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幫助HIV傳播的新見解,像穿梭機一樣,把病毒顆粒運送全身


細胞幫助HIV傳播的新見解,像穿梭機一樣,把病毒顆粒運送全身

導讀

今天的文章是介紹HIV感染的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多種多樣,巨噬細胞可分為定居的巨噬細胞和遊走的巨噬細胞兩大類。定居的巨噬細胞廣泛分佈於宿主全身,可因所處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態和名稱,如在肝中稱庫普弗細胞,腦中稱小膠質細胞,骨中稱破骨細胞,淋巴結中稱被膜下竇巨噬細胞髓樣巨噬細胞,胸腺中稱胸腺巨噬細胞等。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體內衰老損傷或凋亡的細胞以及免疫複合物和病原體等抗原性物質。巨噬細胞是體內執行非特異性免疫作用的效應細胞,同時在特異性免疫應答的各個階段也起作用。

關於一種細胞如何促進HIV-1傳播的新見解今天已在開放獲取雜誌《ELife》上發表。

在小鼠中的發現表明,膜下竇巨噬細胞是引流淋巴結中的第一層細胞,起到一種“穿梭機”的作用,幫助像HIV-1 病毒樣顆粒。這些細胞通過將顆粒加載到兩種類型的免疫細胞(卵泡樹突狀細胞B細胞)上來幫助病毒顆粒擴散。

HIV是一種病毒,會破壞免疫細胞並抑制宿主抵抗日常感染和疾病的能力。在感染HIV-1的過程中,濾泡性樹突狀細胞充當病毒的儲存庫,併成為治癒性治療的障礙,但這些細胞是如何在一開始就獲得HIV-1並保存起來形成病毒庫的呢?尚不清楚。來自位於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員著手對此進行進一步研究。該團隊由NIAID B細胞分子免疫學部門負責人John Kehrl和同一部門的工作人員科學家Chung Park組成。

在他們的研究中,Kehrl和Park觀察了HIV-1病毒樣顆粒在小鼠體內傳播的早期事件。他們研究了病毒如何通過膜下竇巨噬細胞從淋巴和血液中轉移出來,然後又如何轉移到

卵泡樹突狀細胞的底層網絡中。

他們的研究突出了淋巴器官膜下竇巨噬細胞的一個子集,該子集提供了細胞間接觸的入口,將HIV-1顆粒運送到淋巴結和脾臟的濾泡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中。他們發現一種稱為MFG-E8的蛋白質對該入口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因為它的缺失嚴重限制了HIV-1在濾泡樹突狀細胞網絡中的傳播。

研究小組還發現,HIV-1的包膜包裹著病毒顆粒,並幫助病毒進入細胞,為MFG-E8結合提供了一種手段。MFG-E8可將HIV-1顆粒與宿主細胞上表達的αvβ3整聯蛋白連接起來。這些整聯蛋白幫助細胞攝取病毒顆粒,使顆粒可用於其他類型的細胞,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將其靶向以進行破壞。Kehrl和Park表示,現在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以瞭解涉及MFG-E8的這一過程是否對宿主或病毒有利。

本文出處

Chung Park et al, An Integrin/MFG-E8 shuttle loads HIV-1 viral like particles onto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in mouse lymph node, eLife (2019). DOI: 10.7554/eLife.47776​​​​

如果文章你喜歡可關注我們,順手點擊下部廣告,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