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早感染醫生之一:連續工作18小時後於1月5日生病,高燒9天才確診,兩次轉院在ICU12天仍未痊癒

記者/韓謙


武漢最早感染醫生之一:連續工作18小時後於1月5日生病,高燒9天才確診,兩次轉院在ICU12天仍未痊癒

正在進行康復訓練的被感染醫生陸俊

1月29日,在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陸俊從金銀潭醫院ICU轉回同濟醫院普通病房治療。他目前仍存在呼吸困難的症狀,需高流量吸氧治療。陸俊表示,自己目前肺部有一定好轉,但好轉不多,“對於我這樣的重症者來說,恢復時間會比較長。”

1月5日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陸俊出現發熱症狀,1月10日因“病毒性肺炎”住院,17日轉至金銀潭醫院ICU治療。陸俊表示,自己並不清楚確診為新冠肺炎的確切日期,但肯定是1月17日轉院前確診。

同濟醫院急診和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樹生此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在武漢早期染病的醫護人員裡,陸俊是最重的一個。

1月20日下午,鍾南山院士首度證實,已存在人際傳染和醫務人員感染。次日凌晨1時45分,武漢市衛健委通過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該市共有15名醫務人員確診為新冠肺炎,另有1名為疑似病例。16例患者中,危重症1例。

目前,陸俊已經接受了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的救助。據瞭解,字節跳動為應對此次疫情,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截至2月4日,全國64名被感染醫生和3名殉職醫生共67人接受了該基金救助。

武漢最早感染醫生之一:連續工作18小時後於1月5日生病,高燒9天才確診,兩次轉院在ICU12天仍未痊癒

陸俊目前服用的藥物

呼吸仍困難,開始進行康復訓練

深一度:你現在身體狀況怎麼樣?

陸俊:我從1月29日從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轉回同濟醫院普通病房,現在應該是屬於恢復期。目前除呼吸困難外,像發熱、咳嗽、肌肉痠痛、乏力這些症狀都沒有了。缺氧還是很明顯,需要高流量吸氧治療,離開氧氣就不行了。現在可以自己下地走動,不過輸氧的管子只有1米多, 只能在這個半徑範圍內走動。目前說話還不是很順暢。

深一度:目前恢復期的治療主要包括哪些?

陸俊:現在已經沒有輸液了,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和康復訓練這兩個方面。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有減少肺泡滲出和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還有化痰的藥物,以及防止肺纖維化的藥物和減少氣道高反應性的藥物。

現在還會做一些針對肺部功能恢復的訓練。一方面是活動活動四肢、關節,二就是做呼吸運動,有護士帶著我做。一次做十幾分鍾到半個小時,一次訓練持續不了很長時間。現在一天做兩到三次訓練,主要在上午和下午,有時候晚上也會做。

深一度:當時轉院回同濟醫院,是因為病情出現了好轉嗎?

陸俊:國家第四版診療方案規定了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一是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第二是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第三是間隔至少1天的兩次病原核酸檢測都是陰性。我在1月26號和28號分別做了兩次核酸檢測,大概是這個時間,檢測結果都是陰性的。在呼吸方面,我最嚴重的時候用的無創呼吸機,後來又換成高流量吸氧,吸氧機給的氧氣濃度也逐漸從最高的90%降到50%左右,有了一些好轉,但也還沒達到出院的狀態。我滿足這幾個條件後,經過專家組同意,就在29號轉回同濟醫院。

按照指南來說,我已經沒有傳染性了,但現在同濟醫院的病房還是按隔離的標準進行。我住的是一個單間,目前禁止探視,照顧我的護士也都採取了三級防護措施。

深一度:這兩次結果為陰性的核酸檢測,大概在檢測多長時間後你能知道結果?

陸俊:24小時以後。我當時做檢測的標本是送到市裡的疾控中心做的,現在我不知道能不能在醫院裡面做。

深一度:現在肺部CT有好轉嗎?

