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興發街

樂山的老街很多

但保留了1/4民國模樣的

大概僅此一個


你好,興發街

如果你想聆聽

民國時代的華彩樂章

請來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興發街位於樂山老城內,雖身處城區,卻是城內殘存老宅最多的兩條街道之一。

你好,興發街

整條街只有200來米,呈半月型,一側是現代樓房,一側是民國時期的老房子,這種鮮明的對比一度讓人恍惚。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興發街的名氣,除了這一排民國建築,還與它和連在一起的嘉州古城門興發門有關。

你好,興發街

150年前,外城門共有17個,而如今只剩下4個,興發門就是其中之一。在那個戰火紛亂的年代,不知道興發門為城內百姓抵擋了多少災禍,而它也在歷史的進程中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你好,興發街

走近興發門,磚紅色的城門上已經苔蘚密佈,顯得有些斑駁。但它挺立的身姿,依舊讓人心生敬意。

你好,興發街

城牆上的過道依舊,隔著花壇看著,腦海裡浮現出士兵們穿梭期間的模樣來。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穿過興發門,就是濱江路南端,站在江邊回望挺立的城牆,江風拂面,思緒逐漸飄遠。

你好,興發街

興發街雖然只有短短200來米,但卻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因為興發街就是一條“長型菜市場”。

新的農貿市場在建,興發街的街道兩旁就成為了臨時過渡市場。

你好,興發街

菜販們早早的就在街道兩旁擺攤,這樣一來,原本就不寬的街道變得越發狹窄起來。興發街的菜場江湖,由此應運而生。

你好,興發街

於是這裡成了買菜人的天堂,從街頭走到街尾,想要的菜也買好了。日日如此,樂此不疲。

你好,興發街

無論是蔬菜、鮮肉、水果、早點,還是日用品、新奇玩意兒,只要你在興發街走一遭,就能發現驚喜。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臨過年了,興發街上的臘肉香腸也掛起來了!

你好,興發街

新建的農貿市場在興發街入口處,是一個設施完善,漂亮乾淨的新型菜場。建成投用後一定會改變傳統菜場的樣子,讓興發街這一片的居民買菜更衛生便捷。

你好,興發街

民國時代的遺留物,除了那一排老房子,還有興發街的教堂。教堂現在也正常使用。這個教堂也已經成為興發街的標誌性建築。


你好,興發街

另一個標誌性建築紅會醫院已經變遷,搬到了兌陽灣,改名為市中區醫院,原來的舊址,也改為社區衛生服務站了。

你好,興發街

興發街名字寓意”興旺發達“,雖然沒能讓在這裡做生意的人都興旺發達,但這條街上的美食歷經大浪淘沙,有一些至今依然興旺。


你好,興發街


峨眉甘記豆腐腦

這家豆腐腦在興發街已經開了快30年,是樂山最早的兩家豆腐腦之一。經過這麼多年的深耕,它已經從一家小店,發展成電視臺爭相推薦的樂山名氣小吃了。

你好,興發街

劉鴨子

如果你覺得甘記豆腐腦已經夠老了,那你轉頭看看旁邊的劉鴨子。別看這家店裝修現代,其實是一家90年+的資格老店了!他們代代傳承,已經傳到第四代了。期待他們成為百年老店的那天!

你好,興發街

李師傅紅糖餅

再看看街對面的李師傅紅糖餅,也是40來年的老店了。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現切紅糖現揉麵,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你好,興發街

你好,興發街

時光荏苒,城市很多地方都變了模樣。隔著一條馬路,就是現代化商場;抬眼便能看到高樓大廈。

你好,興發街

但興發街依舊如此,用自己古舊蒼老的模樣,迎接各式各樣的人們。

你好,興發街

在漫長的歲月中,興發街已經經歷太多。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再也無法見證什麼。

你好,興發街

所以,趁著興發街還在,想再多看它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