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炒股虧損是因為太貪婪嗎?

關注財經365,每天分享股市,財經乾貨

正確的買賣原則不是什麼不貪或見好就收 。有些人賣出股票後又漲了兩個漲停板就上火了,感覺內心受到一萬點傷害。然後就問我怎麼辦。我是這樣告訴他們的:這還算事?炒股12年的老司機告訴你——在風雨中這點痛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我以前這種事情經歷得太多了。你賣出後才漲了幾個漲停板就心態不好了,就質疑自己了。我當年賣出以後股票漲了好幾倍,我找誰說理去。現在還不是依然正常的炒股嗎?哪個股民沒經歷過這種事?賣出後股票大漲的事情在股市就像人得感冒一樣正常。賣完以後股價沒有怎麼漲就下跌了……這不是人能做到的事情。真的,這不是安慰你。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出現賣出後股價大漲的情況。包括那些世界著名的大師們。

這個道理你如果理解了,這些事情如果你經歷多了,依然不能面對,那麼你顯然是不適合炒股的。

股票投資是有風險的,如果心理上不能承受,那麼就建議你做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之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認為在股市投資損失最重要的原因是太貪了。因此才有了“股市莫貪”的說法。

我對這種說法是質疑甚至是反對的。沒有貪婪,人類就不會進步。現在的科學技術、物質財富都是由於人類對物質財富和享受的貪婪追求得來的。

貪婪是人們進入股市的緣由,更是人們在投資中勇於探索追求的動力。如果人人都不貪了,都賺點小錢即走,如果人人都不貪了,都不去追求賺得更多。那麼世界上就不會有巴菲特、彼得林奇、約翰聶夫等獲利百倍的投資大師。

在股市中要想成為一個穩定的長年的獲利的投資者,絕不能真的清心寡慾。

如果投資者真的這樣不貪,那麼投資者就不會有興趣去下功夫去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更不會思考投資策略。

世上的投資大師們都是非常貪婪的。貪婪成就了社會的進步,貪婪成就了世界大師。

買賣原則這個問題,不同的交易信仰會有不同的買賣原則。信仰趨勢投資的人認為應當在股票趨勢形成時跟隨,在趨勢轉變時賣出。這個買賣原則的典型代表是趨勢跟蹤策略。

很多人問,炒股虧損是因為太貪婪嗎?

信仰價值投資的人認為應在股票價值被低估時買入,在價值被高估時賣出。這個買賣原則的倡導者大多是價值投資大師,例如巴菲特、聶夫等。

信仰週期論的人認為應在股票週期的低點買入,在週期的峰頂賣出。這裡就不介紹代表人物了。

信仰行為投資的人則認為應當在市場投資情緒恐懼時買入,在市場情緒瘋狂時賣出。相信這個買賣原則的人非常多,但能應用得好的人並不多。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等大師均對此有較深的認識。

我個人認為無論什麼樣的買賣策略,其實質都不可能完全客觀,都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我稱之為主觀策略。既然是主觀策略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投資錯誤。所以才會有扔飛鏢選股可能會比專家選股票準的事情發生。那麼如何針對這些錯誤進行處理則是至關重要的買賣原則。

股票投資必須要實現大賺小賠才能最後獲得收益。處理好賠錢,才能夠最終有可能實現盈利。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買賣原則是大賺小虧。在每一次買入時,如果有機會賺錢,就儘量讓它賺得更多。這就是所謂的讓利潤奔跑。儘量要讓利潤較高時才賣出。在每一次買入,如果產生了虧損,那就儘量少虧損一些。只有這樣賺賺虧虧的人生才能有美滿的投資結局。

關注財經365,每天分享股市,財經乾貨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