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本期目录

山村那片雨林

我插队华安天宫小坑村,广袤的天地被挤压在两山横卧的间隙中。初春,山间还遗滞冬天的残景,暗绿的山脉灰蒙蒙,令沉寂的生活更加枯燥。夜晚,狂野的咆哮声,划破山村的静谧,蒙蒙胧胧,断断续续,参夹着点点雨声。

清晨,走出蜗居,眼前的景象,被雨水洗得清润新鲜,雨雾缠绕的青山,显得那么美妙、迷惘。然而,咆哮声依然不息,我不由地寻声走去,昨天还是浅浅舒缓的小河,一夜间成为急流,夹杂着枯枝残叶,汹涌奔腾。忽地,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沉寂的心霍然开朗,山水间足以令人陶醉的景色,无形中吸引了我。

远方,轻纱般的云雾缠绕山腰。雨后的小路,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自然流径。阳光透过云层,乍明乍暗,露出奇异的光辉。

路边的百合花,阳光照耀下,花瓣上的水珠闪亮像宝石般的光彩。

在一个山凹的岩石前,小河成了一帘洁白的小瀑布,泻落到小石潭,溅荡起层层漪涟。我踏着峭壁前的小径盘旋而上,泉水幽娴诵出,爽凉清澈,从长满厥类植物的石缝里点点滴下,发出清脆响声。

走进虬枝古树老藤的亚热雨林,密叶繁枝,森寒袭人,湿气弥漫。树蔭下,没有花草,一层厚厚腐叶残枝。只听见弱小的轻呜,时呜时息,似乎是自然间幽响的音韵。眼前高大阔叶树环立,树干灰色挺立,向四周迸放豪迈的树枝,叶子上雨滴点点往下掉,发出微微空响,落到沉积腐烂枝叶的山坡上,渗透到地里,顺着下斜的山势,从石缝眼流下成小泉源。顿时,我领悟到森林、雨滴、泉水、河流……哦!这片雨林孕育了穿流过村庄的小河,哺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雨季过后,眺望山峦起伏的绿色山峰,满山遍野笼罩在乳白的山岚之中。透过薄雾,绿荫拥着一株株新翠,醒目艳丽。小河也恢复往日的平静。河床水露石出,河水清浅,穿流石间,漫过小沙洲,阳光水波粼粼。河水流入深深水潭,水蓝得像空一般。

山村的景色,给人以淳美的亨受,正是大自然的风光点缀了我心灵中的荒野。窘迫时,踯躅于山水之中,留住一份浪漫,追求一种超脱,泯除蒙小土,沐浴一次乡村野性的灵泉。

告别乡村生活是一个仲夏的早晨,参差不齐的树落,炊烟袅袅,轻纱般的雾絮飘过山巅林间。绕个山弯,再也看不见小村子和雨林,我久久地站着,望望这个抚养我青春年华的小村庄,和蕴育这生命的雨林,心里一下子涌起了一股无限依恋的感情。

几年以后,有位來自小坑村的农民告诉我,那片雨林已将被伐尽,瞬间,我跳到一阵惆怅、茫然,说不出失去的怀念。今年秋仲,我又回到小坑村,只见新开的公路直通村子,沿路失去本上被的山坡雨水冲刷得裸露出赤红色泥土,竖立道道沟墙,路下,流淌混浊的河水,却不见我怀念中的那片雨林,只留下我失望的感慨。离开小村庄时,我默默期望,将来我重返时,路边绿树成荫,欢快的小溪引我走进年青时的那片雨林。

注:此文发表1998.11.9《闽南日报“万家灯火”》经十多年封山育林,建设新农村,小村庄逐步恢复原來面貌。

作者:段冬寿,1950.11.11.漳州四中67届初中毕业。1975级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毕业。副主任医师。

青山永远不会老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文 / 文雨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为赶一场花事,我在屈指中把日历翻阅,等待像一场热身运动,把我的激情调动,高潮则是在车子驶进香气来袭的平和境内那一时刻,全车人一阵哗然,尔后七嘴八舌地谈论蜜柚和柚花。我像一个贫穷的邻家女孩,以凿壁偷光的方式静静聆听,希望获取更多关于蜜柚和柚花的传谈。这种被我们童年贯以足球的水果于我有着异物风情的神秘,后来我走出古城,融入都市,知道蜜柚只在常年风旱的家乡是稀缺之物,在柚都平和它像家乡的水稻一样是每户果农的主产作物,如今丰硕高产、甘甜又具有润肠功效的蜜柚已然是漳州的一张名片不仅深入全国民众的心,甚至名播海外,做为它“孕母”的柚花因其花瓣洁白无暇和浓香肆意自然倍受我们的期待。

