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歙縣北部第一村,二十四年前的影像


河灘裡的水退下去之後,村裡人就要清理河道,用來晾曬稻穀。

大觀亭,製作的非常精緻的明代八角形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經典建築教材範例。

遠眺許村高陽橋。

雙壽承恩坊——全國唯一一座夫妻百歲老人壽坊。

五馬坊——明初抗倭寇儒將許伯升,明代早期建築標誌“哺雞獸”。當時主要運輸工具還是這種板車。

一戶普通人家,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房子如何了,現在養牛的人家很少了。

高陽廊橋,結構精巧、依然遺夢的元代廊橋,初建於元代,由當時的處士許友山所建,為雙孔石墩木橋,明代弘治年間改為石拱橋,嘉靖丁已年重修是增建了廊橋,清康熙已亥年再修,基本定型。

鬱鬱蔥蔥的大樹,如果沒有被砍伐,現在應該更加粗壯了。

這裡可能是一個碼頭,以前徽商外出,就是在漲水的時候,從這裡外出的。

這戶人家,在靠近河道的地方設置了美人靠,可以觀賞風景。

這個房子的一角,我竟然不知道叫什麼了,希望條友可以告訴我。

村子外面這些樹,好像是可以剝皮,叫什麼名字呢?現在是不是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