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網上看聖母大教堂的圖片覺得挺漂亮,親眼見著卻覺得很平常,估計是由於在維修的關係。教堂前面的廣場上擺放著一些鮮花,很多遊客會在此拍照留念。有一些鴿子在廣場上覓食,也不怕人。橘紅色的外牆上已經滿布著歲月的滄桑,難怪要整修了。因為不信教,而且教堂又在整修中,就沒有上前去細看。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有的教堂是可以進去的,有的則不允許。胡志明市還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教堂——粉紅教堂,不允許遊客進去參觀。去的那天剛好是週日,大概下午四點鐘左右,裡面正在做禮拜。我們在外面等了好久,等到的仍是門衛一句粗魯無禮的NO。一開始以為是做禮拜不讓進,沒想到等到禮拜結束仍是不讓進。很多遊客都在外面徘徊,最後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粉紅教堂的外牆都是粉紅色的,滿滿的少女心啊。乍一看就愛上了,覺得真是漂亮。粉紅色的教堂看著像粉紅色的城堡,不知道建的人是否也有一顆柔嫩的粉紅心呢。很多遊客在外面拍照,也有到街對面搞自拍的。去街對面還真不容易,路上的摩托車川流不息,根本就過不去。想過去不但要眼觀六路,還得耳聽八方,更要身手矯捷。為了一張美照,這些風險也只能冒了。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教堂周圍除了一個農貿市場,沒有什麼可逛的。渴了的話,去市場裡買個椰子倒很不錯。一個椰子也就1萬5千越南盾,相當實惠。當然啦,如果你想訂做衣服或者買點土特產如腰果之類的也可以。在這裡買,肯定比機場便宜。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聖母大教堂的隔壁就是西貢郵局,也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法式建築。它建於十九世紀末,為法國建築師設計,大廳內裝飾華麗,極富古典氣息。寬闊的大廳兩側是業務櫃檯,中部由外至內是環形長椅,大廳兩側各有一張越南地圖,據說是當年法國地理學家手繪。穹頂、圓形花窗、華麗的大吊燈、花型壁燈、電風扇等,無不透著哥特式建築的風格。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西貢郵局可以隨便進出,你可以坐在大廳裡小憩發呆,也可以在郵局裡買些越南當地的手工藝品寄給你的朋友或者親人。郵局內也有旅行諮詢櫃檯,甚至還提供外匯兌換。不論你是想寄信或者包裹,還是想諮詢一下旅行信息,郵局都可以滿足你。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郵局外面的廣場上會有很多人拍照留念,有的當地人也會在此拍婚紗照。我就看到過好幾對越南新人在此拍照,還偷拍過人家新娘子的照片。廣場上也有越南當地樂團在此表演,用的都是越南傳統樂器,看著聽著都很不錯。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郵局隔壁的麥當勞旁邊的小巷子裡是一條書店街,裡面有很多書店,還有一些飲品店。可惜我不懂越南文字,不然就買幾本書回去看。坐在書店街的飲品店裡喝一杯咖啡或者飲料,很有文藝氣息。若手裡再捧一本書,就可裝一裝文藝青年了。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書店街的文化活動倒是不少,初去的時候就碰到一個電臺在搞活動,可惜內容聽不懂。書店街很短,不看書是禁不住逛的。坐在那裡喝杯飲料,看看行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鑽石廣場離書店街不遠,人氣也非常旺。很多穿著越南傳統服飾的女子在此拍照,也是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鮮豔奪目的奧黛,嫋嫋婷婷的身影,真的只有胡志明市可以看到。去了河內,穿奧黛的人就少了。可能是天氣的關係,河內只有十五六度,是不適合穿涼爽的奧黛的。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自己雖然不喜歡拍照,卻喜歡看別人拍照。看人家精心打扮,擺拍各種姿勢,非常的有意思。春節臨近,越南街頭的年味也特別重。在國內,我們絕不會因為春節臨近而穿上傳統服飾去外面逛,相較於越南人倒失了很多樂趣。像越南街頭現場畫的畫寫的字帖等都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你買走的不再單單只是一個擺件或者小玩意兒,而是一件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東西,值得被珍藏。

行走在越南·法式建築&書店街

比如說紅包,你可以選一個圖案,讓越南美女或者帥哥現場給你畫。紅包上還可以寫上你自己的名字,或者是你想送給祝福的人的名字。不過,他們不會寫中文哈,你得有一個英文名才行。越南文字也是字母加聲調,跟英文倒是差不多。但是發音就不一樣了,有點像拼音。雖然如此,我在越南十天還是沒有學會一句越南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