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濟南曲水亭街的美景大家都知道,這裡承載著濟南最傳統的文化。

濟南的曲水亭街,裝滿了的故事,你知道嗎?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北魏時期,濟南的士大夫即在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曲水亭街也即王府池子。池水北出為曲水河。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曲水亭街(4張)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是為曲水河。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會於此。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邊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稱此為"修禊"。"修禊"完畢後,宴會開席,文人便開始"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用觴杯盛滿酒,放在托盤上,然後把托盤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順流漂下,托盤漂至拐彎處,往往會停止不動,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邊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將酒一飲而盡,然後還需吟詩一首,如吟詩不佳,便會被罰酒。據說,這種曲水流觴盛會一直流行至清代。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清代的曲水亭,南接起鳳橋北鄰百花橋,沿用舊名,但已改建成坐東朝西的三間瓦房。後來人們又將其改建在水中,為棋迷聚集之地,亭門楹聯也改為"歷下亭中坐懷古,鵲華橋畔靜觀棋"。民國時期,明湖船家人趙嘉麟開始主管曲水亭。當時的曲水亭棋社遠近聞名,不但濟南棋界好手雲集此地,國內知名棋手也多到此處,就連一些日本棋手亦對此有所耳聞,為此曲水亭棋社被載入上世紀三十年代編寫的《濟南大觀》。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清代著名書畫家,位列“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來到這裡,被亭邊小溪彎彎,流水潺潺,垂楊依依,水橋渡客的優美風景所迷,特意題寫了一副對聯:“三椽茅屋,兩道小橋;幾株垂柳,一彎流水”。清代詩人王初桐也在《濟南竹枝詞》中描寫了這一帶的流水、小橋、亭榭和洗衣人等清麗雅緻的景象:“曲水亭南錄事家,朱門緊靠短橋斜;有人橋上湔裙坐,手際漂過片片花。”後來河邊房舍傾圮,亭主便在水中打下幾根木樁,將其建在水中,形為木製敞廳,四面迴廊環繞,花格透窗,內設雅座,以供遊人休息品茗,還備有圍棋、象棋,為棋迷們提供方便,亭門楹聯也隨之改為:歷下亭中坐懷古,鵲華橋畔靜觀棋。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曲水亭街的歷史,裝滿了故事

民國時期,明湖船家的後人趙嘉麟,人稱“二麻子”,開始主管曲水亭成為曲水亭亭主。據說趙嘉麟祖上世代經營茶社,到他手上已有200多年。趙二麻子生性豪爽,粗通文墨,曾自撰對聯描述自己的悠閒生活:“鬧中取靜下盤棋去,忙裡偷閒泡碗茶來”。他在曲水亭經營這一棋社,遠近聞名,幾十年間以棋會友,接待南北過往棋客。不但濟南棋界好手雲集此地,國內知名棋手也多到此處,就連一些日本棋手也都對此有所耳聞,為此曲水亭棋社被載入上世紀三十年代編寫的《濟南大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