在平和高寨,路在蜿蜒中往高处伸绕,左右两边无一处不是柚树,此时赏花显得早了些,花还没到怒放的时段,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雪白,它们只是在绿叶中羞涩成春闺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也有少数开得早的,张着雪白的脸庞微向外卷,中间一圈红褐色的芽,芽端有一层颜色稍淡显黄的花须,最里层是一根酷似蘑菇的鼓槌夸张地从中伸出脑袋,在我拍摄的镜头前,当地文友指着鼓槌打趣:“长大后它就变成了蜜柚。”如此一说我不由更仔细地再把它拍摄一番,唯恐花期一尽,它面目焕然,我再也认不出了。

看花之前我首先看到的是山,以仰望的姿势微笑注视这片钟灵毓秀的高山,它雄态未减安然涵养着郁郁郁葱葱的林木,在绿色的妆点下青山年轻依旧。任天地悠悠,甘霖雨露滋润生灵,任时光漫过古今,淹没人和往事,往事老了,青山永远不会老!

披着氤氲的春雾,高寨的山仿如仙境,假如你是此山的仙居神座,你一定不会甘心长驻某个角落,前方永远像谜一样吸引着探索的脚步。或许,你更愿意迷失在这飘渺的世界里,以遗忘外界的心爱上这神霄绛阙。因为真正的山不在于它是一处风景,而在于山中有风景,风景的初衷是打动人心,所以请勿质疑我为何对此青山百看不厌。

山存在的要义首先是鼓舞和励志,它教会你要有跨越与征服的野心。再者便是生长基地。如果你看的是一座光秃秃的山,山上尽是岩石砂砾,这样的山一年四季都荒凉。山必须要有生命,最好是有生命的高度直指日月,向阳歌唱,最好是庄稼的生命,唱的是丰收之歌。这座山完美达标,它用肥沃的黑土地培植绿得气势磅礴的柚树,再由山势的高低倾斜坡度,叫这些树巧妙构造一座形象逼真的布达拉宫殿,令人望之惊叹。它的美已经不是普通的山山水水,山花野草那般小器,它美得艺术,美得矫健,美得让你畅想丰收而流连忘返!美会让人痴幻,即使它是风景,半空中长出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不由让你怀疑是海市蜃楼,移开相机我反复擦拭眼睛,原来这不是幻觉,是真实生长在高处的被戏称为对望成双的夫妻树。这山高得富有艺术,一切想像尽有可能。上了几层台阶,走过一段羊肠小道,来到大树旁边,居高临下的俯视让我切身感受了玉树临风。

向前走是柚林,向上走还是柚林,翻过山往下走还是柚林,逃不出香气的包围,却看见生命在绿叶中颤动,却感到青山在盎然生机中灵动,待到花谢,红尘又失一季,换来果实像顽性少年胜占枝头,树木也就愈加成熟,年年的开花结果,生长的从来是不同一个花果,它们为果实的成长尽责,为丰收尽力,岁月不容分说在它们枝骨上画圈,大自然的恩赐令它们不敢衰老,它们只会让嫩枝长成粗干,把枝桠伸展的范围拓宽,开出更多的花,让果实有安全的落脚点,只要树木强壮,青山如是年轻!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作者:文雨,原名:宋丽敏,福建省龙海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龙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擅长散文及诗歌创作,作品发表于《人生与伴侣》《厦门文学》《海峡诗人》《福建乡土》《闽南风》《文 化闽西》及各类报刊,入选《漳州作家作品选》及部分选本。

芹山茶韵正浓时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动手泡茶,享受泡茶过程带给我的快乐,烹茶之乐与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林语堂先生一生爱茶,曾对家乡闽南功夫茶的制作过程做了极为详尽的描述,说:“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这就是著名的“三泡说”。

