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海河

天津別名“津沽”“沽上”,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這是從哪來的呢?早年間有一條沽河,故道在今北京通縣以東。沽河有東西之分,東沽河是潮白河、薊運河,西沽河是北運河、海河。沿沽河兩岸村莊多帶有沽字,包括天津城二十一沽,寶坻二十九沽,寧河與濱海有二十二沽,加起來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城內二十一沽有丁字沽、西沽、東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草頭沽、桃源沽、盤沽、四里沽、鄧善沽、郝家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

寶坻二十九沽有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青稗沽、於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澱沽、瑪瑙沽、大駱裡沽、小駱裡沽、大沽、灘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沽、傍道沽、西壯沽。

寧河二十二沽有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蟶頭沽、寧車沽、塘沽、田家沽、豐家沽。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海河

算起來,如今天津人耳熟能詳的,只剩下丁字沽、西沽、大直沽、鹹水沽、葛沽、塘沽、漢沽等。西沽和丁字沽緊挨著。西沽在明代曾設官渡,北運河沿岸遍種桃樹,春天桃花盛開,成踏青勝地,清末水師學堂及武庫設立於此,後成為北洋大學校舍,徐志摩曾在此讀書。潞河與衛河,也就是北運河和南運河流至天津,在城北八里處匯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北部是老住宅區,又叫老丁字沽,南部是1952年建成的丁字沽工人新村。

三汊沽、大直沽、小直沽都與天津城的起源有關。元人王鶚的《三汊沽創立鹽場碑記》中記載:“三汊之地未霜而草枯,灘面寬平,鹽滷湧出。”當時高松、謝實等十八家在此設灶煮鹽,後來設立了三汊沽、大直沽兩鹽使司。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海河

小直沽位於三汊口東南,海河西岸,是天津城區最早的聚落地,古文化街的牌樓“津門故里”便源於此,金遷都北京後在此屯兵設寨,稱直沽寨,明永樂初年築城建衛命名天津,小直沽之名逐漸被淡忘。而流傳下來的大直沽地名則在海河東岸,元朝時成為南糧北運的轉運中心,當地集中了多家酒燒鍋,釀製高粱白酒,馳名中外。

賈家沽留下一條道路——河東區的賈沽道。相傳燕王掃北時期,山西、河北移民來此定居,村子臨近坑塘,土地歸賈姓所有,故名賈家沽,這裡的傳統民間花會“賈家沽道善音法鼓大轎會”十分有名。

鹹水沽、葛沽是天津南部兩個大鎮,位於海河中下段西南岸。據說海河水隨潮上漲,鹹水至此而止,故名鹹水沽,宋代初年鹹水沽開始種稻,元代成為南糧北調漕運線上一個繁華村鎮。葛沽因沽河灘塗葛草叢生而得名,明代成為水旱碼頭及貨物集散地,漕運發達,居民多以船業為生,“葛沽寶輦會”有八架鳳輦、兩座燈亭,在當地影響最大。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天津海河

大沽位於海河入海處以南,元末始有人煙,初名花兒寨,明嘉靖年間山東省大沽河一帶移民遷居此地,改名大沽,清康熙年間在村子中間建海神廟,以廟為界,廟西稱西大沽,廟東為東大沽,大沽又是海防要地,明清兩代均在此屯兵駐防,構築炮臺。塘沽也在海河入海處,明代是一個漁村,叫做塘兒沽,80年代以後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聞名。漢沽原是薊運河東岸小鹽河畔的一個小村,自古產鹽。

天津城的文人墨客留下許多關於七十二沽的詩句。清代詩人查昌業有《即景》:“尋芳步步踏青來,柳外何人築釣臺?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聲裡野桃開。”在老城裡鼓樓上有清代詩人梅小樹撰寫的對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另外還有“水漫東西澱,春生大小沽”等詩句,不勝枚舉。 近幾十年,七十二沽這些地方有的成了市區,有的與其他村莊合併改名,也就難以說清究竟有多少沽了,而天津的別稱——“津沽”“沽上”卻沿用下來,世代相傳。(文:何玉新)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北寧公園

天津曾是“水城”,舊時相傳有七十二沽,連起來如同一段相聲貫口

北開渡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