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第5號、第6號公告來了

華安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應急指揮部關於加強鎮、村(社區)應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的公告

(第5號)

鎮、村(社區) 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48字守則:須警惕、莫輕視。少出門、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風。拒野味、管住嘴。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有症狀、早就醫。不恐慌、不傳謠。

一、加強防控工作宣傳引導。要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抓得更嚴更實更細,形成村村防控、居居防控、家家防控、人人防控的局面,要對每個階段人員守好入華安健康檢測、居家或集中觀察、健康跟蹤管理三道防線,制定每道防線的工作手冊,切實守護好大家的健康。要通過循環播放廣播、宣傳資料、印發倡議書和公開信、電話微信通知等多種方式,加強防控信息通報和防疫知識宣傳,增強群眾健康意識、防病意識,提高防病能力。結合村莊清潔行動,教育引導群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健康生活方式。積極倡導節慶文明新風,停辦廟會集市、遊園節慶等公眾活動,勸說群眾不大辦婚喪嫁娶,儘量少擺席、少串門、少走動,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二、壓實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責任。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挺身而出,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合力奮戰,成為群眾的主心骨。每一個人既是疫情防控的守護對象,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體,要讓大家都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要切實做好群眾防護知識科普、心理疏導,進一步提高群眾的防控意識和能力。鄉鎮村黨委政府要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成立疫情防控專班,強化統一指揮調度,切實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物資、資金和人員需要。鄉鎮黨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疫情防控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作用,引導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控,形成防控合力。

三、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醫作用。在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領導和疾控等專業機構指導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要做好本地區的篩查、醫學追蹤、預檢分診和轉診,實行日報告制度。發現發熱患者和來自疫情發生地區的疑似感染者要及時轉診至上級醫院發熱門診,分級分類做好防護和信息登記並按時上報。追蹤、督促來自疫情發生地區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落實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措施。

四、強化返鄉人員、流動人口健康管理。鄉鎮、村(社區)要守住防控的最後一公里,把精準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村、每個社區、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人。各鄉鎮、村(社區)要精準防控,深入做好返鄉人員、流動人口的追蹤、篩查和健康管理,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嚴防死守、不留死角。要把牢交通卡口,一個不漏地做好入華安人員的體溫檢測、醫學觀察等,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

1、加強對湖北返鄉人員摸底造冊,確保全覆蓋,做好登記,做到一人一冊。

2、簽訂湖北返華人員醫學健康觀察告知書,實施健康觀察14天,第15天無不適方能解除。

3、返鄉人員居家或集中觀察點獨立居住,做到單人單間,不要與家人密切接觸,禁止外出和一切探訪。

4、健康觀察人員應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防護。家庭其它成員做好個人防護。

5、相關工作人員對健康觀察人員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並詢問其健康狀況,做好登記。一旦發現異常如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乏力、乾咳、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其它症狀(如腹瀉、結膜充血),立即電話聯繫工作人員,如實告知情況,配合做好後續的診治。

6、對健康觀察者的生活垃圾用含氯2000mg/L浸泡30分鐘,對口罩等醫用廢棄物用含氯250mg/L浸泡30分鐘,按醫療廢棄物處置,用黃色的醫療廢棄物袋收集後,由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處理。

7、返鄉人員觀察居住點應加強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至少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8、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每天清潔、消毒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櫃、床架及其他臥室傢俱。

9、對健康觀察期滿人員的居住場所進行終末消毒。

10、注意消毒用品安全,特別是酒精的使用,避免意外吞食或引發火災。


華安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應急指揮部關於加強重點場所、重點人群

防控措施的公告

(第6號)

一、重點場所

(一)賓館、飯店、文化娛樂場所、商場超市、公共交通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公交等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增加場所、交通運輸工具的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保持良好通風狀態,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停業關閉,減少人群聚集;科學合理控制人流規模和密度;有條件的情況下,在超市、車站入口處採取體溫檢測措施,嚴格執行體溫篩查制度,對拒絕接受體溫檢測以及體溫異常的,有權拒絕其進入;對體溫異常的,協助、引導其到就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對未佩戴口罩的,進行勸阻。

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為職工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並要求職工全程佩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

(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應當加強對職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為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督促其做好自我防護。要採取體溫檢測措施,嚴格執行體溫篩查制度。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系統的防控工作方案,嚴格履行責任,確保防控工作無死角。

提倡錯峰上下班等彈性工作制;鼓勵採用電話、網絡等靈活辦公方式;召開會議優先採取視頻方式,現場會議要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隔、保證會場通風。

供水、供電等公用事業單位、縣內公共交通經營管理單位和超市、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經營單位,應當保障正常服務,不得擅自停業歇業,滿足市民日常生活。

二、重點人群

(一)養老機構、中小學校、學前教育機構等重點人群單位,應當嚴格控制訪客,必要時可禁止入校(園)訪客;嚴格落實清洗、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做好老人、幼兒每日的體溫監測;發現體溫異常的,及時採取隔離措施,並送就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二)有湖北(特別是武漢)等疾病流行地區居住、旅行史的人員。

1.儘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區進行登記,減少外出活動,尤其是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2.從離開疾病流行地區的時間開始,連續14天進行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每天兩次。條件允許時,儘量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儘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

3.若出現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就診。就醫途中具體指導建議如下:

①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②如果可以,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③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儘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④若路途中汙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汙染的表面進行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