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一疫,線下教培機構將一蹶不振?

相信很多校長最近和我一樣,一早醒來,拿起手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關注一下疫情的防治情況,而遺憾的是,從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12月30日開始發佈的《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開始一直到現在,感染人數每天都在不斷的擴大,而有效的疫苗暫時還沒被研發出來。而與此同時,各個地區的教育部門都在陸續出臺類似《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緊急通知》,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全面停止校外培訓機構寒假班的補習活動,寒假後是否復課,視疫情發展而另行通知!而根據現在疫情的發展情況,湖北,河南,山東,福建,重慶,遼寧,吉林,安徽,貴州,海南,天津等多地省市都已經陸續作出“推遲開學”的決定,至於具體多久開學,大多省市給出的時間是“另行通知”!


而這也直接導致課外培訓機構的春季招生陷於“停擺”狀態,原本很多既定的計劃無從實施,本來大家都是想著春節之後,鉚足了勁,想要擼起袖子加油衝刺迎接2020,卻沒成想一場疫情讓所有的工作幾乎“熄火”,而直接擺在所有校長面前的,是現金流的斷裂,學生的流失,家長的退費,團隊的復工,管理,安排等各項風險,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很多校長開始焦慮,憂愁,彷徨,茫然,其實,這些感受,我們都一樣,身處於此,作為局中人,又有誰最初沒有點焦慮和惆悵呢?


但是,就像我剛才所說道的一樣,每一次大災難的時候,擊垮一個人的,往往不是災難本身,而是一個人的信心,這就好比絕頂的武林高手對決,拼到最後,決定勝負的已經不是刀法,而是心法!


因為冷靜下來之後,我們都要清楚,災難不是針對某個企業,某個人本身,所有人,所有校長都一樣,尤其是線下培訓機構,因此,作為校長,作為領袖,作為教育人,我們不是在這個茫然無措的情緒裡面徘徊,因為中華民族的災難不是隻有這次疫情這一件,洪災,旱災,饑荒,地震,颱風,SARS等等等等,說到災難,我們經歷得還少嗎?而過往所有的災難,我們都全部克服掉,過往所有的災難,都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育,也讓民心更加凝聚,民族更加團隊,世界的合作更加密切。因此,我們這一次要做的,也不是陷在悲觀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悲觀主義者永遠正確,而機會只屬於樂觀主義者!我們要堅信的是,疫情會衝擊我們行業,但是卻無法毀滅我們的行業,因為需求還在,痛點還在,希望還在!


自此一疫,線下教培機構將一蹶不振?


在這裡,我也蒐集引用一下2003年“非典”時期關於新東方和好未來的兩個小故事:


“2002年11月16日,中國廣東順德出現第一例SARS病例。


一名來自粵北的河源市紫金縣的黃杏初發燒住院。他就是至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非典病人,也是後來被學界命名為SARS的病毒的起點。


SARS的全稱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mdrome,就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中文文獻一直都把它叫做“非典”,意思是非典型肺炎,這是對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的統稱。而在發病當時,原因確實不明。


2003年2月,藉著羊年春節期間的巨量人口流動,廣東開始邁入SARS發病高峰期,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廣州等地均出現疫情,發病率從年前的每天不到10例迅速上升到40至50例!


這半年多時間,患病和死亡了多少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15日公佈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


自此一疫,線下教培機構將一蹶不振?


SARS帶來的恐慌席捲了整個中國,同時也蔓延了教培行業。出於避免學生大面積感染疾病的考慮,公立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被政府要求停課,隨後大量學生紛紛要求培訓機構退款。


當時,全國教育培訓機構都要直面這場“劫難”......


新東方大難不死


堅守在傳統線下教育一線的新東方在2003年經歷了內憂外患。


因“非典”影響,新東方所有的學員要求退費。然而,4月,新東方已經把預付款花到了夏天,包括教室租金、資料宣傳、老師工資等等,公司面臨著2000多萬元流動資金的嚴重赤字。另一方面,退費的學生已經從新東方辦公室一直排到了樓下。


報名學生人數銳減掐緊了新東方的收入源頭,退款又撕開了支出的裂口。新東方一下子陷入財務危機。


俞敏洪後來回憶說,“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新東方可能面臨倒閉”。


心急如焚的俞敏洪到處求援。憑著好人緣,當天下午2000萬元的款項便進入了新東方的賬戶,但新東方仍沒有落袋為安。


當時,沒有現在的手機支付,大多數學生也沒有銀行卡,退款皆用現金。但銀行表示,每天最多隻能提現50萬元,這個數字根本無法支撐每天需要應對的退款數額。


“如果學生們發現無法退款的話,新東方很可能出現難以遏制的擠兌風險,一想起這些我就害怕。”俞敏洪後來回憶道。


憂心忡忡的俞敏洪找到銀行領導協商。經過艱難的談判,銀行終於鬆口,不設上限。後期,提款最多的一天,財務人員動用了400多萬元。


“非典”過後,憑著自身品牌優勢和優質的教學質量,大批新東方學生又把學費交了回來。到了6月份,俞敏洪把借的錢悉數還清。


經過這次事件,俞敏洪就給新東方定了一個規矩:不論新東方規模多大,支出不能超過儲存現金的30%,賬上的餘額必須隨時隨地能支撐全部學生的學費以及員工的工資,一定不能把預收款當成現金流。


學而思孕育而生


相比於新東方的“死去活來”,2003年,張邦鑫研二時的一次家教經歷卻改變了他的人生。在他的教導下,學生——北京石油附小六年級的學生杜揚連續三次考了100分,家長在欣喜之餘,介紹了單位幾位同事的孩子來學習。張邦鑫和他同學也貼了廣告,招到了20個人。


然而,非典的來臨導致線下流量被打散,短時間內教育需求被轉移到了線上,網校開始出現短期回暖,為互聯網教育普及提供了契機。


在這種情況下,張邦鑫關掉了小有起色的輔導班,搗鼓了一個叫“奧數網”的網站,為有學習需求的家長和學生在線免費答疑。“非典”停課期間線下培訓停課,線上論壇卻變得異常火爆。


而這小小的網站就是學而思網校的前身,也為日後的學而思植入了科技互聯網的基因。


非典過後,線下培訓迅速恢復。隨著家長的口耳相傳,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生源。2003年,張邦鑫和曹允東兩個在校生,在“親友團”的贊助下東拼西湊了10萬塊錢,8月註冊了一家公司,籌劃開辦學校。2005年,張邦鑫正式將機構取名為學而思,專門從事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


2003年的“非典”帶給培訓機構的,是一場十分嚴峻的挑戰,但現在的兩大教培巨頭都在其中堅挺過來,實現轉型。”


而這次疫情,給到教培行業的衝擊和03年的“非典”又何其相似,但是我們看到的是,經歷過這樣的災難之後,行業卻是更加堅挺,因為通過災難修煉了自己的內功,發展也更加迅速,因為疫情之後被壓制的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儘管有危,但是空白的機會也從中顯露了更多,因為新模式,新手段將進一步被家長所接受!


因此,面對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們所有校長應該做的,就是堅信國家,沉澱自己,苦練內功,利用這段時期,優化新的模式,專研新的產品,整頓新的團隊!疫情之後,行業的發令槍會再度打響,而那個時候的勝利,一定是屬於今天能夠利用這段時間去下苦功夫的團隊和機構!


我們堅信:疫情終將過去,行業仍然前行!


自此一疫,線下教培機構將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