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版畫就像今天的電視節目或電腦網路,扮演了傳播新聞、教育知識、政府政策、民間想法,以及娛樂大眾的角色,有時也帶有煽動毀謗等負面作用。在法國大革命的時代,版畫用看似輕鬆與嘲笑的手法,反映了民間各種疑慮不安的情緒,還有更多的是人與社會的變革。

倫敦——版畫店聚集地

隔著狹窄英吉利海峽的英國也是如此,倫敦都會更是版畫店的群聚之地。

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倫敦著名的版畫店如泰晤士河畔皇家藝術學院旁邊,就有來自德國的書商與出版商魯道夫.雅克曼開設的大型版畫與畫具供應店,對當時藝術的影響和教育功能不言而喻。

位於要道大街上的還有達理、韓芙蕊、泰格、包爾斯、賀蘭德等眾家版畫店,都有優秀的設計者和雕版家供應作品給他們出版販賣。

各種版畫與版畫店的功能與角色

本文以倫敦版畫店為主題的圖像為例,來看十八世紀下半到十九世紀上半版畫與版畫店的功能與角色,歸納起來大致有商業宣傳廣告、當代新聞報導、諷刺社會現象、諷刺政治人物、娛樂大眾、提供便宜裝飾圖像、推動服飾流行等,同一張版畫也可能同時有好幾種作用。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這張由一位少人知曉的畫家埃爾伍德(J. Elwood,生卒年不詳,活躍於1790-1800)簽名的無題水,作於1790年,描繪一家位於街角版畫店外人群聚集的景象。版畫店的櫥窗上貼著許多剛出版的新版畫,據大英博物館典藏網站上的研究資料指出其中一張是「惡魔」,可能意指1790年發生的一個社會事件,此年初有一位變態男子專門拿刀割刺女子臀部,被當時人稱為「惡魔」。

此畫表現了印刷店外人潮蜂擁、個個對著櫥窗議論紛紛的景象,包括各階層人士,有穿著時尚的女士與紳士,有推著販賣推車的婦女、扛著貨物的勞工、坐在轎子裡前來的富有人家、腋下夾著卷軸文件的文士,連狗兒都來湊熱鬧,右邊還有個因為擁擠被踩了腳的纏頭男子,著實是個打破階層,人人皆可參與的場所,正如同劇院一般,活生生十八世紀末的倫敦街頭一景。

這張水彩並非為某一特定版畫商所做,櫥窗上緣的招牌寫的是“地圖與版畫貨棧”,並未標明姓名或是哪一家店,廣告作用較低,應該是一幅寫實街景,較少誇張成分。版畫店在此扮演的新聞傳播角色十分明顯。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達理夫婦是1770年代的倫敦知名版畫商,丈夫馬修.達理曾為名傢俱商齊本德爾所設計的中國風傢俱雕刻出版商品目錄,妻子瑪麗‧達理更被譽為「諷刺畫之母」,所出版的版畫多屬社會諷刺類。

「通心粉版畫店」是達理髮行的版畫,描繪幾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聚集在版畫店外的情形。店門上的門牌寫著「39 Darly」,這是瑪麗.達理在河岸街所開的第三家分店。

「通心粉」是指十八世紀一群仿效歐陸時尚的英國紈絝子弟,此字源於一種意大利通心粉,曾到意大利壯遊的英國富家子弟回到英國後組成自稱「通心粉社團」的非正式小群體,以誇張的假髮與穿著打扮著稱,成為一時倫敦流行。達理曾發行一系列Macaroni的版畫,正是順應這個市場的需求。

畫中呈現的版畫店代表了都會中平民與貴族階層共有的興趣,也是傳達新聞、國際文化、都會現象的交流場所。這張版畫在反映當代倫敦人的日常生活與流行趨勢外,更為達理的版畫店和店裡販​​賣的最新商品做了最好的宣傳廣告。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這張版畫下面的文字,說明本畫是位於聖保羅大教堂庭院69號的版畫商包爾斯於1774年發行。描繪自己店外的看畫人,包括一位穿著華麗的女士拉著同樣時尚的青年紳士,興致盎然地用摺扇指著櫥窗上的版畫;另一位拄著柺杖的藍衣白髮男子正好整以暇地看著櫥窗上的版畫,不料旁邊一個人拿了傳票要逮捕他。

櫥窗上貼的都是這張畫的作者約翰‧拉斐爾‧史密斯所做的美柔汀法肖像畫,也都是由包爾斯所出版。除了有為自家出版商和刻版者做廣告的作用外,也用稍帶黑色幽默的諷刺筆法,畫出倫敦街頭看似富裕卻隱藏罪惡的都市群像。兩位穿著入時的男女,也猶如櫥窗畫作上走下來的人物,說明版畫也扮演著社會流行的帶領角色。

