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241—250)

归樵:一诗一得(241—250)


读到一首好诗,能将其中之一得与朋友们分享,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归樵




241务立兄嘱题东坡醉酒图

高寒

临流照影亦精神,黄鸟枝头唤老春。

我与坡仙相对笑,不知谁是画中人?


“我与坡仙相对笑,不知谁是画中人?”巧妙虚构,化静为动,又以反问语气作结,造成一种感触良多的余韵。此法有助于神韵的催生。(归樵)




242外祖父忌日

发初覆眉

浮云流水一年年,春草秋风两杳然。

须谢人间灯火满,不教天上识深寒。


“须谢人间灯火满,不教天上识深寒。”以痴情的笔法,在常理之外唤起一种无比深情的感触。(归樵)




243街角玉兰

发初覆眉

夙有奇情阅岁华,不须寻访与咨嗟。

春风到汝无颜色,蝴蝶前身俱是花。


“蝴蝶前身俱是花。”无关变作相关,差异变作类似,是一种创造性融合,这便是联想的妙用,也是联想的境界。(归樵)




244春日卧读

衣香

雨余杨柳碧毵毵,软卧春风梦未酣。

花气一窗诗一卷,听人来去说江南。


“雨余杨柳”“软卧春风”“花气一窗”,情在词外,委婉深曲,兴象超然,尽见幽邃之深,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蕴藉,味之愈出的美感,自能产生神韵。(归樵)




245壶口瀑布

高寒

奔流万里赴嵯峨,雾卷雷鸣自涌波。

到此黄河心不死,群山赓唱大风歌。


“到此黄河心不死,群山赓唱大风歌。”赋“黄河”“群山”予性情,“赓唱”二字把二者以“大风歌”赠和之气势写到极致。(归樵)




246题兴城大青山

和轩

峦壑犹存太古青,盘盘奇骨叠峥嵘。

不辞更向高寒立,要看月从沧海生。


此诗充满骨力。前两句写“峦壑”以“太古青”“奇骨”“叠峥嵘”之瘦笔刻画,体现出技巧上的骨力。后两句以诗人为看月生“沧海”,不辞立于“高寒”,更具思想上的骨力。(归樵)




247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清)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翠色随人欲上船,”“随人”已然生情,“欲上船”则进一步将“翠色”人性化。以景传情,景中有意。(归樵)




248过吴江

王昶(清)

烟村一路鹧鸪啼,油菜花残豆荚齐。

几日东风微雨过,春芜绿遍画桥西。


转句“几日东风微雨过,”看似横插一杠子,实则既是前二句的延生、又是结句“春芜绿遍画桥西”的起因,是有来头的。(归樵)




249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转句“檐流未滴” ”梅花冻”,以衬托手法出突出寒冷。结句“清孤” “不等闲”,凸显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清高孤傲的品质。(归樵)




250白秋海棠成咏

汪中(清)

泪眼啼烟似有情,翩翩粉蝶趁秋晴。

三更露下凉如水,苔院无人月自明。


一二句“泪眼啼烟”“翩翩蜂蝶”以“隐喻”手法写秋海棠之凄美,画面动感十足。三四句“三更露下”“月自明”借景传意,更见清寂。(归樵)




简介

高海生(归樵),山西蒲县人。中华诗词学会、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晋社副社长,万柏林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诗集《归樵吟》。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