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時期 銀行的這些新舉措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一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就銀行業加強金融服務保障,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的有關情況接受記者專訪,本文為精編版:


“抗疫”時期 銀行的這些新舉措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一下

銀行網點三大“防疫”措施

銀行網點既是疫情期間做好金融服務的窗口單位,也是防控疫情風險擴散的一線場所。銀行業金融機構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全面消毒保安全。嚴格構建營業網點和辦公場所“防護網”,在網點門前、廳內、櫃面採取“三重”防疫措施,加大對營業場所、智能設備和辦公設施的消毒力度和頻次,有效阻斷傳染源,保障客戶、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是大力配備並使用槍式體溫測量儀、肥皂、洗手液、消毒劑、口罩、感冒預防藥品等防護物資,營造安全、放心、可靠的金融服務環境。

三是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在全力保障客戶金融服務需求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銀行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

四大便民金融服務措施

抗擊疫情沒有暫停鍵,銀行服務一刻也不能“打烊”。銀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切實保障廣大客戶金融服務需求。

一是助力全國人民匯聚愛心。對個人向湖北等疫區防疫專用賬戶捐款免收匯款手續、電子匯劃等相關費用。對於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各類捐贈款項匯劃通道專項保障、及時處理,確保愛心捐款第一時間匯出。

二是加強電子渠道服務力度。充分利用客服電話、銀行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7*24小時不間斷金融服務,客戶在家可隨時辦理自助繳費、在線理財等日常業務。針對現鈔存取業務,統一對現鈔進行消毒後對外投放,提升了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得性,降低了病疫傳染風險。

三是提供線上義診等綜合服務。多家銀行聯合醫療機構、集結全國權威醫療專家推出免費線上問診。如農業銀行掌上銀行聯合微醫集團推出“抗疫平臺”線上義診服務,集結了全國15000名權威醫生免費在線提供諮詢服務。

四是積極利用自身營業網點、微信公眾號、宣傳屏等渠道,加強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和健康宣傳。

保障滿足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的金融需求

疫情發生後,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金融業的主體,採取應急貸款、專項貸款等方式、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企業的融資需求。

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對接疫情防控企業融資需求,加大信貸投放,促進企業生產。截至2月1日,國家開發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20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63.75億元;工、農、中、建、交和郵儲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267.35億元;招行、光大、興業等12家股份制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473.85億元;21家城商行、民營銀行提供疫情防控專項授信達142.74億元;全國農信機構通過向相關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達85.04億元,如武漢農商銀行出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加強金融服務“十二條”措施》,安排30億專項信貸額度,用於發放醫療設備及疫情防控貸款,並下調相關利率。

二是減免相關費用。為進一步降低疫區企業生產成本,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減免相關企業手續費用。多家銀行表示,在抗擊疫情期間,針對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機構、醫藥及設備生產供應企業、建築施工企業、物資供應生產運輸企業以及警務安防機構,免收網上代發手續費、網銀服務費及網銀和企業App轉賬手續費。

三是建立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建立對相關企業的信貸、匯兌等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配置專人、特事特辦。加快速度,高效支持了特殊時期的資金劃撥需求,確保相關資金第一時間到達疫情地區。如,建設銀行採取九項措施快批授信,對疫情防控授信需求堅持“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兩優先原則,執行合規審查“一次性作業”。建總行僅用15個小時即完成分行申報的第一筆疫情防控類授信業務批覆,該筆業務用於建設隔離病房。

對疫區一線人員的保障

自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綜合施策,為疫區一線抗疫工作人員提供了一系列金融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對疫情防控人員的徵信保護。為消除疫情防控相關人員的信用擔憂,多家銀行均表示響應協會倡議,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新型肺炎患者和因疫情隔離管控影響無法正常償還個人貸款和信用卡欠款的客戶,不視為違約,不納入違約客戶名單。

二是提供個人信用貸款。多家銀行專門為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醫護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提供了免抵押、免保證、最高30萬元額度的個人信用貸款,全部享受優惠貸款利率。

三是發揮綜合化優勢,提供保險保障。大型商業銀行積極發揮集團聯動優勢,為疫區相關人員及客戶提供相應的保險保障。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聯合集團其他子公司為湖北疫情防控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人身保險,每人保額100萬元,如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住院治療期間每人每天獲得300元補助金等。

對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的優惠措施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服務疫區防控企業的同時,也積極助力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

一是優化貸款展業方式。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多家銀行表示不抽貸、斷貸、壓貸,並積極通過展期、無還本續貸、信貸重組、減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如浦發銀行為武漢客戶設計了“無還本續貸”專屬業務方案,企業無需歸還原貸款本金即可完成續貸,續貸後貸款期限順延一年,並給予借款企業最優惠利率。

二是下調企業貸款利率。為減少肺炎疫情對湖北轄內小微企業的影響,增強小微企業活力,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渤海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表示,對湖北省內普惠性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在現有利率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浙江網商銀行針對150萬湖北小店和正在抗擊疫情的30萬醫藥類小店,不抽貸不斷貸,並對利息下調10%。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公益慈善

截至2月1日,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捐款12.3622億元。根據協會官網會員單位報送的信息以及相關慈善機構對外公佈的信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捐贈資金到賬近7億元。其中,建行、中行、農行、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等捐贈給湖北省慈善總會的2億多元資金均已到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集團、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浙商銀行、成都銀行、湖北銀行、南京銀行、漢口銀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寧波銀行捐贈給武漢慈善總會4億多資金均已到賬,中信銀行捐款5000萬給中華慈善總會也已到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外資銀行、大陸臺資銀行也積極響應倡議,目前已有7家捐款約1900萬元。

除捐款捐物外,10餘家外資銀行和臺資銀行發佈為疫情防控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多項舉措,如匯豐銀行利用全球網絡優勢,從海內外調配並採購抗疫物資,提高物資採購品質;渣打銀行充分發揮其網絡優勢和業務專長,密切協調渣打新加坡和韓國的多個團隊,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緊急採購抗疫所需物資;東亞銀行、恆生銀行和富邦華一銀行針對疫情防控採取多項業務優惠政策,如免除疫情相關捐贈及醫療採購匯款等業務及湖北地區客戶轉賬、理財等業務手續費,調整系統支付金額上限,開闢綠色審批通道,向疫情防控企業提供綜合授信;摩根大通為抗疫物資採購、支持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庭等提供金融資助。

中國銀行業協會的針對性舉措

1月27日面向全體會員單位發佈《以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倡議書,倡議銀行業金融機構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及時提供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大力服務疫區客戶;踐行社會責任,向重點疫區獻愛心;做好安全防護,關愛客戶和員工。

同時,中銀協在協會官網開闢“抗擊疫情 銀行業在行動”的專欄。聯合新華社新華財經和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點金工作室共同推出專欄,集中報道銀行業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的鮮活新聞。

每日編寫銀行業抗擊疫情大事記。

向疫情地區捐款100萬元,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引領銀行業多措並舉助力抗擊疫情。(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點金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