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青報君揭祕青島首例確診病例治癒背後的故事

青島首例病例治癒背後,醫護人員這樣辛勤付出-----

不到半個小時全身溼透

12個小時內只上一次廁所

独家:青报君揭秘青岛首例确诊病例治愈背后的故事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半個小時衣服溼透、12個小時內只上一次廁所、在青大附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病房,這樣的高強度工作狀態醫護人員已經持續了10天……“青島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治癒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病毒!”1月29日,青大附院市南院區重症監護室(ICU)副護士長、青大附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特護組組長王剛精神煥發、語帶鏗鏘地說,他和他所在的團隊如今信心十足,而僅僅在十天之前,他還不是特別清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

独家:青报君揭秘青岛首例确诊病例治愈背后的故事

主動報名,第二天進入隔離病房

1月18日,沒有絲毫猶豫,王剛主動報名奔赴臨床一線。“雖然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但沒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在ICU工作時間有十年了,救治過很多重症肺炎患者,比較有經驗。”第二天,王剛就進入隔離病房開始工作。

報名時,王剛並沒有告訴家裡,報到前,他給家人通了氣,家人的反應讓他欣慰:“我媳婦也是醫院護士,非常支持我,叮囑我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父母也說要保護好自己,注意休息,多喝水。”

独家:青报君揭秘青岛首例确诊病例治愈背后的故事

全副武裝,每天工作12個小時

父母並不知道的是,對在隔離病房的王剛來說,“多喝水”有些奢侈。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橡膠手套……全副武裝下來,不出半個小時,就已渾身溼透。“光衣服就要穿三層:內穿衣、隔離衣、防護服,透氣性沒有那麼好,很快就全身是汗了,為了不耽誤工作,顧不上喝水,自然也就不怎麼去廁所,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裡,也就上一次廁所。”

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疲乏,也有精神上的焦灼。“尤其是剛開始那兩天,每天要工作大概14個小時,總是特別容易感到疲憊,嗓子還有幹癢的感覺,就在想,自己會不會也……”王剛笑著說,熟悉了操作流程後,這種不適感很快就消失了:“後來醫院為我們增加了人手,從生活上也很照顧我們,彼此休息的時間也多了,有時候我會和六個月大的兒子視頻聊天,看他笑得那麼開心,我什麼煩惱都沒了。”

独家:青报君揭秘青岛首例确诊病例治愈背后的故事

舍小顧大,希望給母親補過生日

雖然家人都很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但王剛還是為沒有更好地照顧好家人感到抱歉:“今年大年初二是我母親生日,本來想好好為她慶祝,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但當天我在隔離病房工作,只好在網上訂了蛋糕,晚上給她打了電話。”

王剛從事ICU工作十年,逢年過節回不了家是常態。“節假日期間,會有很多急診患者被送到ICU,所以節假日往往也是ICU忙活的時候。”王剛說,這是自己職責所在,必須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只有以後再找時間多陪陪母親了,希望抗擊疫情成功後能給母親補過生日。”

(記者 趙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