都说大芹山下的九峰人爱喝茶,一点都不假。小时候,我常常在外婆袅袅茶烟中消磨乡里乡亲的闲话时光,品味茶汤流淌心间的惬意。如今,偶有闲暇,总会约上几个知己好友到家中,先做好泡茶的准备:清洗茶具,一切可以混杂真味的香料,都必须一概摒弃,这样泡出来的茶才可醇香。然后烧上一壶山泉水,待水开后,冲入茶壶中,看着滚沸的清水冲进茶壶里,泛起一层白沫,刮去白沫,静置十几秒,再斟入杯中,这还得讲究“高冲低斟”呢。顿时,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语堂先生说过:“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是的,此时,喝着滚烫的茶,我们的话题也像烟雾般缭绕在屋子的空间里。笑声点缀了闲暇的时光,茶香飘溢在屋子里,飘荡在我们心间。渐渐地,茶香引了越来越丰富的话题:蓝天、白云、花草、春天都是我们的茶点。总有那么一阙时光,在我们的谈笑声中淡进淡出;总有那么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在茶烟中飘飘渺渺,虚幻了时光……

前不久,与几位师友应邀前往闽南名峰大芹山。从半径这个村庄进去,路的两旁,一片片茶园犹如一层层绿色的茶梯,直通到1544.8米海拔的大芹山顶,高耸入云,半山腰处,早已是云雾缭绕,半遮半掩。因为还不到春茶采收之际,一望无边的茶梯上,覆盖着一层淡鹅黄的茶芽,娇柔脆嫩,媚态百生,让人心生怜爱。忍俊不住,我们在茶园中留下一个个倩影,千姿百态,缀美了这春天美丽的画卷。

一年四季,大都是春茶、秋茶两季采收加工制作成成品并出售。夏茶亦称暑茶,很少人采摘,但也听说有特殊的功效。秋茶最为香浓,但不经泡。而春茶口感最佳,含在口中细腻、柔滑,喝完回甘持久, 浓郁的兰香气息在鼻尖灵动,沁入心脾;幽幽茶韵流淌,回荡在五脏六腑中。这风景秀美的大芹山上,盛产茶中极品。这里海拔高,空气湿度较高,阳光及雨量都很充沛,又是排水良好酸性的土壤,这些都是适合茶叶生长的天然条件。

品茗茶屋的主人,也是我的本家兄弟,他的茶园就在这大芹山上,面积达几十亩。他有自己的茶厂,取名“大芹山郞茶厂”。他在茶园顶角处建起了品茗屋,坐在品茗屋,如同坐在观景台,半山腰下的景色尽收眼底,前来他的品茗茶屋的客人骆驿不绝。这不,又来了一拨邻省的几位摄影家,他们应该是常客了,对这里挺熟悉的。美女摄影家告诉我们,他们准备举办一期摄影展,先来踩点,他们特别钟爱大芹山,等到茶叶采摘时,刚好过来。品茗屋集品茗、住宿、吃饭、观景为一体。在茶园游走观赏累了,坐在品茗屋,甘甜的泉水烹煮着芹山上的茶叶,品一口“大芹山郞”茗茶,阵阵山风送爽,茶园嫩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好茶必有回味,此时,舌齿间甘津生味,细赏茶园美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说起来,还真羡慕本家“大芹山郞”,坐拥闽南第一高峰中的一隅,当个名符其实的“大芹山郞”。清晨看日出,黄昏观落日。置身芹山之中,偶有虫鸣鸟叫声划破周边静寂的苍穹,这般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我们边喝茶,在氤氲茶雾中,他的创业史也便娓娓道来。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曾经的艰辛与苦楚,而是自信与刚毅。那份敢打敢拼、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深深打动了我们,他的眼眸中,饱含着的远大理想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心中对这年轻的创业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现在的他,事业有成却又不失生活情调,他把品茗屋与生态自然接轨,发展茶园观光项目。最近,他正在与国内知名画家规划着拓展写生基地项目,让大芹山茶香飘得更远;借用画家彩色的画笔,把大芹山描绘得更美。

芹山上,满眼的茶,满眼的绿,心头荡漾起一股熟悉的意味。茶,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滋味,不同的心情就喝出不同的味道。一杯清茶,涤去的是滚滚红尘中的历经和杂欲,留下的却是茶中滋味里饱含的人间禅味和凡道茶心。些许婉约,一种经典,千点随意,万般滋味。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站在芹山上,海拔的高度奠定了大芹山人的人生高度。

春茶绿了,茶香浓了——芹山茶韵正浓时。

作者:曾美旋,福建平和人,70后作家、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

「头条文苑」(第一期)漳州的金山银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