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防護服的我,彷彿變成了‘超人’”——來自抗疫一線的醫生日記

新華社長沙1月29日電(記者劉芳洲 帥才)“忘記了穿著防護服的不舒適、長時間戴著N95口罩的憋氣,忘記了幾個小時沒有上廁所、沒有喝水。穿上這身防護服,我就變成了‘超人’。”這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醫學科副教授王軼娜的一線抗疫日記。

臘月二十八,王軼娜被通知春節期間支援發熱門診。其實接到派遣電話前,她已有心理準備,“我是呼吸專科的醫生,而且是共產黨員,隨時準備支援。”

經過部署與培訓,大年三十早晨,王軼娜便趕到感染科發熱門診。

“因為害怕出錯,我不敢貿然從櫃子裡拿出防護服。因為防護服需求突出,護士長反覆提醒不能浪費任何一套。”王軼娜說。

一步一步、一件一件按流程穿上,王軼娜習慣性地一笑,可只能看到兩隻眼睛,完全看不出表情。

發熱門診的接診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穩定患者緊張情緒也同樣重要。王軼娜向患者和家屬做科學客觀的防控疾病宣教,緩解患者和家屬的不安情緒。

結束交班後,第一次實戰穿脫防護服的王軼娜像實習學生一樣緊張。她知道,一旦操作失誤就意味著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下。

“下班後,我趕緊給家人和同事報了個平安,沒有說太多,因為明天還要工作八小時。”她寫道。

大年初一下午,王軼娜和她的同事們片刻未歇。來看病的患者有太多的不容易:有的患者因害怕被感染而焦慮,有的患者急切地想買口罩,也有的患者戴著氧氣包從下級醫院轉來就立馬送到了搶救病房……

直到晚上11點多,王軼娜才喝上一口水,她說,穿上防護服的我,彷彿變成了“超人”。

記錄完一天的抗疫故事,在給家人和科室發了報平安的微信後,王軼娜便倒頭睡著了。當天日記的最後一句話是:希望今天所有患者的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