陸俊:我最後一次肺部CT是在五六天前拍的。目前有好轉,肺部的炎症面積在減少,但是好轉不多。對於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來說,恢復時間會比較長。我生病到現在已經28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得看自己的恢復情況。

武漢最早感染醫生之一:連續工作18小時後於1月5日生病,高燒9天才確診,兩次轉院在ICU12天仍未痊癒

此前曾接診30餘名發熱患者

深一度:最早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發熱症狀?

陸俊:1月5日晚上7點多,當時高燒是38.7度。那天我正好休息在家,但在發燒3小時後就去醫院檢查了。我作為一個醫務人員,反應可能會比普通人快一些。當時根據症狀判斷,我就覺得不是感冒,最開始懷疑可能是流感,因為我覺得跟平時感冒差距還是很大的。 一是當時發燒溫度相對比較高,二是乏力的症狀太明顯了,整個人一雙腿支撐不住身體,就感覺要垮下來一樣。我覺得很不對勁,我平時身體狀態還可以,已經有一年多沒感冒了。

陸俊: 查了血常規,顯示單核細胞增高,反映出有病毒性感染,還做了肺部CT,顯示右下肺有少量滲出。當時症狀也不嚴重,沒有呼吸困難,只是發燒,還以為是普通的病毒性肺炎,沒有和當時的不明原因肺炎聯繫起來。

深一度:

在醫院工作時會接診發熱病人嗎?

陸俊:會的。發熱門診一般情況下主要針對的是一些長期發燒,找不到原因的發熱待查病人,像發燒幾天的病人都會來急診科看。因為當時還很早,發熱門診當時還沒有專門針對這個新冠肺炎開放。來我們那看病的發熱患者都有一些比較相似的症狀:發熱、咳嗽、咽痛、肌肉痠痛。但在最早期也沒有辦法判斷這到底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當時不是很清楚。

深一度:當時過來就診的發熱病人多嗎?

陸俊:那段時間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發熱的病人很多。一般情況下,本來冬季發熱病人就會多一些,但從12月底到1月初,患者人數在成倍地增加。同濟醫院本身接待的病人就比較多,像急診科一般情況下一天會有300人左右來看病,當時每天可能得有個五六百人。

我當時正好在進行專科醫師培訓,在我們醫院神經外科學習。但到1月初的時候,由於急診科病人增多,人手不夠,需要支援,我當時還沒培訓完,就因為這個臨時任務,在1月2日又回到了急診科工作。我從1月2號上午開始工作,一直到1月3日上午,共工作了18個小時。當時跟我一起輪班的還有兩位醫生,我接診了30多名發熱病人,比平時人數多了一倍左右。

深一度:當時有采取什麼防護措施嗎?

陸俊:當時就是戴N95防護口罩,還沒有提到防護服和護目鏡。平時我們在急診科看病的話一般是戴普通醫用口罩。由於當時知道可能會有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人,所以就提升了一個等級,但是沒提到最高級別。當時覺得病人數可能不多,防護也不是很到位。 我們知道可能會有危險性,但對這個病情不是很瞭解,不清楚會有人傳人,也不知道這個病毒傳感性這樣強,後來感染了這麼多人。

深一度:你當時坐診的時候,會給發熱病人做什麼檢測?

陸俊:血常規是肯定是必須的,有些病人做了咽拭子檢測,查一下是否感染了甲流和乙流。有些病人發熱時間在一週左右。病人症狀嚴重一些的,會做胸片。當時做胸片的病人也不多,大部分發燒患者都是輕症病人,發熱時間也不長,開點抗病毒藥物、退燒止咳藥物回家就可以了。輸液的病人也不多。

武漢最早感染醫生之一:連續工作18小時後於1月5日生病,高燒9天才確診,兩次轉院在ICU12天仍未痊癒

正在進行康復訓練的陸俊

1月17日前確診為新冠肺炎

深一度:1月5日發熱後,你是什麼時候開始住院的?

陸俊:我從一開始去醫院檢查後就隔離了。當時是以流感隔離的,流感也有傳染性,我家裡有小孩,我就不能回家。因為我第二天要上班,5號晚上檢查後就跟科室領導彙報了,當時主任也建議我隔離。急診科有個小病房,我就在那裡隔離。

我服用了一些抗病毒和退燒的藥物,到7號的時候高燒到39.5度,去複查了一次,CT顯示左肺也開始出現感染的情況,當時打了些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但沒住院,覺得除了高燒外也沒別的症狀,自己可以扛下去。到10號再次複查的時候,已經連續高燒5天了,CT顯示雙肺感染面積增大,出現少量磨玻璃樣病變,是以病毒性肺炎在呼吸內科病房住院的。

深一度:發燒之後有在上班嗎?

