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2020年的新春佳節因為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變得冷冷清清,居民們響應政府號召,各自在家過節。但我們家卻是別有一番忙碌的景象。

我出生於一個淮南的小縣城——河南省羅山縣,我的父親是羅山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的副主任醫師,我的母親是縣醫院的骨科護士長。我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在醫院長大,領略過醫生在治病中的熟稔技能,並感動於醫生救死扶傷的人文情懷,也許正是基於此,我選擇成為一名醫學生,目前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在讀碩士生。

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2020年1月19日縣醫院召開了全面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救治工作相關會議,我的父親成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小組的專家組成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便是它不同於普通肺炎的特殊CT表現。父親藉助自己從業二十五餘年的敏銳慧眼,與臨床醫師一起,攻堅克難,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病例。他連續幾個中午都沒有回家吃飯,甚至有幾次,父親晚上六點鐘回到家後,又被一個電話叫回醫院參與會診。

父親參與新型肺炎影像學診斷及會診工作

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我的母親在這場戰鬥打響最初,就成為了縣醫院第一批主動報名“抗冠”工作的護理工作者。在正月初二的下午,她忽然接到領導的緊急調令,要求她任感染性疾病科臨時護士長。她接到電話之時,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向院長說:“馬上到。” 離開家之前媽媽對我說:“寶貝,我馬上就要到感染性疾病科去面對留觀和確診感染的患者的護理工作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媽媽抱歉不能為你做好吃了,你爸爸也忙,我們都不在家的時候,泡泡麵、煮雞蛋你應該都會吧,不要讓自己餓著。”作為一名醫二代,我當然理解也支持母親的決定,其實從小到大,我早已習慣節假日冷冷清清只有我一個人的家。

母親和她新同事的請戰書

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媽媽上崗第一天,就馬不停蹄地忙到了夜裡七點鐘。晚上和媽媽視頻時,她眼眶泛紅,臉頰被N95口罩勒出了兩條許久都退不掉的紅印子。她對我和爸爸說:“這份工作比我想象中還要難做,從早上七點忙碌到晚上七點才有空坐下來吃一口飯,回來路上雙腿直接發軟。但既然我立下了請戰書,院領導選擇了我,是對我工作能力的肯定,我沒有理由退縮,這是政治任務,疫情就是命令,再難我也要把它做好,我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關於媽媽為什麼那天哭了好幾次,她說:“在我接到這項任務後,收到了太多領導和同事對我的擔心,說並不是擔心我的工作能力,而是擔心我的身體,千叮嚀萬囑咐讓我把身體照顧好,不要被感染,我看到這些留言,看一次哭一次。”

母親參與感染病區護理管理工作

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聽到這些,我心裡又心疼又著急,作為剛剛從武漢返鄉的“特殊人群”中的一員,我不得不選擇在家裡隔離才能更好地保護身邊的人,想要為父母、為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分擔一些什麼,卻又感到無能為力。在家期間,我主動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並通過網絡宣傳防護知識,積極解答其他同鄉同學對於此次肺炎的疑惑。在得知縣醫院防護物資告急之時,我通過網絡發起求助,並將物資來源轉告父母,聯繫物資處補充防護物資。我也想為這次抗戰疫情出一份力。

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人的朋友圈

羅山縣人民醫院:抗疫時期的一個“特殊”家庭

對於我的家庭在春節時這樣一番“特殊”的忙碌景象,我想,作為一名未來的醫生,我更能理解父母在特殊時期的忙碌。他們很平凡,即使是在這個特殊時期也仍然覺得自己是在做著工作崗位上最應該去做的事情;但他們也很偉大,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舍小家為大家地奮戰在疫情一線。等有朝一日,我會有機會去危險但需要醫護人員的戰場,有這麼優秀的父母在前做我的榜樣,我想我亦沒有理由選擇退縮。

我希望,不管是平時還是特殊時期,大家都能給醫護人員多一分理解,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一起加油,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