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否戶外活動?怎樣正確佩戴口罩?疫苗還該不該接種?

當前的疫情下,孩子是否能夠戶外活動?該怎樣正確佩戴口罩?疫苗還能不能接種?我們該怎麼保護孩子?

國家衛生健康委2月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孕產婦、嬰幼兒和托育機構的健康防護情況。

孩子能否戶外活動?怎樣正確佩戴口罩?疫苗還該不該接種?

“雙黃連”請看國家衛健委官網

在回應雙黃連是否能夠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提問時,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

隨著疫情的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根據總結疫情防治病例的經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施行的第四版,這一版當中對一般治療和重症治療所使用的中西藥物都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大家可以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中疫情防控的專題頁面進行查詢。

兒童戶外活動和他人保持距離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是家長們最關注的事。幼小的孩子在家裡面呆不住,是否可以進行戶外活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表示,如果孩子要外出,建議一定要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地方活動,公共場所和密閉的空間一定要少去,外出時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

另外,請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孩子有可能到處去摸、去碰,又摸自己眼睛、嘴或臉的情況,甚至有一些小寶寶還會用嘴舔一些東西,對此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時制止。

“帶小寶寶外出時可以帶一些消毒液,回家以後及時更換衣物,及時清潔手部。”王荃說。

勿用成人口罩代替兒童口罩

兒童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王荃表示:“兒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和成人是一致的。但是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家長,兒童的臉型相對小一點,尤其是低齡的兒童,我們格外強調家長一定要買適合孩子的兒童專用口罩佩戴,千萬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孩子的口罩,因為這樣實現不了好的防控作用。”

孩子可能覺得戴口罩呼吸不暢,也會對戴口罩有恐懼心理。王荃認為,家長不僅要以身作則,戴好口罩,也要更有耐心,通過講故事、給玩具戴口罩等方式,說服孩子戴口罩,減少孩子對戴口罩的抗拒心理。那麼1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戴口罩,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又戴不住口罩,該怎麼辦?

“這一類的孩子主要以被動防護為主。看護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咳嗽。孩子的穿著應該適中,既不能捂著,也不能著涼。”王荃說。

手機和鑰匙都應進行消毒

王荃提示,家長在照護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衛生習慣和細節。

“第一,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第二,給孩子餵食的時候不要用嘴吹食物,另外也不要用嘴嘗試食物再餵給孩子,甚至還有人用嘴咀嚼以後再餵給孩子,這種行為不可取。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不要忘了定期消毒。”王荃說,“另外,大家常常可能會忽略自己的手機和鑰匙,經常會把手機和鑰匙給孩子玩,別忘了進行清潔消毒。”

此外,家裡要做到定期通風,要求家裡面每天定期通風兩到三次,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要把孩子移出房間,要一間一間房間通風。

對於低齡兒童如何防護新型肺炎,王荃分享了自己編的一套順口溜:

要警惕,莫恐慌,勤洗手,戴口罩,別亂摸,多通風,不扎堆,少閒逛,多鍛鍊,重營養,不舒服,早發現,若接觸,還發熱,發熱門診去就診。對醫生,不隱瞞,放輕鬆,遵醫囑,你我他,齊防護,好心情,才能贏。

疫苗最好分散接種

疫情來了,孩子的疫苗還能按期打嗎?

王荃建議家長,首先,一定要關注當地兒童預防接種門診的工作動態;另外,要跟醫生去溝通孩子的具體情況,建議是單獨預約分散接種大部分疫苗。

王荃指出,雖然接種疫苗理應按時,但只要及時補種,就不會影響孩子健康。一些需要連續接種的疫苗,短時間的中斷,也不會導之前接種的疫苗“白種”了。只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早去補種就可以實現接種的目的。不過,王荃特別提醒家長,如狂犬病疫苗等部分疫苗不能延遲接種,若孩子有這些疫苗的接種需求,要及時接種。

帶孩子就診時如實提供病史

冬天本身就是兒童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怎麼確定孩子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表示,這三種疾病的症狀不一樣。

感冒通常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可能會有低度發燒,但是一般三五至天可以治癒。另外,感冒很少有肌肉痠疼,渾身乏力這樣的症狀。

流感有非常明顯的發燒症狀,而且常常是高熱,熱程比較長,一般三到五天,而且流感常常會伴有全身症狀,例如肌肉疼痛、乏力、頭疼這些情況。

至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因為現在數量有限,目前已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乏力、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我在這兒呼籲一下,各位家長帶孩子就診的時候,請您一定如實提供病史,大夫才可以更準確為孩子進行正確的診斷。”王荃表示。

不確認新型肺炎有無母胎傳播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能否母嬰傳播?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主任、國家產科質控中心副主任趙揚玉介紹,從我們目前的數字來看,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沒有母胎傳播的風險。同時,針對用藥對胎兒影響的問題,大部分的治療藥物在妊娠期是相對安全的,但因為治療用藥比較複雜,而且不只是一種藥物,藥物之間的不良反應需要關注。因此孕產婦確診之後,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但能不能繼續妊娠,要綜合病人的具體情況,比如病情的嚴重程度等,必要的時候與產科、傳染科、新生兒科等醫生等一起討論,主要考慮的點在於孕婦的安全。”趙揚玉說,不管怎麼樣,要明確的是,妊娠早期的發熱,本身對胚胎組織有一定危害,需要關注。

孕婦有發熱應先到發熱門診就診

目前的情況下,醫院能保證孕產婦的正常診療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趙揚玉表示,目前的情況,孕婦正常的產檢基本是可以保證的。“孕婦確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即使沒有合併症、沒有併發症,在妊娠週數不斷增長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異常的問題。”因此,她建議孕婦,尤其是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婦,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產檢。還有一些高危的孕婦要聽從醫生建議,嚴格規律產檢。當然在特殊的時期,如果孕婦很正常,孕周在早孕期、中孕期,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適當延長到醫院的間隔時間。

趙揚玉表示,如果必須要到醫院進行產檢的孕婦,一定要戴口罩,如果有家屬陪同,也希望家屬戴口罩。如果孕婦有發熱,建議她直接先到發熱門診就診,然後根據結果再進行後續檢查。同時,希望孕婦到醫院時一定配合醫院進行體溫、流行病毒的篩查。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吳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