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下面由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腫瘤內科醫生趙闊為您講解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囤藥”的那些事。

這兩天呢,想必大家的耳朵裡無數次的出現了“雙黃連”這三個字,緊接著就出現了各地各藥房“雙黃連”被搶購一空的現象,可謂是藥難求。那針對當下人們搶購藥物、囤藥的情況,作為醫生呢,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一聊。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今年的春節呢我回了河北老家,大年初二,因為家裡人身體不適,我到藥店去買一些對症的藥物,而這次購藥的經歷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上午九點,我步行到小區附近的藥店,原本想是大年初二,又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的時期,應該是沒什麼人出來,結果進入藥店的一瞬間,現場的情況讓我著實的吃了一驚,原本還算寬敞的藥店內已經擠滿了人,充斥著購藥者焦急找藥的聲音、甚至是藥店店員的吆喝聲,某某藥限購一盒、某某藥已售空,宛如一個自由市場。我看了一下,每位購藥者手裡都抱著大量的感冒常用藥,問了一下才知道,他們從網絡上了解到一些藥物可能具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功效,所以要來搶購囤藥,再不搶購就斷貨了,我想說點什麼,但是考慮大家對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擔憂,欲言又止。排隊一小時後,我才購買到了需要的藥品。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那現階段到底有沒有可以用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呢?請大家注意我說的是預防,就是未病先防,答案是否定的。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各個醫療科研機構都在緊鑼密鼓的開展相關研究,尋找有效治療疾病的藥物。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範圍內尚未明確或研發出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特效的預防藥物。消息一出,網絡上一片譁然,有斷章取義者,有煽風點火者,那麼趙醫生所要說的,是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目前大家大可不必在網絡信息的引導下,因恐慌而去囤積某種藥品

其中包括抗生素,一般意義上的抗生素呢,像我們平常會接觸到的頭孢菌素啊、大環內酯類如羅紅黴素、阿奇黴素啊等等,這些藥物是針對於細菌感染的治療藥物,也就是他們能夠起抑制作用的是細菌,而新型冠狀病毒與細菌的結構完全不同,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而且如果在沒有任何感染的情況下,盲目應用抗生素還有可能會導致菌群失調,更不利於人體免疫功能的維持。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又有朋友諮詢我說既然抗生素不管用,像奧司他韋一定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吧?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奧司他韋呢確實是一個抗病毒藥物,但對於流感病毒,有效,對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尚沒有證據證明奧司他韋有特殊療效,更不能用來作為預防藥物使用,沒有必要針對於此次疫情來大量搶購及囤藥。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那麼朋友又說了,抗生素藥也不行、抗病毒的也沒用,那中醫中藥總可以的吧?對於中醫中藥呢,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此次國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專家組專家的張伯禮院士也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診療過程中呢,要堅持中西醫結合,目前正在探索中西醫結合方案,還沒有足夠的臨床試驗證明某種中藥具有明顯的抑制病毒功效。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對一般治療、重症治療所使用的中西藥物進行了論述,在試行第四版中,對於在醫學觀察期如果出現乏力伴胃腸不適、乏力伴發熱等症狀給出了推薦中成藥;但是中藥所起的作用並不是專門針對於病毒,而是調整體質,緩解症狀,恢復免疫功能。

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哪種中藥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預防的作用,包括我們在一開始提到的藥物。身體狀況良好的人,沒有必要通過服用中成藥物來預防此次病毒感染。而且中醫強調的是辯證論治,服用中藥一定要由專業的中醫大夫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辨證分型後才可以。因為他在這個中藥呢與西藥是不一樣的,都有個溫熱寒涼的藥物屬性,不經過醫生自己用藥則可能會出現該吃熱性藥物吃了寒藥,該吃溫藥吃了涼藥等情況,反而會貽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因為,你給自己治反了。

說了這麼多呢,在我們抗擊疫情中,有問題多聽一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做好防護,少出門、少聚會、多洗手、多通風、多消毒,戴口罩。出現疑似症狀的人呢,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在家自我隔離或者到就近的定點發熱門診就診,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心理,根據網絡上傳播的信息自行服用藥物,以免貽誤病情,更沒必要去搶購、囤積某種藥物,再說去搶藥的過程豈不是又增加了一次人群聚集,增加了一次感染的風險麼?


疫情刻不容緩,責任重於泰山。由天津市遠程醫療協會、天津市文化傳媒商會聯合主辦,醫說新媒體平臺與蜻蜓FM天津站承辦,“蒲公英新媒匯”大力支持的《友醫說》特別節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用知識”系列節目正式上線。想聽趙闊醫生音頻版內容可以點擊下方鏈接。


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可以預防的藥物,該不該囤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