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病例、尋找藥物、研發疫苗……應對新型肺炎,科研人員在行動

研究病例、尋找藥物、研發疫苗……應對新型肺炎,科研人員在行動

研究病例、尋找藥物、研發疫苗……應對新型肺炎,科研人員在行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在牽動著科研人員的心。從研究病例,到尋找藥物,再到研發疫苗,中外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同樣在行動。

“柳葉刀”發表早期患者病例臨床數據

1月24日,醫學頂刊柳葉刀Lancet發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及北京協和醫院王建偉共同通訊的文章“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文章統計了截至2020年1月2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41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73%)。13例(32%)有基礎疾病,包括糖尿病8例、高血壓6例、心血管疾病6例,患者平均年齡49歲。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咳嗽、肌痛或疲勞,所有患者都併發肺炎,胸部CT檢查發現異常。13例(32%)患者進入重症監護室ICU,6例(15%)患者死亡。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與非ICU患者相比,ICU患者的臨床檢查中血漿IL-2、IL-7、IL-10、GCSF、IP10、MCP1、MIP1A和TNFα更高。總體來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嚴重呼吸系統疾病,類似於嚴重的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並導致進入ICU和高死亡率。大部分患者都採用了抗病毒和抗生素藥物治療,ICU患者有46%使用了激素治療,非ICU患者11%使用了激素治療。

13例ICU患者中5例死亡,28例非ICU患者中1例死亡。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截至2020年1月25日12:30,新型冠狀病毒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330例,疑似1965例,治癒38例,死亡41例。從柳葉刀早期感染患者的數據來看,新型冠狀病毒還是非常兇險的,進入ICU和死亡的比例都非常高。再次呼籲全社會積極支援武漢,尤其是防護物資。

中國科學家發現可能有治療作用的老藥和中藥

蔣華良院士和饒子和院士領銜、20餘個課題組參與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抗2019-nCoV病毒感染聯合應急攻關團隊,利用前期抗SARS藥物研究積累的經驗,開展抗2019-nCoV藥物研究。

饒子和/楊海濤團隊快速表達了2019-nCoV水解酶(Mpro)並獲得了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在此基礎上,聯合小組綜合利用虛擬篩選和酶學測試相結合的策略,重點針對已上市藥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藥性化合物數據庫”和“藥用植物來源化合物成分數據庫”進行了藥物篩選,迅速發現了30種可能對2019-nCoV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活性天然產物和中藥(詳見附表),建議在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臨床治療中予以考慮和關注。

研究團隊後續將繼續深入開展針對性的抗2019-nCoV活性測試,為臨床研究和治療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導。

候選藥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劑茚地那韋(Indinavir)、沙奎那韋(Saquinavir)、洛匹那韋(Lopinavir)、卡非佐米(Carfilzomib)、利托那韋(ritonavir)等12種抗HIV藥物,2種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藥物,1種抗人巨噬病毒藥物,1種抗精神分裂症藥物,1種免疫抑制劑以及2種其他類藥物;

發現含有“二苯乙烯”結構的孟魯司特以及植物藥活性成分虎杖苷和脫氧土大黃苷與Mpro結合較好,可能對病毒有抑制作用;

在前期抗SARS研究及計算機模擬基礎上發現老藥肉桂硫胺、環孢菌素A可能對2019-nCoV有效,其中肉桂硫胺是上世紀70年代用於抗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對冠狀病毒3CL水解酶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劑環孢菌素A可以阻止病毒的核衣殼蛋白與人的環孢親和素A相互結合,已有研究表明聯用干擾素和環孢菌素A能顯著抑制冠狀病毒在人類支氣管和肺部複製及造成的組織損傷。他們研究還發現,虎杖、山豆根等中藥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

應急攻關團隊已經完成了肉桂硫胺等公斤級合成工藝,製劑工作正在進行;環孢菌素A的膠囊製劑製備工藝也已經完成;其它部分藥物的合成工藝探索也已完成。聯合團隊表示歡迎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與他們合作,共同抗擊2019-nCoV。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國際組織啟動多項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資助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全球科學界和製藥工業界正在和中國攜手應對。經過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溝通,國際防範流行病創新聯盟(CEPI)宣佈,已在全球範圍內篩選出三項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疫苗研發項目進行資助,目的是讓疫苗候選品種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臨床試驗,早日投入中國和世界的傳染疫情的防控工作。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受到資助的三個項目分別是:美國Inovio公司的DNA疫苗技術平臺美國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技術平臺澳洲昆士蘭大學的蛋白疫苗技術平臺。所有這些單位都擁有快速響應疫苗技術,能夠通過DNA、mRNA等方式快速生成疫苗抗原,採用上述技術能夠在最快的速度完成nCoV-2019疫苗的研發工作。

