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出類拔萃的政治宣傳畫家,他是拿破崙的宮廷畫師,很多我們所知的這位法國皇帝的神秘人物以及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圖像符號都來自大衛充滿舞臺感的寓言式圖畫。

大衛是新古典主義藝術運動之父,這種主義描繪古典神話和歷史,以映射當時的政治。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大衛筆下的那幅畫《荷拉斯兄弟之誓》的故事是約公元前59年羅馬歷史學家蒂託·李維所記載的,講述約公元前669年荷拉斯三胞胎兄弟和阿爾巴三胞胎兄弟在羅馬和阿爾巴的戰爭中互相戰鬥,這些男人都被要求加入戰爭,但是阿爾巴家族的一個女人已經嫁給了荷拉斯兄弟之一,荷拉斯家的一個女孩也和阿爾巴家族三兄弟之一訂了婚,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儘管有這些羈絆,荷拉斯家的長者要求他的兒子們仍和阿爾巴家作戰,他們不為滿臉愁雲的姐妹所動,服從了父親的命令。在描繪兄弟選擇政治理念高於個人動機這一時刻時,大衛要求觀眾把這些男人視為他們自己這個政治dongdang時代的楷模,大衛在繪畫上傾向寫實主義,在政治上則是理想主義者,他去羅馬旅行就是為了能臨摹古建築。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1785年畫作《荷拉斯兄弟之誓》在巴黎沙龍展出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大衛的畫作在觀眾中激起了強有力的共鳴,因為他技巧中的強大力量足夠闡明他強烈的信念;除了《荷拉斯兄弟之誓》這幅以3個活人為主角的畫作能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之外,還有一幅以1個死人為主題的畫作《馬拉之死》也能激起人們強有力的共鳴,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可以這麼說宮廷畫師大衛把自己奉獻給了法國革命事業,他的畫作《荷拉斯兄弟之誓》懸掛在盧浮宮中,經常被描述為號召法國人民武裝起來,鼓動他們加入革命的事業中去,大衛在創作《馬拉之死》的時候還沒有失去自己的政治熱情,這幅畫是紀念讓-保羅·馬拉(1743~1793年)之死,他是法國革命最有爭議的領袖之一,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大衛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

在1793年,革命高潮時的理想已經墮落為大量的流血暴力,史稱“恐怖時期”。雖然馬拉有“人民之友”的綽號,但他也是這個階段的始作俑者,最終暴力活動也燃燒到了他自身,1793年7月13日,他在自己的浴室被夏綠蒂·科黛刺殺,她是敵對政治派別的支持者,到這個階段,大衛已經深深陷入革命政府,他是國民公會的當選成員,這個公會投票處死了國王,自然他被選中記錄了這個事件,

畫家將死人畫的跟“活人”一樣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但盧浮宮不收藏

大衛作品《馬拉之死》

他知道馬拉因為嚴重的皮膚疾病不得不選擇浴室做自己的辦公室,馬拉還帶著一個浸醋的頭巾減輕自己的不適,大衛改變了馬拉浴室的外觀,將其改造成斯巴達風格,以更加契合這位革命領袖,馬拉的身體擺出的造型很容易讓人想起死去的基督,大衛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新古典主義畫家之一,他的風格刻意和被認為腐化墮落的法國王室的洛可可趣味區別開來。不過,大衛的這幅以“1個死人”為主題的《馬拉之死》沒被盧浮宮收藏,而是收藏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博物館,為何沒被盧淳宮收藏?這或許是一個謎。而那幅《荷拉斯兄弟之誓》畫的是活人,就被盧浮宮收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