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陳詠開:閱盡千帆後,仍舊是少年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你知道陳詠開嗎?

他身材瘦小,一副小孩子的骨架,雙眼閃爍著真誠和單純。

辯論的時候,兩隻圓而深邃的眼珠會因為興奮而突然變得很大,在眼眶裡轉動,映出他抓住漏洞的欣喜和據理力爭的智慧。

  • 有人喜歡他,是因為他臉上掛著的淺笑,總是讓人想起九月的陽光,沒有了夏日的燥熱,也沒有深秋的悲涼,只有靜謐和美好;
  • 也有人被他在辯論時常常帶著一種可愛而鼓舞人的神情所吸引;
  • 當然更多人是被他的金句所圈粉,呆萌的外表下總是藏著單純、純粹並且令人信服的觀點,彷彿在九月吃了一根冰棒,清涼舒適。

“已讀不回才是真正的暴政。”


“孩子本來就是一種懂得自己找樂子的奇妙生物,在貧窮的時候他們依舊有辦法快樂,所以各位父母,你們真的不用擔心那麼多。”

陳詠開,於一九九四年八月八日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一個小康之家,出生不久父親生意失敗,雖然當時家庭時運不好,但是父母並沒有減少對詠開三兄弟的愛。

在一期辯題“沒錢要不要生孩子”中他提到自己的家庭往事。

母親曾因為擔心三兄弟不夠錢花,於是加班到累癱,被推進手術室。手術結束以後,母親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給自己的孩子說:

“詠開,對不起,下個月的零用錢可能會給少一點,真的對不起。”

雖然擁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因為校園欺凌,陳詠開在童年時期飽受苦難。

《奇葩說》陳詠開:閱盡千帆後,仍舊是少年

01 童年的刺

對於很多人來說,童年生活如蜜一般甜。但對於陳詠開來說,他的童年如同刺一般,讓他遍體鱗傷。他自己曾經說過:

“那個童年,坦白說並不是一個太過美好的故事。”

小時候,他有點愛哭,聲音比較尖細,舉止比較女性化。

可小孩子有時候是很可怕的,他們的無知容易對人產生攻擊性,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多樣性,只知道男生應該是陽剛的、勇敢的、身材魁梧的。

於是陳詠開成了校園欺凌的目標。

他經常被全班捉弄,被公開叫做愛哭包、娘娘腔。並且在那個時代沒有性別教育這個觀念,所以老師們當時對他的處理其實就是不處理。

諾大的校園裡,他顯得如此渺小又無能為力。

陳詠開只能自己接受、消化這些負面的東西,嘗試讓自己堅強一點,少哭一點,或者動作粗魯一點,比較符合同學腦海中對於男性的印象。

儘可能地附和大家,配合大家,因為這樣才能躲過那些欺凌。

當時的小詠開有一種強烈的困惑:

“我跟某個人或者一些人有所不同,可是你因為這一點不同而跑過來嘲笑我攻擊我,感覺應該是你的問題,而不是我的問題。”

陳詠開帶著這個困惑來到大學。

當時他遇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老師,老師在上第一堂課就開門見山地跟同學說:

“我是女同性戀,今天希望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你們對於不同性取向的看法。”

陳詠開當時非常開心,因為他發現周圍原來有那麼多不一樣的人。

同時他也發現老師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師往往決定了孩子應該怎麼樣去看待這個世界,是去接納差異性還是去修正它。

多年後,陳詠開參加了一個推廣活動,讓近一百六十名老師有機會接觸正確的性別教育觀念。

他用實際行動創造改變,讓下一個“陳詠開”擁有不一樣的人生走向。

《奇葩說》陳詠開:閱盡千帆後,仍舊是少年

02 辯論的光

被排擠的小孩,多半會建立兩個習慣,一個是看書,一個是發呆。長大後,就變成了閱讀和思考。

這兩點像一束光,帶領著陳詠開走向辯論場。

同時,多年的奮鬥也讓他活成了一束真正的光,給想要靠近“辯論殿堂”的人一點前行之光。

人們往往看到辯駁過程的激烈,思想碰撞的火花,殊不知背後飽含著奮鬥的艱辛。

最開始練習辯論時,陳詠開每天至少要看一場辯論賽視頻。除此之外,每週寫一場辯論賽的辯詞,蒐集整理辯論圈大神的經驗帖。

為提升自己的辯論能力,他花了六年時間自費打比賽。

陳詠開來到《奇葩說》,也是自己花錢飛去新加坡報名面試,才得來的機會。

陳詠開經歷的點點滴滴,在他的生命裡,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

這些點滴一路連接,帶給他知名度、曝光量、工作邀約,使他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

《奇葩說》陳詠開:閱盡千帆後,仍舊是少年

03 抑鬱的傷

很多觀眾都會覺得《奇葩說》是一個充滿歡樂的舞臺。

很多觀點碰撞在一起,不僅帶給大家很多的快樂,同時也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

很多人都知道馬薇薇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但其實在《奇葩說》的舞臺上,還有兩個抑鬱症患者,一位是高慶一,另一位就是陳詠開。

《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裡寫道:

“沒有緣由,沒有預告,也不分時間場合,它就那樣突然地來到你的身邊。至此,世界變得一片灰暗。你變得十分消極悲觀,悶悶不樂,對一切失去了興趣,甚至討厭這個世界,想要離開。”

陳詠開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來走去,但是找不到成為自己的路。

他幾乎走不下去,但是又找不到離開的理由,這些痛苦和掙扎,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伴侶手刀逃跑,要不要原諒他”的辯論當中,陳詠開講述了自己所經歷的一段感情故事。

那個時候他患有抑鬱症,這對於本人和伴侶都是一種災難。

作為患者,會無時無刻地承擔突如其來的情緒,以及時時刻刻都在擔心對方會不會因為他的情緒不穩定而被嚇跑。

而對於伴侶,需要承受對方的情緒以及莫名其妙消失不見。

《奇葩說》陳詠開:閱盡千帆後,仍舊是少年

直到有一天,陳詠開的伴侶選擇離開他。

那段日子,陳詠開承受了難以明狀的痛苦。

最後他選擇用“沒關係”這三個字給這場悲劇畫上一個句號。

用這三個字放過彼此,定格曾經擁有的快樂時光。

值得慶幸的是,陳詠開又有了新的戀情,讓原本暗淡的生活,因為有了那樣一個人,重新變得生動起來。

人生的行程,路途寂寂,雖然經歷了那般淒涼,那般無奈,可他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單純且明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