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度心术》

了解民心之所向,善于利用民心的人,可以成就伟业。

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深谙笼络人心之道。只有得到了人心,才能充分地借助人势,赢得最好的机会,成就一番大业。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有智慧的人知道攻取人心才是上策,他们会及时作出正确反应,想出对策拉拢人心,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而愚蠢的人则不会运用攻心术,他们只是一味地使用蛮力,针锋相对,结果反而越来越糟,甚至激化原有矛盾,造成更大的问题。

学会驾驭人心,就是要从心理上征服对方,这是智谋运用的较高层次,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斗争中,非常实用的利器,掌握了它,便可以达到直取人心,攻无不克的境地。

皇太极在对明朝作战中,实行满汉联盟和优待俘虏的政策。对投降后又叛变的明朝官员也不用武力野蛮残杀,而是宽待他们。

清军擒获明朝将领洪承畴时,由于洪承畴心中感念明帝的知遇之恩,誓死不降。他整天蓬头乱发,像疯子一样对清军破口大骂。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许多清军将领奉命前去劝降,都碰了钉子,还遭到洪承畴的辱骂。皇太极听了之后,从不生气,依旧给他很多赏赐,好酒好饭招待他。

有一次,皇太极到洪承畴的住所看他,发现他穿得很少,就把自己身上的貂裘衣服脱下来给他披上。洪承畴大为感动。此外,皇太极还让自己的宠妃去劝降他。

最后,洪承畴终于降清,作为清军的带路者,对清军入主中原起了很大作用。

皇太极不愧是一代英主,称得上是“上智”之人。他对待原本坚强不屈、宁死不降的洪承畴,并没有采取任何武力措施,严厉地打击其气焰。而是利用种种体贴爱护的行为,让洪承畴感受到了他的仁慈和睿智,最终心甘情愿地投降清军,为皇太极效力。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收获人心在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协助,得不到人心,就不能顺利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情感上的归附,那么自然会收到他们自觉自愿的奉献和鼎力相助。

拿破仑率领法军同罗马教皇的军队作战。在一次战役中,抓到大批意大利俘虏。

拿破仑决定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他还向俘虏们作了演说,向他们说明了自由的观念,并指出教皇制度的种种弊端。

他还充满诚意地说:“我是意大利各族人民的朋友,我是为了你们的幸福而来到这里的。现在我将释放你们,请你们回去后告诉家乡的亲人,法军永远是自由、秩序和穷人们的朋友。”

拿破仑的优待政策,使俘虏们十分感激,她们向拿破仑欢呼,把他当做恩人看待。后来,这些俘虏果然都成为了法军的义务宣传员。她们对各自的家人和乡亲们,诉说了拿破仑对他们的恩德,说他是真正为了他们的幸福和自由而战。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俘虏们的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为后来拿破仑在意大利采取的军事行动创作了有利条件。

拿破仑对待俘虏们所使用的就是驭心之法,而不是用冰冷的制度和残酷的刑罚来教训他们。所以这种优待政策才在后来收到了奇效,使得拿破仑在之后的战争和外交场合都能取得成功。

所以说,上智驭心,下智驭力。只会硬碰硬,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的人,往往会把事情越办越糟,逐渐失去更多人心。而人脉就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财富,失人心就等于失势,最终只能把路越走越窄,直到走进死胡同。

而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懂得经营人心的人,则能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口碑,有更多拥护自己的人才,从而轻松地攻克对手,达到预期目的。

不要忽视了人心的力量,它往往会成为决定你命运的重要因素。

驭人之道:上智驭心,下智驭力;人心所聚,大势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