CEPI將向上述項目資助數千萬美元,並鼓勵被資助項目採用企業間聯合研發的形式進一步獲得資源,加速疫苗產品的快速開發。CEPI已經邀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參與合作,並正在積極與復旦大學、蘇州艾棣維欣生物製藥等中國機構探討此次nCoV-2019聯合研發的可能性,上述均為國際上病毒性肺炎疫苗研發領域的領軍機構。

針對本次響應如此迅速的專項資助行動,CEPI的首席執行官Richard Hatchett先生點評道:“鑑於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快速播散的形勢,全球的疫苗研發力量應該積極聯合起來,共克難關

CEPI之前在應對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疫情(MERS coronavirus)時積累了豐富經驗,也利用此次事件建立了完善的疫苗研發快速響應平臺。雖然不能保證100%的成功,但是這些平臺技術讓我們有十足的信心快速開發出應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疫苗品種。我們的目標是在16周之內完成從病毒測序到啟動臨床試驗的工作,如此的響應速度遠遠快於業界常規的工作流程。”

目前WHO正在從國際層面協調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工作,本次疫情是CEPI在MERS之後應對的最大規模疫情。CEPI正在與WHO進行緊急磋商,探討加速本次疫苗研發進程。據悉,蘇州艾棣維欣生物製藥的管理團隊已趕赴美國參加上述磋商與聯合研發項目的籌備

Inovio: DNA疫苗技術平臺

Inovio基於公司的DNA藥物平臺設計的DNA疫苗能夠將表達特定抗原的基因序列導入細胞,隨後這些細胞會在人體內表達特異性抗原,激活T細胞和抗體免疫反應。此前在2018年,CEPI宣佈與Inovio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項目總金額5,600萬美元,共同開發針對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和其他需要儘快開發針對性疫苗的疾病,合同覆蓋臨床前至臨床試驗II期的研發工作。在這項戰略合作協議之下,雙方不僅會通過早期臨床試驗積累大量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的數據,還會儲備III期臨床規模的試驗樣品,以備疫情再次爆發時快速投入臨床療效確證性試驗。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昆士蘭大學:分子鉗平臺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合成病毒表面蛋白(該蛋白在感染過程中會附著在宿主細胞上),然後把它們“鉗”成合適的形狀,以便免疫系統能夠更容易的將其識別為正確的抗原。該過程需要從病毒基因組中確定病毒蛋白的序列,然後利用行業通用的合成、純化工藝將病毒表面蛋白快速製備成疫苗。昆士蘭大學將使用其分子鉗疫苗平臺生產針對已知病原體的疫苗。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Moderna:mRNA疫苗平臺

Moderna是全球mRNA藥物領域的領軍企業,通過其mRNA抗原技術平臺,可以快速設計新藥和疫苗。目前,Moderna已有包括腫瘤免疫、心血管疾病、肝病、治療傳染病和傳染病疫苗的豐富的產品線。根據近日與CEPI簽署的協議,Moderna將生產一種針對2019-nCoV的mRNA疫苗,該疫苗將由CEPI資助。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疫苗研究中心(VRC)與Moderna合作設計了本疫苗。 NIAID將負責完成本品臨床前研究以支持FDA IND申報和未來的I期臨床研究。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Advaccine:病毒性肺炎疫苗技術平臺

艾棣維欣生物製藥(Advaccine)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公司通過其特有的疫苗佐劑篩選與評價技術平臺,已經研發出多款預防性及治療性疫苗候選產品,覆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疫苗、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等傳染病領域,尤其在病毒性肺炎疫苗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技術實力。艾棣維欣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安全耐受性良好,且幾乎所有受試者均實現抗體血清學應答,研發進展全球領先。艾棣維欣正在與CEPI及其支持的單位合作,共同開發針對2019-nCoV的肺炎疫苗。

研究病例、寻找药物、研发疫苗……应对新型肺炎,科研人员在行动

來源:綜合中國科學報 佰澳谷+ 醫藥魔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