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 廣元醫生王朝智剛下“火線”又上“戰場”


疫情面前 廣元醫生王朝智剛下“火線”又上“戰場”

隔著幾米遠,王朝智看望住院的女兒

“今天還發燒不?還咳不咳?”王朝智站在距病床一米的地方詢問道。病床上躺著的是他年僅9歲的女兒。連日來,由於肺炎的不斷加重,女兒一度高燒不退,身體虛弱。


“爸爸,我想你留下來,和媽媽一起陪著我!”女兒上身前傾,眼巴巴望著一米外的爸爸說。


“女兒乖,爸爸又有‘特殊情況’,等過了這一陣子,爸爸說啥也要多多陪你!”


1分多鐘後,王朝智又急匆匆返回隔離病區......

剛下“火線”:肩負使命 加入中國援非醫療隊

王朝智是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結核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2017年,他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中國援非醫療隊。2017~2019年,王朝智作為中國援安哥拉醫療隊第四隊隊員,在安哥拉羅安達總醫院執行了為期兩年的援外醫療任務。

王朝智所在的援安醫療隊,填補了安哥拉羅安達總醫院多項技術空白,大大提升了當地醫院整體醫療水平。作為團隊唯一一名感染科醫生,他負責在安哥拉開展了胸腹腔穿刺及閉式引流術、艾滋病HAART治療及耐藥結核的二線方案治療等,深受歡迎和好評。2019年8月,王朝智結束援非醫療任務,重回醫院結核病科工作。

又上“戰場”:疫情來襲 他再次主動請纓

從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被定為廣元市新冠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市級定點醫院,籌備隔離病區開始,王朝智就做好了時刻“衝鋒陷陣”的準備。他長期以來參與耐藥結核病、艾滋病、甲流感、狂犬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的救治,並在醫療援非期間救治了大量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傷寒等國內少見的傳染病患者,“作為長期戰鬥在傳染病防治前線的醫務人員,我們有著豐富的傳染病防控知識和實戰經驗,為保一方平安,我們請戰奔赴一線。”關鍵時刻,王朝智沒有半點猶豫和退縮,同科室同事一起向醫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

疫情面前 廣元醫生王朝智剛下“火線”又上“戰場”

王朝智查看檢查報告

1月27日,根據醫院統一安排,王朝智作為第三批醫護人員進行隔離病區開展工作。截至目前,該院共統籌安排45名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區工作。

據廣元市衛生健康委公佈,截至1月30日24時,廣元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2例,無症狀核酸檢測陽性病例1例(暫不納入確診病例統計),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10人,發外省協查 9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101人。

精心救治:嚴把醫療質量關 與留觀人員“推心置腹”

王朝智介紹,隔離病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進入病區工作人員必須穿上三層以上的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過膝的腳套等方可進入隔離病區的汙染區。

“穿上防護服後就不能喝水、上衛生間,進入病區開展工作至少都是四五個小時,工作很艱苦,壓力也很大。”王朝智介紹,隔離病區不僅是對醫護人員專業技能的考驗,更是對醫護人員身體和心理的考驗。

疫情面前 廣元醫生王朝智剛下“火線”又上“戰場”

王朝智抄寫留觀人員信息

根據醫院安排,王朝智負責整個隔離病區的醫療質量管控,重大疫情來臨時,嚴把醫療質量關,更要一絲不苟,他夜以繼日逐個梳理整個大樓四層隔離病區所有留觀人員,做到對每位留觀人員的情況心中有數。

“此外,發熱病人難以接受其被完全隔離的事實,否認自己是‘排查對象’,強烈要求出院,有的甚至還要抱怨、發洩情緒。”對這種情況,王朝智還要積極與留觀人員及家屬溝通,反覆耐心說明住院觀察和消毒隔離的重要性,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對其家人及周圍人群危害程度的角度去說服他們,讓他們自覺配合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被隔離也很難受,用心與他們交流,他們應該能夠理解。”

感人故事:探望本院住院女兒 用時不到100秒

1月27日,王朝智女兒被檢查出患有普通肺炎,需住院治療。

次日上午,女兒來到王朝智所在的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與此同時,王朝智也踏進了隔離病區的大樓。當家人和病人都需要他時,他毅然選擇了病人。

作為病區質量控制醫生的同時,王朝智還是該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同時也是結核病科副主任,王朝智還需要參與院內會診及本科室相關醫療工作。

30日上午10時許,王朝智在該院門診內科大樓7樓醫務科參與會診返回隔離病區的間隙,放心不下女兒的他一趟小跑來到同樓9層的呼吸內科,探望他生病住院的女兒。

“情況特殊,他也確實很忙,加之他現在在隔離病區工作,為了家人的健康,他在距離女兒病床一米開外的地方,簡單問了女兒‘今天還發燒不?還咳不咳?’然後就匆忙離去,估計也就1分多鐘時間吧。”王朝智的愛人謝女士說。


疫情面前 廣元醫生王朝智剛下“火線”又上“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