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存在糞口傳播!如何防範?

記者2月2日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開展研究發現,在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發現病毒核酸。研究團隊據此提出,在前期國家權威指南提出的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的基礎上,新冠病毒還存在一定的糞—口傳播。

新冠病毒存在糞口傳播!如何防範?


患者糞便中發現病毒核酸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基於臨床上新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系列症候群,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持續開展相關觀察研究。

該院呼吸內科張旃副教授、消化內科安萍副教授等人在觀察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後,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後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實驗室進行的相關檢測證實,在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也發現病毒核酸。

針對患者嘔吐物、糞便做好個人防護

研究團隊建議,臨床醫師特別是消化內科醫師應高度關注新冠肺炎不典型症狀,針對患者嘔吐物、糞便等做好個人防護。

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時,應格外重視個人與家庭成員的手衛生,同時儘可能避免與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如無單獨衛生間,每次使用後可通過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劑,做好居家隔離消毒。

糞口傳播如何發生?

大家可能會好奇,糞咋能直接接觸到口?

據悉,糞口傳播也稱經消化道傳播,是指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能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汙染了手或者食物,那麼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

比如,農民用帶有病毒、細菌的糞便給蔬菜施肥,我們在食用時蔬菜沒有清洗乾淨,就可能會導致病毒、細菌入口。

患者糞便病毒陽性已在多地檢出

記者注意到,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提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在2月1日晚召開的記者會上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提示糞便中可能有活病毒存在。第三人民醫院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正在做進一步分離病毒的研究,提醒廣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時,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1月31號,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的論文,介紹了美國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的診療過程以及臨床表現,其中也提到,患者糞便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

胸部CT應以臨床症狀為導向複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臨床學科在診療過程中還發現,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存在胸部影像與臨床症狀相背離的現象。專家建議,不必為了解病情進展頻繁複査胸部CT。以臨床症狀為導向複查胸部CT即可,以減少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韓秉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