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練習、不對答案,學習不會有進步!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的思考

在學校的課業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做大量的練習題來複習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這其中很多練習題都來源於學生自身手中的練習冊。

練習冊除了提供給學生日常練習用的習題之外,也提供給了學生這些題目的答案。如此一來,練習冊配套的答案該怎麼使用才是最佳的,就成為了擺在所有老師學生,甚至是擺在家長面前的一個問題。

只做練習、不對答案,學習不會有進步!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的思考

對於答案該如何使用,可謂是各有各的招。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學生的學習生活,於是便會經常性地查閱學生的練習冊。為此,不少學生會選擇直接抄襲答案,這種行為明顯是錯誤的。練習冊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進行練習的,直接抄襲,雖然表面上可以造成一種做了很多練習的錯覺,但實際上一點效果都沒起到,這是最不可取的。

還有很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有把答案放在一邊的習慣,做題的過程中一遇到不會的和做不出來的地方,就去看一眼答案,然後回來繼續做,這種做法也是非常錯誤的。

只做練習、不對答案,學習不會有進步!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的思考

首先,學習的過程是大腦思考的過程。

做題的時候,大腦需要被積極地調動起來,參與到思考當中去。題目的解答過程正是大腦的思考過程,而形成的最終答案則是大腦思考的結果。在整個過程中,大腦完成了對知識信息的整理和利用,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才是做練習題的真正目的。

如果學生一遇到不會的就去翻閱答案,去看著答案的解題過程,再複製到練習題上,那麼大腦的運算過程,就變成了類似於複製和粘貼的過程。這樣的話,由於大腦缺少了一個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階段,其練習效果是遠遠達不到預期的程度的。

只做練習、不對答案,學習不會有進步!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腦的思考

其次,答案也不該被拋棄,不去使用。

現實中也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學生做完習題之後就往旁邊一扔,做別的去了,對這篇做過的習題再也不聞不問了。如果家長提起了,或者老師要講了,學生才翻出這篇習題,在老師或家長的帶領下進行重新溫習,這個行為顯然也是不合時宜的。

做練習題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學生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刪選,查缺補漏的過程,找出自己知識的短板,從而能更好地進行針對性學習的過程。知識的短板,往往就體現在平時的錯題中,如果不去核對答案,又哪裡會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呢,自然也就難以知道哪些地方才是自己的薄弱環節。如此一來,練習的效果也不會取得預期的成效。

所以,習題答案的最佳的使用方法,既不是邊做題目邊對答案,也不是隻做題目不翻答案,而應該是通篇做完題目,再一起對照答案。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在做題過程中大腦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也能做完題目後準確的查閱到自己的知識漏洞,這樣才能將題目的訓練效果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