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在爆發式的經濟增長中,現代建築立面的變化,刮過一陣痕跡濃重的人工繁瑣與奢靡之風,玻璃幕牆、瓷磚、流行塗料大行其道之後,文化新風的旋渦下,正重新追求足以流傳的建築藝術經典,於是開啟迴歸自然清新、文化原樸、個性率真的風格。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建築大師王澍先生

潛伏於歷史潮流的脈動,如建築藝術的氣息,被佔據前沿的重量級大師率先捕捉。王澍,中國建築大師,國內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第一人。

和王澍先生比較熟悉了,他的成績圍繞建築教育與設計,是多方面的。在建築設計上,他溯源傳統文化,重視本土材料對設計全方位的啟發,重新強勢出發。在立面呈現上,則通過夯土牆,撬開鄉土竹瓦磚等,梳理各種現代材料與建造的通路,逐漸奠定自然文化設計的大師地位。

寧波博物館

寧波博物館除了採用循環利用的舊瓦當,還使用了更具特色的竹模板清水混凝土,牆面紋理更加突出。竹木作為中國人最早使用的建造材料,建築師把它投射到混凝土牆面上,與博物館追溯當地的竹子文脈緊相呼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此外,博物館牆體再無它飾,有的只是顏色各異、年代久遠的舊磚瓦拼接起瓦爿牆,斑斑駁駁,滄滄桑桑,與真情流露的竹模清水混凝土互為交融。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瓦片顏色不同,是因為來自不同地方,出自不同年代,經歷的風霜雪雨也都不同,呈現自然時光的雕痕,像一條河,或淺或深,或緩或急,荏苒遊走。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設計師匠心獨運,以傳統建材巧妙打造現代建築,宏大規模的牆壁呈現青磚舊瓦的細膩,細緻的外牆紋理,宣示著建築年輪,承載著地域點滴,很容易令人返溯到歷史的悠久。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青磚舊瓦給體塊剛硬碩大的寧波博物館,帶來了一縷細膩柔和的歷史文化與鄉土風習。漫步於瓦爿牆中,就好似細細品味城市過往。寧波博物館的特色,在於僅僅依靠牆體肌理,就變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建築藝術品。

水岸山居

磚瓦竹模之後,便是它的夯土牆了,創新傳統建材和工藝,成為獨一無二的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水岸山居,以夯土為代表的傳統建築在現代實踐中結出的碩果。它綜合運用竹子、混凝土、夯土牆、青瓦、磚及型鋼等最基本的鄉土及現代材料、傳統而常規的建築工藝,集中傳達出一位文人建築大師滿滿的情懷。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土生萬物,自然之道。從遠處看,土黃色夯土牆之上,一排波浪曲線的青黑瓦屋頂,像水鄉長廊、山地村落,像地中竄出火苗,像黃土地上流竄的河。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建築下盤根基紮實,敦厚器重,到了屋頂則千迴百轉,無限靈動,轉折的線條柔和著立面造型,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現代美感。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水岸山居既立體展開,又水平延展。如土地壁立的夯土牆之上,是水岸山居瓦屋頂的欄杆小路,從這頭到那頭,像架在河床的橋,從這邊到那邊,自度度人,還連接起傳統與現代。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古希臘神話,安泰通過大地母親賜予的力量,戰無不勝,一旦雙腳離地,則變得不堪一擊。夯土牆除了圍合支撐建築,在水岸山居還以形同大地的肌理,以及文化符號意義,與波瀾壯闊的瓦屋頂造型,一起成為建築藝術品。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無論那一座建築,只有回到土地的原點,腳踏實地,才能不斷生髮無限延展。好的設計,最終通過肌理,能夠激發無數種想象,如水岸山居,何嘗不似黃土地上的山村,山邊一條彎彎河溪,四季潺潺不息,隨著蜿蜒的山路、起伏的山勢,串起高低錯落的村子,逶迤流去。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自然靜臥的山村,生態竹木老瓦石墩子,沉潛蘊藉的夯土牆,循環再利用的舊材料,未曾想出其不意地共聚於此,上演一場傳統建材的王者歸來。

富陽文村

最直接有效的建造方式,如同看菜做飯,莫過於就地取材。富陽文村,以夯土牆、抹泥牆、杭灰石牆、斬假石的外飾面,呈現一派理想主義的水鄉山村圖景。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文村原是水鄉村落,改造後依然秀色可餐,也愈加特色鮮明。從天空俯視,村子上空的波浪形屋頂瓦浪翻飛,數十座民居及博物館、檔案館和美術館組成新的文化綜合體,展示著夯土等的肌理。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立面藝術:大師王澍的自然文化風建築

新改造的文村民居,有8個形態共24種,有天井,還有小院,一家人吃飯、小孩子嬉鬧也有了著落。外牆用青色條石壘起,或在粉牆黛瓦中像傳統那般嵌入木頭,或直接用村裡黃黏土築成夯土牆形式……新與舊的碰撞,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讓這一切與尚未改造過的老建築相映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