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寒氣來自哪裡?“火在上,寒在下”六字可解釋

“火在上,寒在下”,寒氣是往下走的,寒氣進入人體後,會從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膝膕窩、腳,所以,腿是寒氣大本營!

腿寒會誘發“老寒腿”,但腿寒的危害可遠不止於“老寒腿”,它甚至比宮寒還可怕,會誘發各種疾病。

腿是寒氣大本營

腿是“交通要道”,有3條陰經彙集於此:足太陰脾經(脾統血)、足少陰腎經(腎生血)、足厥陰肝經(肝藏血)。這些經絡上有很多婦科要穴,如血海穴、地機穴、三陰交穴等。

身體的寒氣來自哪裡?“火在上,寒在下”六字可解釋

1.婦科疾病

腿部一旦受寒,就會血瘀,氣血就難以下行,直接導致女性經量減少、經期推遲、痛經甚至閉經等,氣血瘀滯於盆腔,就會形成盆腔息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2.心臟病

人體血液運行依靠動脈和靜脈。腿部靜脈迴流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因此,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而腿寒會影響小腿肌肉的收縮功能,積存廢棄物的靜脈血就難以經由毛細血管、小靜脈、靜脈迴流到心臟,長此以往,會誘發心臟病。

3.衰老

中醫認為,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腳根,而“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反之,若長期腿寒,腿部與大腦之間指令傳導的速度和準確性就會下降,繼而累及全身健康,影響壽命。

4.溼氣叢生

腿部負責儲藏血液,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集中在雙腿。腿寒,遇到溼氣,就會相互裹挾,形成寒溼。

溼為重濁有質之邪,類水屬陰,人體下部亦屬陰,同類相求,故而,溼邪為病,多傷及人體下部,像常見的水腫、溼疹等病下肢較為多見。

小腿是脾經的主要陣地,脾主運化水溼,故而脾虛導致的水腫主要體現在腿上,像小腿肚發酸發脹、雙腿乏力、下肢水腫,多是水溼聚集的表現。

5.上熱下寒

寒主收引凝滯,腿寒,血液就會產生滯留,導致腿部循環不暢,腿部的能量就被阻隔,多餘出來的能量往哪裡去呢?只好往上走了,上半身就會火氣過重,人就容易上火,時間長了,上熱下寒的體質就形成了。

再深挖一下,腿部的6條經絡——脾經、腎經、肝經、胃經、膀胱經、膽經,主管人體的分泌和排毒,所以,腿部受寒淤堵,上半身的臟腑就容易出問題,也就是說,保養腿部就等於保養臟腑。

如果你生活中經常感到腰痠背痛,沒幹什麼活就覺得累,雙腿浮腫、冒涼氣,四肢發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經總是後推,量少,經常小腹脹痛或經血塊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這是典型的陽虛症狀。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覺得腹部脹痛更要小心。

此種情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治本。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忌食性寒涼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豆腐、豬肉、花生、香蕉等;伴有便秘者不要進食糯米等;伴洩瀉者忌食牛奶、海參、蝦等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

每天下午4點—6點多揉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每晚用熱水洗腳後,搓兩腳心,每次5—10分鐘,能益精補腎。

注意:本內容僅供醫生交流學習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