兼容幷蓄,不斷髮展與完善,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獨具特色藏曆新年。


少數民族的“春節”,藏曆新年的前世今生,和中土大異其趣

西藏聖湖羊卓雍錯(筆者攝)

文史君說

藏曆新年根植於傳統的青藏大地上,其特點有別於漢歷新年“春節”,但在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中,藏曆新年的習俗與發展歷史又深受漢歷新年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西藏通史》 陳慶英、高淑芬 中州出版社 1999年

2.《西藏文明》 石泰安著(法) 國際文化出版社 2008年

3.《西藏風土誌》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7年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