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民俗》——别致的葬礼

南郑、西乡、镇巴等县的巴山地区,人们对亡故者的葬礼很别致。一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寻找有龙脉的坟地,而是请一位同族中的年长者,给指定一块故地安葬就行了。二是不请僧、道念经,不做超度亡魂的道场;而是以唱孝歌为寄托哀思和祭奠、悼念故人的活动。因此,不了解巴山人的葬礼风俗的外地人,才有“巴山人,好快活;爹妈死了还唱歌”的误解。

《汉中民俗》——别致的葬礼

图源网络

巴山人很重视骨肉情谊,注重对父母的孝道。老人亡故之后,子女们都要披麻戴孝(现在,许多改为戴黑袖套了。但戴孝者亦很多),焚香烧纸。除及时地给户族、邻里、亲戚、友人报丧和准备寿木、寿衣及丧葬事宜外,还要请一位领唱和引唱孝歌的歌头——群众称为歌先生来主持葬礼。

歌先生,实属民间的流散艺人。可谓有经论满腹和歌韵横溢之才。他能开口成章,出语动人心。他有传统孝歌,也有见啥唱啥,见景生情的歌词。歌先生在唱孝歌时,配有锣、鼓、大铙。其歌喉苍悲、凄凉,声声催人泪下。从而能引起孝子们的哀思和悲泪。

《汉中民俗》——别致的葬礼

图源网络

用唱孝歌的形式举办葬礼,唱孝歌悼念已故的父母,既省事、省钱,又隆重、庄严。这种风俗,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深受巴山人民所注重。像南郑县的南海、红庙、黄官等地尤为盛行。

举办一次葬礼,大体可分为开丧场、陪祭、守灵、送灵、出殡等五个程序进行。

《汉中民俗》——别致的葬礼

孟学范:男(1928.9.14~2013.4.2),陕西省洋县人,南郑县剧团编剧。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学会会员。曾任陕西省民俗学会首届理事、汉中地区民俗学会会长、政协南郑县第三届常务委员等。

出版、发表剧本17个,搬上舞台20多个。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艺作品400多篇(首),出版《巴山民俗》。

参与编纂《中国民俗大观陕西卷》、《中国食俗大观》《陕西省民俗志》、《陕西省戏剧志·汉中卷》、《南郑县志·戏剧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