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有的人相遇就像流星迸發出令人羨慕的火花,而有些人從相遇開始就是錯的。

她是中國章回小說家張恨水的愛人,上天註定的命運,因包辦婚姻被娶,相貌平凡不受寵,這一場錯誤婚姻,她守空房半生,兒女相繼夭折,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她就是令人悲嘆的徐文淑。

包辦的婚姻錯誤的感情

徐文淑是張恨水明媒正娶的正室妻子。她的家世儘管談不上富裕,不過她的父親終究是個私塾先生。儘管徐文淑不識幾個大字,卻也將中國傳統女性的真誠純樸學習得透徹。實際上徐文淑與張恨水的婚姻就是一場無法改變的悲劇,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從二人相認之時他們就已經錯了。

1913年,母親戴信蘭想讓兒子調整心態,於是決定給他選一名妻子,湊巧到了張恨水與母親提早來看未來妻子的時候,他們卻將徐文淑的堂妹當做了要娶的人。畢竟徐文淑的堂妹長得漂亮,張恨水看了便欣然接受了這門喜事。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殊不知等到徐文淑與張恨水拜完堂,成親之後,張恨水迫不及待的掀開新娘紅蓋頭,他驚呆了,自己娶的妻子不是那次見到的美若天仙的女孩,反而是一個嘴唇上翹,鼻樑下榻,身型胖矮的女孩子。張恨水見到她,立刻惱怒地離開洞房,一整夜也沒有返回房間。

結婚後他們倆個人基本上是很少待在一起,而對於要孩子這種事情就更不要說了,只不過中途是她母親勸導過幾回,可這好不容易誕下了一個閨女,沒過幾天卻夭亡了;後來婆婆看見她膝下無兒無女,再度要求給正室妻子一個孩子,但很不幸這次誕下的兒子也夭亡了。

張恨水為躲避婚姻的痛苦,急不可耐地選擇離開北上,這一走便是四年的時間。徐文淑她沒有顏值,沒有文采,還沒有家境,而且徐文淑更沒有心機。

1926年,張恨水的創作事業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的張恨水購買了北平市的一處豪宅。這也許就是命裡註定的事情,就在張恨水工作剛開始發展的那時候,胡秋霞進入了他的視野中。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和情敵和睦相處的時光

1926年張恨水用4000元在北平市買下了豪宅,將一家子全都接到了北平市安家落戶。

從只有在新春佳節團圓時才能注視愛人的身影,再到實實在在地相聚在一塊,相對於徐文淑而言,她內心一定僥倖過,期望可以改進與愛人之間的冷淡關係。但是遺憾的是,搬進新房子的第一眼,

她就看見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和一個女孩,那便是胡秋霞以及她的女兒。

早在1924年的時候,張恨水在沒有徵求家裡人意見的情況下娶了第二任妻子胡秋霞,並育有一女。

胡秋霞本名招弟,身世較為悲涼,小時候時被人從重慶拐騙去上海當婢女,因難以忍受主人家的責罵,出其不意的逃走了,在習藝所碰到張恨水,於是乎張恨水替她更名胡秋霞,源自王勃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兩個人於同一年完婚,那一年胡秋霞17歲。

這樣始料未及的消息,相對於任何一個女性都是非常大的挑釁,而對於不善言語的徐文淑,她卻十分的寧靜,甚至還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親切。除了始終如一地遵守本分收拾家務外,她從未與胡秋霞產生過任何的矛盾,日常生活上就好似親生姐妹一般,這樣的心境,不知道說她性格好,還或者是一種軟弱無力的無奈。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後來在1928年,胡秋霞早產,生出兒子張曉水是不會哭的,無依無靠的徐文淑不僅沒有妒忌或者冷言冷語,她第一時間跑了過去抱住這個脆弱的小生命,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他,直到張曉水終於哭出了聲音。

對比在安徽家鄉的寧靜無恙,實際上在北平市的生活更為充實,或者苦中有甜。剛到北平後,徐文淑又夭折了一個孩子,這次的懷孕生子也是婆婆苦苦哀求的,完成母親的任務後張恨水也就不可能再理徐文淑了,這是徐文淑在北平市悲涼的方面。但幸運的是,徐文淑也獲得了一份難能可貴的真情。

她的善良打動了胡秋霞,於是胡秋霞決定將自己的兒子張曉水交給她撫養和她可以做個伴。孩子帶給她的幸福與滿足,挽救了無愛婚姻的淒涼落寞,這可能是徐文淑人生道路上最為美好的時光了。

一人的晚年

1953年丈夫擁有第三個妻子周南,胡秋霞得知張恨水戀上了周南,很是氣憤,她明目張膽地鬧過,甚至於想過協議離婚,還撕爛了之前全部的相片。只不過在婆婆和父母的勸導下,為了年幼的子女才選擇了讓步。而徐文淑從始至終也沒有表現任何不滿的情緒。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而後來徐文淑返回了潛山老家,而即使在老家那邊她依然惦念張曉水時常會給乾兒子寄信,就是在1958年的時候,因為出門給這一干兒子寄信她出現意外摔倒身亡,這個男人他自始至終也沒有回去看一看自己的髮妻,而最後也是張曉水回到了這名勝似親媽的徐文淑身邊,在他的佈置下才得以順利下葬。

相對於徐文淑而言,這一段婚姻一開始也許就是一個錯誤,

使她一輩子基本上全是獨守空閨,就算是最後都無依無靠沒有一兒半女,在去世之後更是需要情敵的孩子來給自己料理身後事。

中國都講究"養兒防老",也許是上天命裡註定,讓她的一生都無法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可她並沒有因此抱怨過什麼,最偉大的母愛,最令人尊敬的女性,便源於她義無反顧把自己的所有愛奉獻給情敵的孩子,她是令人尊敬的,不管過去了多長時間,她依然會在人們的心裡長存。

一場誤會婚姻,她獨守空房,兒女相繼去世,死後由情敵兒子送​終

愛情,一個讓人滿是期待與懼怕的存在,許多人也許在年輕的時候是非常渴望愛情的,真正步入到一日三餐的生活之中時,或許生活的負擔給他們造成的苦楚就愈發壯大,愛人之間終歸也抵擋不住時間的消磨,一份合適的愛情來之不易得到了一定要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