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1 加氣塊砌體

1.1 加氣塊砌體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1.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符合要求。進入施工現場的砌塊、砂漿及其它材料證件齊全,外觀合格,進場複試合格。

⑵ 牆體不應採用非蒸壓硅酸鹽磚(砌塊)及非蒸壓加氣混凝土製品。

⑶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不應有未切割面,其切割面不應有切割附著屑。

⑷ 樓層進行清理,將基層上的浮灰清掃乾淨並澆水溼潤,以保證粘結牢固。

⑸ 砌築時不得使用出廠齡期不足、破裂、不規整、浸水或表面被汙染的砌塊。砌塊至少養護28 天后才可上牆。

⑹ 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不應小於砌體高度。

⑺ 砌體應分次砌築,每次連續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 5m,應待前次砌築的砂漿終凝後,再繼續砌築。

⑻ 牆體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牆面不應小於500mm,洞口淨寬度不應超過lm。洞口兩側應沿牆高每隔500~600mm在水平縫內預埋不少於2Φ6的鋼筋,鋼筋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於700mm。

⑼ 砌塊牆體內後埋暗管、暗盒等,應在砌築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後進行,並在牆體抹灰前完成。

⑽ 砌體質量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1.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2 多孔磚砌體

2.1 多孔磚砌體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2.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符合要求。所進場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並按照檢驗標準與實際進場數量相一致原則,見證取樣、送樣,經複試合格。

⑵ 一般在使用前提前1―2d澆水溼潤,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左右。目測以磚面四周溼透1―1.5cm為宜,嚴格控制磚的含水率。

⑶ 多孔磚砌體的組砌形式為磚的孔洞應垂直於受壓面。在核查砌體橫向灰縫時也要注意豎向灰縫飽滿度,留槎正確,嚴禁用水衝漿灌縫。

⑷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牆分砌施工。

⑸ 組砌時應控制間歇時間原則,一天砌築高度不超過1.8米,防止砂漿未硬化受壓變形移位。

⑹ 同時要對所有的埋牆管線、穿牆管洞派專人負責,避免事後開槽鑿洞而填補不實。

⑺ 灰縫厚度用皮數杆控制,灰縫應平直飽滿,厚度宜控制在1cm左右。

⑻ 砌體質量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同加氣塊。

2.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3 灰砂磚砌體

3.1 灰砂磚砌體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3.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⑵ 在砌牆前,先要立皮數杆,皮數杆上劃有磚的厚度、灰縫厚度、門窗、樓板、邊梁、圈樑、等構件位置。皮數杆豎立於牆角及某些交接處,其間距以不超過15m為宜。

⑶ 磚牆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必須留槎,留直槎必須砌成陽槎,並加設拉結鋼筋。外牆的轉角處嚴禁留直槎。

⑷ 牆與構造柱應沿牆高每500mm設置2Φ6水平拉結鋼筋,每邊伸入牆內不少於1m。

⑸ 隔牆與填充牆的頂面與上層結構的接觸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

⑹ 寬度小於1m的窗間牆,應選用整磚砌築。磚牆中留置的過人洞,其側邊離交接處的牆面應不小於500mm,洞口頂部宜設置過樑。

⑺ 磚牆每天砌築高度以不超過1800mm為宜。

⑻ 砌體質量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同加氣塊。

3.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4 構造柱

4.1 構造柱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4.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構造柱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設置部位和數量符合要求。

⑵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底部框架一抗震牆房屋中的砌體抗震牆,其施工應先砌牆後澆構造柱和框架樑柱。

⑶ 構造柱最小截面尺寸可採用 240 mm×180 mm,縱向鋼筋宜採用 4Ф12,箍筋間距不宜大於 250 mm,且在柱上下端可按表 2 的要求進行加密。綁紮好控制混凝土鋼筋保護層的墊塊。

⑷ 馬牙槎留置方馬牙槎砌築,應先退後進,每隔 5 皮磚或退或進,槽深不少於 60mm,沿馬牙槎高度 500 mm 設 2Ф6 拉結筋,末端應作成 90°彎鉤,長度不應小於 40 mm,每邊伸入牆內不宜小於 1 m。

⑸ 構造柱底部鋼筋骨架和馬牙槎內的殘留砂漿、碎磚垃圾物和底部移動石子,應徹底清理,並應沖洗乾淨;混凝土澆搗前,沿模板和馬牙槎範圍的磚牆,自上而下應分層澆水,確保模板和牆面充分潤溼。

⑹ 構造柱底部先鋪設一層與混凝土同標號厚的 10~20 mm 的水泥砂漿。構造柱模板頂部宜設置簸箕口,高出梁下口50mm。

4.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5 現澆混凝土過樑

5.1 現澆混凝土過樑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5.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過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設置部位、尺寸與配筋符合要求。

⑵ 過樑伸入牆內不小於240mm。

⑶ 鋼筋保護層設置到位。

⑷ 澆築12h內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7d。

5.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6 現澆窗臺板

6.1 現澆混凝土窗臺板施工工藝流程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6.2 質量控制要點

⑴ 窗臺板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設置部位、尺寸與配筋符合設計要求。

⑵ 窗臺壓頂支座應不小於100mm。

⑶ 窗臺板面應向外找坡。

⑷ 頂層和底層宜設置通長現澆混凝土窗臺梁。

6.3 施工樣板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化手冊,樣板做法棒棒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