與此類似,另一張同樣是包爾斯發行,以他自己的版畫店為背景的未著色美柔汀版畫《版畫店外的通心粉小姐和她的情人》,店外四個人與前一張恰成對比,這張是衣飾富貴的婦人被她的追求者拉著去看櫥窗上的版畫,一邊拿著扇子訕笑;右邊背對著觀眾的黑衣人兩手張開,表示驚嚇,顯然是因為旁邊的男子指著櫥窗上的版畫對他的耳語,腳邊的狗對著他的腳撒尿。畫面下面的文字,說明調情的男女在嘲笑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成了可笑的畫中人。右邊被狗兒撒尿而受驚嚇的黑衣男子,看著櫥窗上的宗教大老,暗示他可能也是教會里被人諷刺的大老之一。

櫥窗上最上一排是幾位宗教界名人,包括衛斯理、懷特費德,下面則是幽默諷刺畫。包爾斯所出版的這幾張以其版畫店為主題背景的版畫,大致櫥窗上的畫都相似。

這兩張包爾斯的版畫,大抵目的也是為了宣傳他自己的版畫店和店裡賣的版畫,一面嘲笑一面推動時下的流行風潮,同時也暗示都會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之外的陰暗面。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包爾斯出版的這張版畫依然是以他自己在聖保羅教堂庭院的版畫店為背景,描繪店外抵風而走的群眾,包括穿著貂皮華服和假髮帽子被吹跑的狼狽貴婦、拄杖的紳士,還有跌在地上、穿著圍裙的哭泣童工,他賣的魚掉落滿地,被華服婦人踩踏而過。一個貧賤富貴的落差社會再次出現在眼前,廣告宣傳之外,傳遞的是一種諷刺性的黑色幽默。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這張題名《漫畫店》的手工上色蝕刻版畫,沒有刻版者的名字,但有出版商名羅伯茲與出版年1801。羅伯茲於1801 與1806 年間在倫敦市中心熱鬧的霍爾本大街上開店,畫中店門上的「28」、「P. Roberts」、「Publisher」字樣,清楚顯示這是為他版畫店所做的廣告。店外同樣擠滿爭看櫥窗的觀眾,包括拄杖佝僂的老者、燕瘦環肥的貴婦、缺腿的殘障人士、黑人、被抱在手上的小孩,連小狗都爬著牆看。而門口面對觀眾站著的,無疑便是店主羅伯茲本人了。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這大概是以版畫店為背景最有名的一張版畫了,吉爾雷為他的女老闆韓芙蕊製作了一套七張以「天氣」為主題的版畫,每張都以一位中年男子為主角,刻畫各種氣候裡的人的反應,但只有這張是以韓芙蕊的版畫店為背景。畫中店門上的門號與店名,明白寫著「Humphrey」、「27」,畫上方邊緣題名「St James's Street」,正是韓芙蕊於1797 – 1817 年間位於聖詹姆士街27 號的版畫店。

畫中櫥窗上貼的都是吉爾雷自己的名作,包括數張以拿破崙為主題的諷刺漫畫。右邊玻璃門內看得到一位酒糟鼻的牧師正和另一個人一起看一張與天主教事件有關的版畫。店外面有四個穿著類似政客、軍人、紳士、牧人的觀眾聚精會神在看著櫥窗上的版畫,全然沒有注意前景滑倒在地的男子。他的假髮和帽子往後掉落,口袋掉出錢幣和鼻菸盒,另一手卻還緊握著一支溫度計,準確地扣緊了這套版畫的氣候主題。

韓芙蕊出版的吉爾雷版畫是十八世紀末最有名的諷刺版畫,雖然某些與政治相關的立場稍顯保守,也有為當政者發聲之嫌,但是受歡迎的程度卻不可否認,反映了英國人普遍對對岸法國革命與拿破崙的反對立場。即使像天氣這種一般英國人最喜歡的家常中性話題,也難免在細微處夾帶了政治議題。

通心粉、拿破崙與花花公子──映照出社會百態的倫敦版畫店

這張較晚期以版畫店為背景的漫畫,重點已不是版畫或是店面的廣告,而是店外裝扮如紳士、甚至像花美男的扒手,更多是社會現象的諷刺畫。聖詹姆士宮殿附近是倫敦西區屬高級地段,往來人士也多半是富裕人家,這張畫傳達瞭如此地帶容易遭人覬覦,看似高級區卻也多有犯罪事實,或意在諷刺那些衣冠楚楚卻行事猥瑣之輩。

結語

從十八世紀的通心粉一族到十九世紀的花花公子美男文化,都會地區崇尚裝扮到了著迷的地步,卻並不代表內在也同樣受到重視,甚至成了內外衝突的諷刺。

此外,版畫到了十九世紀已從無法負擔油畫、退而求其次的中下階級專利,變成貴族富豪也有興趣收購的對象。階級的打破在這張版畫上,就更加明顯了。

總結而言,從版畫店圖像的演變觀察,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倫敦都會版畫店扮演的角色,反映著時代的政治與社會,更是強而有力的宣傳工具,有如現代影響巨大的傳播媒體,在文化意涵上明顯超越了眾多其他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