陸俊:沒有,生病之後就沒有上班了。

深一度:當時醫院裡住院人數有沒有明顯增加?醫護人員採取了什麼防護措施?

陸俊:那會兒太早了,還沒有出現現在這樣床位緊缺的狀況。當時我住的病房裡的醫護人員已經開始進行三級防護措施了。

深一度:當時有覺得可能感染新型肺炎了嗎?你是什麼時候確診為新型肺炎?

陸俊:我在10號剛住院的時候還以為是普通的病毒性肺炎。當時從5號到14號連續高燒有9天時間,一開始除了發熱外,還有些肌肉痠痛和乏力,後來在12、13號左右慢慢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14號開始進行高流量吸氧治療,當時就真得扛不住,覺得可能是感染了新型肺炎。具體確診時間我記不清楚了,我是在1月17日轉到金銀潭醫院的,肯定是轉院前確診的。在醫院給我填的紅十字會救助基金上是1月7日確診的,對於這個我現在也不是很清楚。

深一度:當時為什麼需要轉院去金銀潭醫院?

陸俊:醫生就跟我說核酸檢測是陽性,需要轉去金銀潭醫院。我直接被轉去了金銀潭醫院的ICU,那個時候就很嚴重了,已經有呼吸衰竭的症狀。當時體溫是用激素控制住了,主要就是呼吸困難。那個時候基本說不了話,一開始四五天還使用了無創呼吸機。

深一度: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病情加重?

陸俊:是在1月15號到23號的時候病情最嚴重。那段時間說話也很費勁,會引起呼吸困難。也基本不看手機,看不動。那段時間輸液很多,從上午9:00開始輸液,下午也有一次,晚上還有一次,要輸到凌晨四五點。當時病情太嚴重了,一天輸液估計得至少有10個小時左右。輸液主要包括丙種球蛋白,激素、抗生素類藥物,護胃的藥物等。

深一度:在重症監護室裡面治療了幾天?從什麼時候開始病情出現好轉?

陸俊:一共在金銀潭醫院的ICU待了12天,直到1月29號轉院。我是從23號開始輸液量就慢慢減少,到大年初二,也就是26號就停止輸液,改為口服藥物。 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在大年初一開始,可以下床活動了。反正到現在為止,我恢復起來還是比較緩慢。因為當時肺損傷太嚴重了,兩個肺都是白白的陰影,又叫白肺。

深一度:你是不是你們醫院最早出現感染症狀的醫生? 據你瞭解還有幾位同事被感染?

陸俊:我是最早感染的裡面最嚴重的那一個。生病之後的這段時間我接受外界的消息比較少,我所知道的我們科室還有3人被感染。他們有一個是在1月18號左右,另外兩個都是20多號。

深一度:之前有沒有什麼基礎性疾病?

陸俊:沒有,什麼病都沒有。我就是有些肥胖,我身高1米7,生病前有90公斤。

深一度:治療到現在自費醫療費用一共花了多少?

陸俊:最開始沒確診的時候自己花了一兩千,後來都是國家和醫院在承擔費用。包括吃飯的費用也是國家來承擔。

深一度:家裡人的狀況目前怎麼樣?

陸俊:家裡人一直都還好,現在可以用手機和他們交流。在武漢封閉離漢通道前,我老婆還是可以過來送飯的。醫院有專門的家屬集中放東西的地方,再由醫護人員統一送到病房。當時吃得很少,從家裡帶的還是比盒飯好吃一些。當時我老婆都是使用一次性的飯盒,送進病房的東西都是不能拿出來的,除非一些隨身物品,比如手機、錢包,都是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才能拿出來的。 我孩子現在只有三歲,只知道爸爸現在生病了,現在每天都能通話,他說讓我快點好起來,讓我跟他玩。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北青深一度】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