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尋佛》 張望憑此作品捧回奧賽杯中國組冠軍

從小對佛門有著難以言說的著迷,

美院畢業,南下深圳打拼十年後,

決然棄商從藝,拿起相機追求初心,

流連佛門15年,與僧侶同住同參禪,

訪遍中國諸多禪院,斬獲攝影大獎,

攝影師張望開創了表現東方美學意境和內涵的禪意攝影體系。


自述 | 張望,編輯 | 雲雀、一然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與佛門的緣分,從小就開始了

“禪院的一切都令人著迷,想一探究竟。”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通常來說,一個人長大後的性情和選擇與其幼時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這在張望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張望,出生於佛教聖地浙江天台山的一個書香門第,幼時便接受中國傳統人文的薰陶,對釋家文化的偏愛也由此萌生。天台縣建有多座禪院,逢年過節他便與小夥伴們去禪院遊玩,悠悠梵音,巍巍殿宇,禪院的種種都令他著迷。

1985年,張望成為天台縣考上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的第一人,那時他的內心追求正是想要用手中畫筆或是視覺藝術去表現佛家文化。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就讀中國美院時的照片(一排右四)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左一為張望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流連佛門15年,一邊攝影一邊參禪

“那些介紹我的文章裡,提起我的佛門隱居生涯,有的說3年,有的寫9年,其實都不是。從我創作開始到結束,是持續了15年。”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大學畢業後,張望受聘南下深圳,經商10年。商海沉浮並沒讓他忘記初心,而是更加嚮往佛門的清靜幽雅,他決然棄商從心,回到杭州,拿起相機,開啟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他說:“在深圳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現在終於可以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了。”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深圳經商時的照片


1999年,適逢天台山佛學院成立,張望受邀為其拍攝開學典禮。聽著暮鼓晨鐘,看著早課晚禱,僧侶生活讓他羨慕,於是便申請留了下來,與僧侶共住禪院、共食素齋、共飲清泉,而這一留就是3年。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之後,張望又輾轉生活於杭州西湖邊的八九個禪院,每個都住了相當長的時間。多年的禪院生活讓他深知自己並不想只當一個旁觀者,他想融入其中。於是,他又遊歷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四大石窟,拍攝出不同環境下的禪意作品。就這樣拍啊拍,窗外的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一晃又是十二年。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在禪院生活的日子,張望總是跟在僧侶們後面拍個不停。僧侶們凌晨4點鐘開始做早課,他便早早起來在大殿等候;他們誦經時,他在一旁安靜地觀察拍攝;大家從山上徒步到城裡去辦事採購,張望也會扛上“長槍短炮”跟著......嚴寒酷暑,朝晴夕雨,未曾中斷。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在禪院生活的照片

其實,剛去禪院時,和所有想在佛門拍攝的人一樣,張望也常常會遭到僧侶的拒絕。後來他一邊適應著禪院的生活,一邊跟他們交流談心,也經常把作品拿出來詢問他們的意見,還會在夜裡到他們的房間裡去交流佛教文化。這種紀錄片式的漫長拍攝讓僧侶們感受到了他的攝影對於傳播佛文化的正向意義,張望也在此過程中慢慢的被僧侶們接納。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每張作品發表前,張望都先會徵求僧侶們的同意。“不給他們造成困擾”是他的拍攝原則,也是和他們相處時的原則,他說:“感謝他們的支持和配合,我才能有現在的成果”。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當然,張望的攝影並不是簡單的跟隨記錄,他也會根據自己對“禪意文化”的理解,讓僧侶們按照他的要求營造一些氛圍進行拍攝。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出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這些年,我在禪院,是一種孤獨的生活狀態,基本與紅塵隔絕,可以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僧侶是張望鏡頭下最頻繁出現的對象,在他的作品裡,他們時而林間靜坐吹笛,時而窗下讀經參禪,時而佛窟燃燈,有著與世隔絕的曠遠寧靜,很多人看了直呼想要出家。

但張望卻說“出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漢傳佛教要求出家人不能有男女情慾,不能吃葷腥,言行上要符合規範。生活在禪門張望明白禪門清修,並非是人們常理解的遭遇情感挫折、看破紅塵那麼簡單,而是要真正放棄慾望,轉向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而這是很難很辛苦的。

在吃住行上,張望自己嚴格遵循著禪院的要求,平常除了跟僧侶們交流,他就一個人在房間裡思考、創作、感悟、選片。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說他自己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一是因為“禪意攝影”是他的人生追求,他尤為珍惜這個能長居禪門的機緣;二是他感受到禪門中有著商品經濟社會所缺少的真善美和人生智慧,而他要通過攝影把在他禪門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記錄下來,然後傳播給世界。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獲獎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像我這樣,15年專注於一個專題拍攝的攝影師應該不多見。”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2006年張望憑藉一幅《尋佛》獲奧賽獎中國組冠軍,2007年又獲得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填補了金像獎史上佛門攝影的空白。


對於這些,張望表示“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他知道很多攝影師水平很高,對自己能獲獎,他感到很驚喜;而情理之中則是他覺得很多人把攝影當作娛樂,什麼都拍,但拍得並不深入。像他這樣用最寶貴的青春歲月,15年如一日地專注於一個專題的拍攝的攝影師並不多見,所以在情理之中。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說:“對於拍攝,我現在有很多的構想,之後的拍攝也會比過去的更成熟,更有追求。”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將禪意攝影推進大眾視野,我有種使命感

“禪意攝影是我的人生追求,我想把禪文化與現代攝影方式結合起來,讓更多人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什麼是禪意攝影?

張望認為生活中處處都有禪意,不僅是在禪門內,作品只要是表現了清雅、和諧、空靈、自在、簡約的東方美學意境與這類內涵的就都是“禪意攝影”。他想把他所看到的、感悟的、感動的通過影像與文字的方式表現出來,傳播出去,讓大家對禪意攝影多些瞭解與喜愛。

其實,從2012年開始,張望便致力於向世界傳播禪文化。幾年間,他已經在三個大洲舉辦了17次展覽,並將15年的作品彙集,自己出資、創意、策劃、編寫,甚至親自聯繫名家寫序言,出版了禪意攝影作品集《佛的足跡》。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此外,他還通過授課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交流他的拍攝經驗,讓更多的人加入禪意攝影的拍攝隊伍。

他說:“我相信這個時代大家都需要一些心靈上的寄託,而禪意攝影作品是可以說出人們想說卻說不出的話的。”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圖蟲ID:張望禪意攝影)現已正式入駐圖蟲,並在圖蟲創建了“中國禪意攝影”圈子,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圖蟲優質攝影師關注禪意攝影,並且參與進來,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禪意攝影能夠在世界廣為傳播。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張望自己最喜愛的是一張在風雪夜裡拍攝的照片。白雪飛揚,香燭高燒,彷彿就是這些年他在禪院裡的生活寫照,信心不泯,風雨無阻。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注:

1. 參考資料:《專訪攝影師張望:追尋佛的足跡 作品改變他人生命軌跡》

2. 文中作品皆由攝影師張望先生本人提供,未經允許,不得使用,文章轉載請私信後臺。


禪意空靈,他的作品讓人看了想出家,攝影金像獎得主張望入駐圖蟲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張望圖蟲主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